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二)歷史脈絡

發佈時間: 2022-01-20 16:13:36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廣譽遠發展歷程

近500年來,廣譽遠嚴苛制藥,精益求精,秉承“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的古訓,遵循“非義而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辭”的準則,恪守誠信自律的晉商精神,以信譽為根本,“以義制利”鑄就了百年老店的歷久彌新。

l西元1541年:廣盛號藥店

廣譽遠始創于明代嘉靖二十年間(西元1541年)的山西太谷。太谷由於地處晉中,物産富庶,加之在外做官者甚多,他們大多在鄉置産經商,明中葉開始就成為全國商業繁盛之區,為張家口、河南等地商業集散中心,素有“小北京”、“旱碼頭”之稱。由於富戶集中,生活驕奢,加之鴉片流行,當時的太谷對醫藥的需求極為迫切,因此太谷醫藥行業適時而興,許多資本流向藥材行業,大戶富商也紛紛在自己家內設立藥房,産生了不少全國有名的中醫,也蒐集到龜齡集、定坤丹這樣源自宮廷的珍方密藥。

廣譽遠前身廣盛藥店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及經濟環境中産生並得以快速發展,最終成為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中藥制藥企業。明朝嘉靖年間,山西襄垣縣的一位名老中醫——石立生,行醫到了太谷縣城,他經常出入于官宦富戶之間。久而久之,就醫的人越來越多,沒過幾年,石立生便積累了白銀數百兩。西元1541年,為了適應太谷當地對醫藥的需求,石立生在太谷城的錢市巷開設了一家民間的家庭藥鋪——廣盛藥鋪,懸壺濟世的同時,兼售自行配製的各種藥物。由於醫術高明,又有配藥的方便,廣盛號藥鋪盛名日益遠播。廣盛號藥鋪創立之前,由道家方士邵元節、陶仲文根據《雲笈七簽》中的“老君益壽散”,加減化裁,為嘉靖皇帝量身定做的御用聖藥——龜齡集,一直是在皇宮裏秘密升煉。後來,為嘉靖皇帝監製龜齡集的醫藥總管(陶仲文的義子,原籍在山西太谷),在告老回鄉時,將龜齡集的處方悄悄帶回了太谷,在自家升煉享用,也偷偷饋贈親友……在後來的歷史變遷中,龜齡集的處方便輾轉傳入了石立生創立的廣盛藥號。拿到龜齡集的升煉處方時,石立生老醫生已經年近八旬,且無兒無女,自感後繼無人,當時,為了煉製龜齡集,並在廣盛號藥鋪銷售,他也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以準備原料和升煉用的一些設備,當時太谷縣有名望的官僚紳士,太谷陽邑旺族杜振海,與老醫生的關係甚密,石立生便將經營了數十年的藥鋪以三百兩白銀轉讓給了陽邑杜氏。不久後,石立生老醫生去世,接手廣盛號藥鋪的杜氏擴充資本,改進經營……廣譽遠近500年的歷史也由此拉開,而龜齡集在廣譽遠的歷史發展中,始終都是鎮店之寶。

l西元1808年:廣升聚

明末清初,顧炎武為反清復明,在山西創辦票號。雖未達成目的,但票號的組成對全國匯兌及山西商業的繁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稱為“中國第一票號”志成信的崛起,太谷及周邊縣市成為全國匯兌中心,迅速帶動太谷商業進入鼎盛時期,太谷商號由此遍及全國各大碼頭,形成一批優秀的山西商人,太谷也因此成為晉商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太谷家庭藥鋪局限于一城一地的經營方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多種有利條件的刺激下,包括廣盛藥店在內的太谷藥鋪聞風而動,逐漸由小型藥鋪向躉買躉賣的批發商業發展。到了清代嘉慶十三年(西元1808年),廣盛號藥鋪進行了首次大的內部變革,改組為“廣升聚”,又稱“廣升藥店聚記”。廣升聚的經營範圍較之廣盛號藥鋪,規模日漸擴展,從湯劑飲片、銷售成藥,迅速向零整批發藥材和製造丸散膏丹方面發展。廣升聚率先在漢口、懷慶兩地設立分號,自行採購生地、紅花、山藥等地道藥材。廣升聚在重點經營批發藥材商業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手工業制藥的拓展。當時已經有了麝雄丸、玉樞丹、千金散等十余種成藥。特別是龜齡集、定坤丹,在當時隨著廣升聚的發展而享譽全國。廣升聚以龜齡集、定坤丹做金字招牌,面向國內各大藥材城市進行採購與推銷,清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廣升聚在廣州設立分號,自辦由廣州進口的南藥。1810年—1827年間,又陸續增設了禹洲、祁洲、彰德三個分號。廣升聚的時代,長達七十年之久(西元1808-1878年),在這一期間,廣升聚生意興隆,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l西元1885年:兩廣升時期

長達70年的廣升聚時代,依託龜齡集、定坤丹作為金字招牌,盈利豐厚。光緒四年(1878年),廣升聚藥店進行了一次改組,牌號改為“廣升藥店蔚紀”,又稱“廣升蔚”。在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二掌櫃申守常,與高級職工陳永全、喬錦泉、吳會文等人也集體退出廣升蔚,在今太谷縣西大街路北76號前(廣升蔚對面),成立“廣升藥店遠記”,又稱“廣升遠”。自此直至1955年太谷廣譽遠制藥廠公私合營,在長達70年的歷史中,演繹了百年國藥,兩廣並存的歷程。廣升遠在幾年的時間裏,取得了絕對的優勢,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先後在香港、廣州、禹洲、祁洲、彰德、營口、濟南、重慶、煙臺等九處設立了分支機構。香港更是因為其作為進出口貿易的港口地位,獲得了廣升遠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此外香港的業務主要還有進口南藥,如木香、砂仁、牛黃、犀角等百餘種藥材原料,北運銷售。從光緒十一年到1930年的46年間,廣升遠在龜齡集的出口貿易不斷提升,龜齡集的聲名和業績,在廣升遠的經營和拓展中日益高漲。店借藥名,藥藉店盛,終將老字號推至了時代的高點。廣升蔚在到光緒三十三年,聘請出太谷的紳商巨族孟廣譽入股,並將字號從廣升蔚改為“廣升譽”。常年相爭的廣升譽和廣升遠,卻在日寇侵華時期,上演了一齣“盡棄前嫌,共度時艱”的兄弟情誼。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寇侵佔東北四省區,控制了藥材的一大市場。這時內地軍閥混戰,兵禍連年。國內南北各地的藥材市場也開始轉向衰退,在這樣的時局下,兩廣升的業務也都遭遇到了貨源不暢,銷路滯塞的衝擊。1932年廣升譽再次整頓改組,由廣升遠的經理王志傑入股當家,廣升譽字號也改名為“廣升裕”。兩廣升的關係從競爭化為友鄰。在業務上,廣升遠也對廣升裕大加幫襯。 1945年,日寇投降,河山光復。卻在國民黨統治下,爆發了全國性的經濟危機。當年,龜齡集、定坤丹完全停産,企業頻臨崩潰,廣升遠只好抱守殘局。國家的強大是企業最大的保障,優質的産品和優秀的經營,在風雨飄搖的國家命運裏,都難免成為悲劇,廣升遠和廣升譽在艱難的時局下,收縮經營,共度時艱,既是老字號歷史傳承史的美談,更是保全百年老字號的大仁大智。

l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公私合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了加快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工作,在優先發展國營經濟的條件下,國家對私人資本主義採取了“公私兼顧,勞私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廣升譽獲得了國家貸款,繼續進行經營活動,恢復了龜齡集、定坤丹的生産,相關銷售快速上升。1950年春,華北對外貿易管理局成立,廣升遠北京分號以國藥業“義豐慶”的名義取得了進出口貿易的營業許可證。廣升遠集中優勢,調集人員和資金,致力於成藥的生産。兩廣升也在1954年産值規模大幅度提升,並在1954年冬,兩廣升的職工向工會提出要求,進行合營。 1955年兩廣升改名為“山西省公私合營太谷廣譽遠制藥廠”。由公方代表石成富擔當首任廠長,負責全面工作,1955年9月,委派申美清擔任首任支部書記,正式成立了中共廣譽遠黨支部。1956年,創建於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的“廣源興”和創建於明天啟六年(西元1626年)的“延齡堂”並於廣譽遠制藥廠。至此,經歷了400餘年風風雨雨的廣譽遠完成了創建、發展、分裂、興衰、新生、合營等漫長的生命歷程,昂首闊步走向新的征途。1966年,太谷廣譽遠制藥廠更名為紅衛制藥廠。1973年,太谷紅衛制藥廠更名為山西中藥廠。1997年,山西中藥廠更名為山西廣譽遠中藥有限公司。

l2003年股權變更:東盛集團控股

這一百年老店由全國著名的大型現代化醫藥企業——西安東盛集團投資控股,並更名為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圍繞“全産業鏈打造高品質中藥”戰略,紮實推進中藥與現代工業接軌、與現代醫學接軌、與新零售接軌,從而成為集中成藥研發、生産、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制藥企業。

l2021年股權變更:山西國資控股

2021年,廣譽遠控股股東由東盛集團變更為晉創投資,實控人變更為山西國資委。同年,公司控股股東由晉創投資變更為神農科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