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巨細“高控制”易致孩子“心傷”
發佈時間: 2021-10-12 10:04:14 | 來源: 中國婦女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全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率為17.5%,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臨嚴峻挑戰,這是10月10日公佈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的最新數據。10月10日也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我國主題為“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心理專家提醒,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機的“良方”,面對青少年的一些“小情緒”,家長如果能夠早識別、早干預,就能防患于未然。
事無巨細的嘮叨管教讓家長越位,“高控制”家庭易忽略孩子心理需求
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夕,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北京朝陽區一家心理診所的兒童會診室,兒童青少年行為及情緒問題專家、茶壺心理創始人尹建民指著滿滿一架子沙盤玩具告訴記者,前來接受心理諮詢的孩子,通過在沙盤上選擇和擺放這些形形色色的玩具模型如植物、動物、房屋、汽車等,來“投射”他們的情緒、願望、性格。
小米(化名)是一名四年級學生,患有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表現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控制能力差、人際交往障礙等問題。“小米第一次設計沙盤,整個沙盤上擺滿了坦克、刀槍、骷髏頭,整個色調非常灰暗,幾乎不留空間且雜亂無章。”尹建民告訴記者,從沙盤投射可以看出,小米選擇了“戰爭場景”,潛意識裏帶有攻擊性,並且邏輯混亂沒有佈局意識,這也是“高控制”家庭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共性。
“很多人認為‘高控制’家庭就是父權高度集中,多伴以強制命令、高度約束、絕對服從為教養原則,甚至出現暴力方式。但實質上目前普遍是‘父職缺席’,母親嘮嘮叨叨、事無巨細的保姆式管教和苦口婆心的勸誡,是當下“高控制”家庭的特殊形態。”尹建民解釋説。
記者了解到,因為父親經常出差,小米主要由奶奶和媽媽帶大,媽媽體貼又強勢的教育方式,無時無刻不滲透進孩子的成長中。比如,孩子想穿一雙鞋,可媽媽覺得這雙鞋不耐臟而不停勸説孩子;孩子想吃一道菜,但媽媽覺得太油膩要求孩子吃更有營養的菜……
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愛的旗號,實質上忽略了孩子最直接的心理需求。尹建民在心理諮詢中發現,在這種“高控制”下,孩子的表現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嬰幼兒時期是認同並習以為常,但進入青春期後獨立自主意識逐漸顯現、叛逆情緒滋生,孩子會“排斥”家長的規劃和安排,對家長依然強勢的態度表現為隱忍、反抗或冷漠、無視,到最後,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焦慮、抑鬱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就開始浮出水面。
家長焦慮、學業壓力、角色混淆等,讓“高控制”家長喜歡時時處處干預孩子
家長的焦慮轉移。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前來諮詢的家長們的“焦慮”畫像也驚人類似,多為父親處於親子教育的游離與忽視狀態,母親在失控感下焦慮無措。“母親單方面的養育付出,會面臨巨大的艱辛和壓力,如果母親的焦慮情緒沒有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有力支援,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她只能無意識地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進而對孩子轉向更強烈的控制,並且極力避免因孩子失控而導致的價值感失衡。”尹建民表示,這樣的家庭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家長是極度崩潰的,因為他們把孩子的“好壞”看作自身價值最重要的體現。
只看學業的“功利心態”。記者發現,許多來做心理諮詢家庭的直接原因是“孩子成績不理想”,即使孩子很早前就存在行為情緒異常,但只要不影響學習,家長往往不會求助心理干預機構。“這也是典型的‘高控制’思維,只要滿分、第一名這樣的好結果,不在乎過程是否合理、科學。其實很多孩子送過來時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但家長們總是認為,經過心理輔導干預,只要孩子成績上去了,就算‘治愈’了。”尹建民説。
原生家庭的“桎梏”。父母為什麼要用暴力方式懲罰孩子?原因不能簡單歸結于“打痛了長記性”,因為許多“高控制”父母仍停留在原生家庭的教育觀念中——“上一輩人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成才”。尹建民認為,在心理學上,孩子會把“愛”與“暴力”建立因果聯繫,認為打別人也是“善意”的一種表達;在道德層面,父母的這種遺傳示範效應如果沒有被打破,將一代一代傳遞下去,不斷給孩子釋放一種信號——“因為愛而産生的暴力行為並非是一件壞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青少年喜歡以頂撞、打架、拉幫結派的方式,來表達人際關係的訴求。
父母職業與家教角色定位“混亂”。在許多諮詢案例中,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佔“高控制”家庭比例較高,他們中很多人是教授、醫生、公務員、企業高管這樣的精英人群。“這類父母工作有嚴格規定,通常要求嚴謹、嚴肅,重視高度自律和高效輸出。他們往往在下班後很難快速切換身份,改用活潑、溫柔、極有耐心的方式與孩子平等對話。”北京腦軀力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首席專家韓冰解釋,這部分人群通常以自身的“成功”為樣本去要求孩子,認為自己的學識經驗、人生態度基本都是正確的,完全可以為孩子做引領,對孩子“該做什麼,做到多好”有較強烈干預指導,並且不允許“偏離”狀態存在。
堅守主要原則、尊重孩子喜好,父母要平衡家教的“控制”與“獨立”
韓冰在家庭治療中發現,在“高控制”模式下,孩子對父母形成了強烈逃避與高度依賴共存的矛盾狀態,一方面尋求自我成長,一方面又“習慣”于父母的保護。因為“高控制”意味著讓孩子放棄獨立思考的機會,選擇“按圖索驥”,孩子因而缺乏真正的內生動力。
該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上進心?“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善於傾聽孩子的表達,用激勵、贊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給予孩子反饋。”韓冰建議説,當父母和孩子關係趨於融洽時,孩子會表現出“更加自覺、更易溝通、更加積極”的精神面貌,學習主動性也會隨之提升。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悌”為仁之本,孩子服從聽話是本分;而在青春期,“叛逆、獨立”是孩子天性的釋放,是其必經的成長過程。該如何平衡家庭教育中“控制”與“獨立”?
“當孩子錶現出不聽話、叛逆時,父母的本能反應是警惕、緊張、無措,並計劃進一步加強控制力度。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及時意識到自身焦慮,打斷這根緊繃的弦,從緊張狀態逐漸放鬆,同時堅守主要原則,其他細節可以尊重孩子的喜好。”韓冰提醒説,因為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本身的控制和焦慮狀態,孩子與這種狀態下的父母在一起會感到不舒服。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有獨立健康的人格,而不是‘聽話',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但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逐漸分離,為了孩子長大成人,離開家獨立。而家庭正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土壤’。在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孩子會向父母敞開心扉、傾訴煩惱,及時化解負面情緒。”韓冰説。(全媒體記者 徐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