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用力吹口氣,遠離“慢阻肺”

發佈時間: 2021-11-25 15:09:54   |  來源: 光明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2021年11月17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旨在呼籲大家共同行動起來,預防慢阻肺。據“中國肺健康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的慢阻肺患病率為 13.7%,也就是説目前我國有“慢阻肺”患者約1億人。

目前,慢阻肺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我國居民的第三位主要死因,僅次於卒中和缺血性心臟病。本期《健康週刊》將圍繞著慢阻肺這個“沉默的殺手”,從預防、早期發現和規範治療以及日常養護等方面詳細介紹慢阻肺的防治,讓大家都擁有一個“健康的呼吸”。

鐘南山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查一次肺功能

天氣逐漸轉冷,秋冬季節是慢阻肺的高發季節。2021年10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實施《國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項目》。鐘南山建議,四十歲以上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肺功能。

據記者了解,中國工程院院士、廣醫一院呼吸內科領軍人物鐘南山教授及團隊很早就對慢阻肺有所關注,團隊對慢阻肺的流行病學特徵、早期綜合防控等進行了長期的重點研究。

鐘南山介紹,慢阻肺最重要的症狀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特別是呼吸困難,比如氣促、氣急,但是很多慢阻肺患者在早期沒有症狀或者只有輕度的氣促,一旦發現了比較明顯的症狀,肺功能就已經比較差了,這時“可逆”的空間就比較小了。

而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出現了走路呼吸困難,甚至洗澡呼吸困難才會到醫院看病,這個時候往往就晚了。特別是有些老年患者在活動後出現氣促、呼吸困難以為是年紀大,自然退化的原因,其實並非如此,而是對慢阻肺不夠了解。

鐘南山還介紹,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是肺功能檢查,現在很多基層的醫療機構都可以進行肺功能檢查。“只要在有經驗的操作人員的引導下,用力吹口氣就可以了解自己肺功能的情況,知道自己是否患慢阻肺或者早期慢阻肺。”

鐘南山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群,特別是長期吸煙,以及長期接觸煙霧、生物燃料等高危人群,每年都要做一次肺功能的檢查,就像平常量血壓一樣。

鐘南山院士強調,戒煙是預防慢阻肺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了解慢阻肺,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是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品質最好的辦法,希望“大家都擁有一個健康的呼吸”。

減少慢阻肺急性發作專家呼籲患者應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

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每到秋冬轉季時,慢阻肺患者因為流感、普通感冒、肺炎等引發的急性加重的情況很普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建議,進入冬季後,慢阻肺患者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急性發作,減少住院幾率。

上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明顯誘因

62歲的陳先生最近感冒後,咳嗽、咳痰的症狀更加明顯,而且總是感覺胸悶氣短,稍微活動一下就透不過氣,現在上樓梯都困難了。通過詳細詢問,省二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顏文森得知,這位患者已經有三十多年的吸煙史,且每日吸煙量約為15根。結合其症狀表現以及吸煙史,考慮疾病可能為慢阻肺,為進一步明確病情,醫生為其安排了肺功能檢查。

每到秋冬轉季也是慢阻肺患者急性發作的高峰期,慢阻肺的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顏文森告訴記者:“在秋冬季,至少有1/3的患者因為感冒、流感、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使得慢阻肺的急性加重,約有60%患者日常活動受限;75%的患者爬樓困難;50%的患者有焦慮、抑鬱等問題;45%的患者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專家呼籲,如果能夠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發作頻率,也能減少住院的幾率。”

慢阻肺患者僅有12%做過肺功能檢測

我國慢阻肺知曉率、診斷率、治療率低,肺功能檢查普及率、檢查率低,且城鄉差異顯著,這是我國慢病防治領域的一大短板。顏文森指出:“慢阻肺的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肺功能檢測可以幫助醫生明確患者的肺功能狀態。但是,在我國慢阻肺患者中,僅1/3被診斷,漏診和誤診率高,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治療,導致病情發展,影響生活品質。”

據王辰院士牽頭的全國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慢阻肺患者僅 12.0%接受過肺功能檢測。顏文森説:“肺功能檢查是明確氣流受限的必需檢查,它是慢阻肺診斷、嚴重程度分級和病情進展評估的重要依據。經過影像學檢查排除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纖維化等可導致氣流受限的其他疾病後,可診斷慢阻肺。”

慢阻肺的四大認知誤區,你有中招嗎?

“初次來我院診斷的慢阻肺病人,約50%病情已發展為重度。”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趙海金説,“慢阻肺雖然目前不能完全治愈,但充分了解其危險因素並進行慢阻肺篩查,可以早期診斷與治療,且確診後良好的依從性和合理的治療方案可以幫助患者減少和預防急性發作。”不過,臨床上,一些病人及家屬對慢阻肺的誤解卻成了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攔路虎”。

誤區一:得了慢阻肺一定會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

趙海金:慢阻肺典型的臨床症狀包括三個字:咳、痰和喘,症狀反覆持續。其中咳嗽、咳痰常最早出現,一開始並不明顯。有時受涼咳嗽,有時晨起咳嗽,發展到氣流受限就會伴有呼吸困難。需要注意的是,約三分之一患者,早期沒有任何上述呼吸道症狀,但肺功能已經在慢慢下降,所以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檢查肺功能。

結論:慢阻肺早期不一定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等症狀,出現咳痰喘等症狀,應儘快明確診斷並接受規範化管理。

誤區二:沒有明顯的症狀,不需要進行肺功能篩查

趙海金:長期吸煙的患者、接觸職業性粉塵、頻繁使用生物燃料、大量接觸廚房煙霧等人群,都更易患慢阻肺。而遺傳上,如果自己的父親或爺爺有慢阻肺的病史,可能存在慢阻肺的易感基因,當受到環境影響時,更易患慢阻肺。

結論:即使沒有明顯的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如具有常年抽煙等高危因素,建議進行肺功能檢查。

誤區三:慢阻肺接受藥物治療就行,戒煙不重要

趙海金:吸煙是慢阻肺的一個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吸煙會加快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從而使慢阻肺的病情進一步地惡化。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越早戒煙,獲益越大,甚至可以使肺功能得到部分的“逆轉”,從而提高日後的生活品質。

結論:慢阻肺患者戒煙很重要,戒煙困難時可尋求專業幫助,如戒煙門診。

誤區四: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難明顯,不再適合運動

趙海金:肺康復治療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是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可以改善活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及改善呼吸能力。

慢阻肺患者運動時應注意以下事項:在經過心肺功能檢查及醫生評估後,選擇合適的鍛鍊方式,從較小的運動量開始;運動需量力而行,當感覺呼吸不暢或心跳過快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休息緩解後方可繼續鍛鍊;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學習呼吸操、縮唇腹式呼吸,鍛鍊呼吸肌,減輕肺氣腫程度;在進行腹式呼吸的前提下,持續的有氧耐力訓練(上下樓梯、慢走、慢跑、騎行),結合間歇的力量訓練是更為有效的鍛鍊方式。

結論: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康復訓練方法,按照從小強度到大強度,逐漸耐受,循序漸進原則,運動康復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活動耐力,提高生活品質。

中醫養護四要點,五種“咳痰”要區分

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對於慢阻肺患者而言,也到了需要特別養護的日子。冬季由於氣溫降低,天氣乾燥,容易誘發或加重慢阻肺。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老年醫學科呼吸專科副主任醫師張溪提醒,中醫養護,重點有四:一戒煙酒,二防感冒,三要運動,四注意化痰祛濕。

要點1:注意飲食,尤戒煙酒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諸如勞力勞心過度、大量吸煙、飲酒等均可誘發慢阻肺急性加重。

“尤其是吸煙飲酒者要警惕。”張溪表示,“中醫認為煙為辛熱之魁,酒為濕熱之最。經常吸煙容易使脾肺生痰,且煙霧中的焦油等物質會直接附著在呼吸道上,持續性刺激,導致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損害肺功能。因此有吸煙習慣的患者一定要儘快戒煙。”

要點2:曬背艾灸防感冒

反覆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一個重要病因,因此整個冬春季節都要注意預防感冒。特別是嶺南冬天,氣溫變化反覆,溫暖中常有冷空氣造訪,但晝夜溫差大,尤其要注意適時增減衣物,做到起居有常。

如果日間陽光充足,可以選擇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以背部(督脈走行區域)曬太陽補充陽氣。

日常的藥枕、香薰、熏蒸等中藥外用也有助益。也可適時艾灸足三里、按摩迎香、涌泉、腎俞穴等,預防感冒。

要點3:堅持運動不可“貓冬”

“但也不可因為怕感冒而不出門。”張溪表示,臨床發現,不少慢阻肺患者一到冬天便縮在屋裏“貓冬”,其實,適度的戶外運動既能助益心肺功能,也能改善整體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如散步、慢跑等輕緩的有氧運動,或八段錦、太極拳等中醫傳統養生康復操,適合大多數狀況。身體狀況較好的也可爬山、游泳等改善心肺功能。

要點4:不同“咳痰”應對有別

對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日常飲食可適當多吃健脾補肺、化痰祛濕的食藥材,如枇杷、橘子、杏仁、橘紅、檸檬、川貝等。平常注意少吃油膩食物,少吃海鮮魚蝦蟹等,以免助火生痰,同時也要少吃寒涼食品等。

季節轉換時,慢阻肺患者咳嗽咳痰更加明顯。張溪提醒,“咳痰”不同,化痰祛濕有不同要點:

寒痰,為寒邪犯肺,痰呈白色,患者常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遵醫囑服藥的同時,要注意保暖,常曬太陽,多飲溫開水,或選用陳皮、桔梗等泡水喝。

熱痰,常為熱邪犯肺或風寒日久不愈,入裏化熱所致。通常痰黃黏稠,怕熱喜冷飲,可有大便幹結,舌紅苔黃或黃膩。這時應清淡飲食,可以喝一些冰糖雪梨汁或杏仁燉雪梨之類。

風痰,為風邪襲肺,稀白痰或泡沫痰,後期也可轉變為黃黏痰,怕風,苔白或薄黃。日常防護可適當用紫蘇葉、南北杏等煲湯飲用。

濕痰,為濕邪困脾,痰為白色清稀樣,面色恍白,肢體困重,或易疲勞,或大便稀,舌苔白膩,可使用一些健脾祛濕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等,同時加強鍛鍊。

燥痰,為燥邪襲肺,痰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絲,自覺口鼻咽乾燥,舌紅苔少或薄黃,可適當用沙參、麥冬等滋陰潤肺的藥物泡水喝,天氣乾燥時可使用加濕器。

“臨床上大多患者病情複雜,多證夾雜。”張溪提醒,若發現病情反覆,應及時到呼吸科專科就診,由醫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切勿自行用藥。”(記者陳輝 林清清 余燕紅 張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