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學鍛鍊 這些問題要注意
發佈時間: 2021-10-09 13:51:13 | 來源: 光明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規律、科學的體育鍛鍊,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長假來臨,也不可鬆懈。面臨不同年齡層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應如何鍛鍊更安全高效?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骨外科副主任劉旭良給出專業建議。
根據年齡選擇不同運動
以提高免疫力為出發點的鍛鍊,規律、科學、適量是重點。劉旭良表示,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保證半小時的中等以上強度的體育鍛鍊,不建議採取頻率低、運動量大的方式,以免因一時運動過量、身體疲勞,導致免疫力突然下降,容易生病。鍛鍊之前,一定要做好足夠的熱身活動;鍛鍊之後,要做好恢復性的整理運動,並及時補充電解質。
由於中小學生的骨骼、肌肉還未發育成熟,體育鍛鍊應該以提高身體素質為目標。總體而言,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都是較好的運動方式。技巧性的體育鍛鍊有助於智力發育,但低齡學生應優先選擇非對抗性的項目如乒乓球、棋類等。大齡學生可以逐步進行對抗性體育鍛鍊如籃球、足球,但建議要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開展。
具體而言,低年級小學生,運動目的以提高身體協調能力為主。可選擇跑步、跳繩、平板支撐、肌肉拉伸(如體前屈)等。強度以中等強度為主;高年級小學生,可適度增加核心力量和四肢力量的鍛鍊,強度以中等強度為主,高強度為輔;初中學生可逐步增加中等強度的對抗性鍛鍊;高中學生的身體已經接近成年人,可以進行高強度的各種項目鍛鍊。
運動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要提醒的是,運動時不應佩戴口罩,以免影響攝氧量而帶來一系列不良後果。因此,應注意選擇運動地點,避免在空氣流通較差的空間內運動。若在健身房等室內鍛鍊,應選擇嚴格執行防疫規定的正規場所;在家裏運動時,應保證通風良好;在學校鍛鍊時,可錯峰使用運動場所。鍛鍊結束後,尤其在使用完公用設施後,要做好自身清潔消毒。
此外,運動時較易造成摔傷、扭傷、撞傷等各種創傷,輕者軟組織挫傷,重者骨折。劉旭良建議,家長應積極學習基本急救知識,包括對可疑倒地者的心肺復蘇判斷和創傷判斷。青少年也應儘量了解基本的急救常識,在個人不符合施救情況下,應第一時間呼救,避免錯誤救護措施帶來的傷害。(記者林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