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疫情下心理調試:接納情緒,增強自身免疫力
發佈時間: 2022-01-18 09:50:1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在17日下午召開的第171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心理專家李潔針對疫情情況下如何做好未成年人及家長心理調適給出了具體建議,她説: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常見的恐慌、擔心、焦慮、猜疑、憤怒和攻擊衝動等情緒在當前情況下是正常的情緒。
“和以往不同,在天津本輪疫情當中,有些確診患者為未成年人,有的和家長一起,有的獨自接受隔離接受治療或集中隔離。由於事發突然,孩子及家長們難免出現焦慮、恐懼、憤怒、自責無助等情緒。”李潔表示,雖然在應激狀態下短暫的情緒反應是正常的,但照護者們仍然可以嘗試一些方法,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這段封控時光。
李潔指出,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孩子家長,要以科學理性的態度面對孩子被感染,穩定自己的情緒。自責和憤怒是自身在重大負性應激事件後出現正常情緒反應。孩子被感染不是家長的錯,沒有必要過分責怪自己和他人。大家要接納自責和憤怒的情緒,積極地調節。可以通過視頻、語音的方式向親人、朋友、心理治療師表達這種情緒;通過視頻與孩子的溝通,安撫孩子的情緒等。這樣不但能夠給孩子提供安全,也能夠增加自己對外界的掌控感,緩解焦慮情緒。
有的孩子患病,特別是與父母分離的孩子,可能變得很恐懼,粘人,睡眠不好,做噩夢等。針對此,李潔建議,醫護人員要對他們提供陪伴和保護。醫護人員要足夠敏感,能夠識別出孩子的情緒以及表達出的需求。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情緒。
而對於隔離期間的孩子,家長除了安排好孩子規律的作息之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孩子加強交流。
對於處於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的民眾,面對新冠病毒,李潔也提出了幾點建議:關注官方資訊,減少無關資訊的輸入,聽從政府安排;接納自己的情緒;獲取調節負性情緒方法,比如呼吸法、漸進式肌肉放鬆法、蝴蝶拍、感恩練習等。
李潔指出,任何疾病,最好的藥,是自身免疫力的增強;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避免依賴藥物、煙草和酒精等物質為情緒調節手段。
她鼓勵公眾,跟家人、朋友、同學、同事交流,因為交流、傾訴是最有效的釋放情緒方式;分享即是釋放,分享不僅幫了自己,也幫助了對方;儘量用語音、視頻類交流,文字的、單向的交流不如語音和視頻的效果;盡可能找談得來的人交流,找能談私人話題的人交流;加強與外界的聯結,構建穩固的社會支援網路,增強愛和歸屬感。 (記者 張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