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內蒙古滿洲裏織密防疫心理援助服務

發佈時間: 2021-12-10 09:36:19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28名專業心理醫師、106名心理諮詢師,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裏市在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後,迅速搭建起自治區級、市級、本地三級心理援助體系,幫助隔離人員、社區居民、一線工作者緩解消極情緒,釋放心理壓力。

截至12月9日14時,滿洲裏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98例。自11月27日報告本輪疫情首例確診病例以來,滿洲裏市幾乎每日新增幾十例確診病例,確診病例數量不斷攀升。

“受疫情影響,大家難免會出現焦慮、恐慌的情緒,甚至發生一些危機事件。”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郭秀華説,心理疏導對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家保持積極、穩定、樂觀的情緒,對保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及醫療救治工作順利開展至關重要。

滿洲裏實施封控區“足不出戶”、管控區“足不出小區”的疫情防控要求,現有414個小區、176個平房區已全部管控,其中封控119個小區45595戶95362人。

如何穩定近10萬名封控居民、上萬名隔離人員、數千名一線工作者的情緒,成為一次現實大考,內蒙古通過一張海報密織疫情下的心理援助服務。

“這張海報背後有強大的支援團隊。”內蒙古第三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危機干預科主任趙鵬程介紹,為市民提供心理援助的海報上印有3個二維碼和1個熱線電話。其中,一個二維碼能幫群眾聯繫到專家團隊,一對一進行緩解情緒、解答困惑、梳理問題;第二個二維碼提供了3種自助減壓放鬆方法;如果有人想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可以用手機掃第三個二維碼進行測試,後臺會對作答情況進行分析,並對風險高者給予反饋。

郭秀華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己負責的隔離人員在工作群裏進行溝通,把心理危機干預篩查量表發到群裏,對隔離人員和疫情防控人員進行心理篩查,及時發現隱患,將心理危機事件控制在萌芽狀態,並且發送一些心理專業減壓的技術和音頻。

郭秀華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到5%的隔離人員存在高風險的情況,一旦發現,心理醫生會立即打電話回訪,必要時會趕赴隔離點,現場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同時會和各個隔離點負責人及醫務組聯絡,加強出現心理危機人員的安全看護,確保隔離人員及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安全。

孩子年幼還在哺乳期、家裏老人剛做完手術、患者不理解不配合……郭秀華細數著一線防疫工作者遇到的各種難題。她説,一線工作人員的壓力不只來自高負荷的工作,還來自家庭等諸多因素。針對一線工作者,心理醫師通過微信問詢、視頻連線、熱線電話等方式,為有需要的人員提供應激壓力疏解、負面情緒緩解等服務。

數量有限的專業心理醫生難以支撐起這場心理援助戰,呼倫貝爾市各級團組織聯合各方力量,組建17支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招募106名心理諮詢師,並公佈了10多名心理諮詢師的個人手機號,向大眾提供24小時的心理諮詢服務。

自從公佈了自己的手機號後,呼倫貝爾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于承軍每天都能接到十幾通電話,每當在家時他都會把手機充上電,擔心萬一手機沒電,急需心理諮詢的人打不通電話。

“我現在特別焦慮,昨天只睡了1個小時,我好疲憊。”12月7日,于承軍接到一通電話後,明顯感覺到諮詢者王霞(化名)的心理狀態很不好。詳細詢問後,于承軍了解到王霞之前患有焦慮症,疫情發生以來,王霞時常失眠、厭食、焦躁不安。通過1個多小時的心理疏導,于承軍讓王霞傾訴自己的經歷,他不斷挖掘王霞身上的優點,引導王霞積極面對生活。

截至目前,呼倫貝爾市級的3支心理志願服務隊累計提供線上防疫心理諮詢服務1500余次,心理諮詢服務時長144小時;滿洲裏市組建的1支心理志願服務隊累計提供線上防疫心理諮詢服務1000次,心理諮詢服務時長84小時。(記者石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