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生理監測技術為醫生安上一雙“電眼”
發佈時間: 2021-09-06 14:59:2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相信大家都有過眼皮不自主跳動的經歷,有俗語講“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真的是這麼回事兒嗎?其實眼皮的跳動是由於一種叫面肌痙攣的疾病引起的,它的初期症狀就是眼瞼跳動,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聯動到嘴角,甚至連帶頸部,嚴重影響人的外在形象和身心健康。
三年前,覃某左側面部及眼瞼出現了間斷性抽搐的現象,每次持續數秒後自行好轉,隨著時間的推移,抽搐的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三年間也嘗試了多種方法治療,但都無濟於事。近日,覃某來到了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MRI檢查明確診斷為“左側面肌痙攣”,左側面神經被一支血管袢壓迫才導致了面部抽搐。
“本來面神經神經纖維都是並行,由於血管壓迫形成了接觸,就會導致一些異常放電,我們需要通過手術將血管和面神經隔開,充分解除壓迫,面部抽搐的症狀就自然消失了。”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葉遠良説,這個病雖然不致命,但是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覃某得知自己的病情後,表示希望進行手術治療,根除頑疾。神經外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神經電生理監測微創神經內鏡下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術中將“惹禍”的動脈移開之後,電生理監測顯示代表面肌抽搐的“LSR波”立即消失,而且沒有面神經損傷波出現。
術後患者面部抽搐的情況完全緩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真厲害!這效果立竿見影,感謝你們讓我重拾自信。”覃某激動地説。
據葉遠良介紹,面肌痙攣手術屬於功能性手術,術後出現面癱及聽力下降的並發癥是不能接受的。手術關鍵是看的更清楚責任血管和術中證實面神經減壓充分。“為了解決手術難點,我們術前在解剖實驗室反覆演練,術中引入多模態技術、神經內鏡技術及電生理技術,特別是術中電生理監測,能讓術者能在移開責任血管時發現痙攣波是否消失,發現牽拉操作是否導致面神經損傷,通俗的説,電生理監測為神經外科醫生安上了一雙“電眼”,有了它就能在手術中第一時間確保面肌痙攣達到治愈,確保重要神經不受到損傷”。
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手術中的神經功能保全率,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柳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以此為依託,將攻克更多醫學壁壘,為群眾帶去尖端、優質的醫療服務,助力醫院高品質發展。(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