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因素會導致食物中毒?如何預防?
發佈時間: 2021-07-29 14:59:1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發佈了對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的通報,結果顯示:發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及死亡人數最多,病死率最高,為 7.9%。聽起來好可怕!今天我們來了解下生活中有哪些因素會導致食物中毒,以及高溫季節該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常見誤區
錯誤一:不分生熟放冰箱
食物生熟不分放冰箱,一個很關鍵的隱患是「李斯特菌」污染。
雖然聽起來並不耳熟,但李斯特菌是引發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之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幾乎每年都會發佈李斯特菌污染食品的風險預警。
李斯特菌能在低溫條件下活很久,人感染之後可表現出發熱、肌肉痛、噁心、腹瀉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發展成腦膜炎、敗血症,危及生命。
在我國,李斯特菌最容易存在於生肉製品中,另外生牛奶和一些奶製品也容易被污染。
所以,如果一定要生肉和未消毒的鮮奶放冰箱,記得密封好並單獨放在冷凍室的一層,拿出來吃一定要充分加熱,煮熟煮透。
錯誤二:飯菜冷了再放冰箱
很多人覺得,熱菜直接放冰箱,冰箱的「負擔很大」,很容易壞,所以總是等食物冷了再放。
事實上,放涼食物的過程給細菌生産提供了大好的機會。特別是夏天,某些有害菌不到半小時數量就能翻倍,還沒等放進冰箱就不能吃了。
所以,剩菜剩飯,一定要早點放進冰箱,只要食物不燙手就行。
畢竟,食物溫著放進去,冰箱只是費點兒電;但等涼了再放,冰箱是省電了,食物裏的細菌可能會危害身體健康。
錯誤三:把不該放冰箱的食物放進去
你可能不知道,一般的食物放冰箱確實能保存得更久,但有的食物放進冰箱卻反而會變差,甚至變質。
常見的食物有:
➊蜂蜜
蜂蜜放冰箱會結晶析出葡萄糖,影響口感。
➋巧克力
巧克力放進冰箱,時間長了容易發生脂肪結晶,雖然不會變質,但同樣會變得不好吃。
巧克力適合放在十幾度到二十幾度的室溫下。
➌某些水果
比如芒果、香蕉之類的熱帶水果,它們真的怕冷!放進冰箱的話,只會讓它們受傷變質。
這類熱帶水果適合在 12 ℃左右的條件下保存。
誤區四:冰箱溫度越低越好
有些人認為要想食物放得久,溫度一定足夠低。
這完全是誤解。實際上,冰箱的溫度需要根據食物調整。如香蕉、鳳梨、芒果、百香果等熱帶水果,他們習慣了熱帶的氣候,對低溫就比較敏感,容易被凍傷。輕者表皮變褐、長出麻點點,嚴重的甚至會內部軟爛。
美國農業部認為,熱帶水果適宜儲存溫度是 5~10 ℃,荔枝的適宜儲存溫度是 2~5 ℃。
錯誤五:食品不密封儲存
食物不密封保存是非常容易腐敗變質的。一方面,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不光人類喜歡,外界的細菌、蟲子也覬覦已久。如果不密封保存,他們就可能在此安營紮寨。
有實驗對照用保鮮膜和不用的兩組食物的細菌滋生情況,結果發現,敞口放的食物中細菌大量滋生,而使用保鮮膜的食物細菌滋生相對較少。食物的細菌滋生,會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一定程度上增加夏季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也很脆弱,如果不密封保存,容易變質影響口感。比如家裏的食用油如果不密封保存,脂肪氧化後會形成一種特殊的哈喇味兒。
錯誤六: 食物中毒後要立即催吐
當發生食物中毒時不要自行給孩子催吐,催吐不但可能會造成孩子口腔損傷,還可能會耽誤孩子搶救的時間。
如果孩子是誤食毒物造成的中毒,也不應該進行催吐,即使盛裝毒物的容器上寫有這樣的建議。
錯誤七:冷藏可以殺菌
低溫通常能使細菌繁殖速度減慢,但是僅僅是減慢,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比如麵包饅頭之類的放在冰箱照樣會長霉,魚蝦等水産品中的一些致病菌並不怕低溫。所以,剩菜剩飯從冰箱取出來後也要徹底加熱,殺滅微生物。
錯誤八:成人可以吃蜂蜜,寶寶也可以吃
不要讓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蜂蜜。
蜂蜜中含有肉毒梭狀桿菌,大人及大孩子腸道發育相對成熟,能抑制這種細菌的繁殖,避免因為它産生肉毒素而中毒。而小寶寶們的腸道菌群的構造很不穩定,在食用蜂蜜的同時,肉毒梭狀桿菌會進入小寶寶的腸道,産生肉毒素,讓小寶寶中毒。
錯誤九:發黴的食物,去掉發黴部分就能吃
一些生活節儉的人,在遇到食物發黴的時候,經常把發黴的部分去掉,剩下的繼續吃。
雖然去掉了發黴的部分,但黴菌的菌絲可能已經深入食物了。所以最簡單的辦法是不要自己去判斷生霉的程度,直接扔掉。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1.保證食物來源的安全
切勿購買和食用腐敗變質、過期、來源不明的食品,不要吃發芽的馬鈴薯、野生蘑菇、河豚魚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
2.食物製作過程
保持廚房環境和食具的清潔衛生。
肉及家禽在冷凍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調前充分解凍。
徹底加熱食品,特別是肉、奶、蛋及其製品,四季豆、豆漿等應燒熟煮透。
經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餘食品及外購的熟肉製品食用前應徹底加熱。食物中心溫度須達到 70 ℃,並至少維持2分鐘。
3.食物貯存
烹調後的食品應在 2小時內食用,未吃完的可以放冰箱低溫保存。
食品要貯存在密封容器內,生、熟食品分開存放,新鮮食物和剩餘食物不要混放。
4.科學處理剩菜剩飯
夏季會有比較多的剩菜剩飯,很多人喜歡不密封就塞進冰箱,或者等飯放涼了再放進冰箱,其實這類做法常常帶來健康隱患。
判斷剩飯有無變質可以觀察米飯有沒有變色變硬:用筷子撥弄一下,如果發現變黏,聞起來有一點酸臭異味,基本上也不能食用了。
剩菜中的肉類其實比鮮肉更好儲存,但剩菜中的蔬菜卻不一樣了:判斷蔬菜有沒有變質,可以直接看蔬菜的變色程度,一旦發黃、發黑、顏色變暗,就不要再吃了。
5.食物變質要小心
除了剩菜剩飯,夏季天氣炎熱,細菌更容易滋生,食物也會更快變質。
不要覺得變質一點點的食物,吃了「最多拉肚子」,很多因為吃了變質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真的會讓人有生命危險。
比如,以下這幾樣東西,變質了絕對不能吃:
發芽的馬鈴薯:龍葵素含量極高,去除發芽部分或者長時間加熱也並不能有效去除龍葵素。
發黴的玉米、麥類和花生:容易感染鐮刀菌和黃麴霉菌發黴變質,産生致嘔毒素和黃麴霉毒,因此穀物一旦發黴必須丟棄。
有異味的冰淇淋:雖然常處於冷凍環境溫度較低,但凍久了也有問題,因為有一種叫李斯特菌的細菌,可以在溫度極低的環境下生存。
6.最安全的方法:看保質期
即便放在冷藏室裏,不同類別的食物還是有著它們的賞味期限:
l 綠葉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
l 其他蔬菜最好一週內吃完,避免營養價值下降;
l 而生的豬牛羊肉冷藏(4 ℃環境)時間不超過 3~5天;
l 禽類和水産不超過 1~2天 。
食物不要久囤,儘快吃完,加快冰箱的「流動性」。儘量還是經常去買新鮮的食材,養成食用新鮮食物的好習慣。同時,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清理消毒。
包裝食品上都會有一個保質期,這是生産廠家經過系列實驗後制定的期限,一般在規定環境下儲存未開封的食品在保質期前都能保證性狀穩定,引起食物中毒可能性很低。
7.儘量別吃生食
沿海地區夏季高發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主要是因為生吃海鮮或加熱不徹底。
還有一些夥伴愛吃生雞蛋或者開水衝雞蛋,其實生雞蛋中常帶有沙門氏菌,帶菌率約為40%,而且吃生雞蛋會影響維生素 B7的吸收!
還有一些蔬菜生吃也有風險,比如四季豆需完全煮熟,鮮黃花菜和白果也應該先用開水焯燙之後,再進行烹調。
8.儘量不吃「自製」食物
近幾年來,有很多消費者對「農家自製」「手作」的食物感興趣,經常會購買包括自釀酒、農家榨油等在內的這類食品。
但是,夏季溫度較高,家庭自釀葡萄酒和果酒很容易出現菌群感染,食物中毒幾率高發。
農家自榨油或家庭作坊榨油,沒有條件對黃麴霉毒素 B1含量進行嚴格的檢測,因此不建議購買食用。
9.不要相信任何鑒別毒蘑菇的方法
請不要輕信任何鑒別毒蘑菇的方法,因為它們都是大寫的不靠譜。
最後,對於不確定的食物,處理辦法就是扔!扔!扔!
很多人不喜歡「浪費」,認為有變質嫌疑的食物,吃下去最多就是拉幾天肚子,不會有別的事。實際上萬一因此導致了食物中毒,後果比急性腸胃炎嚴重多了。
所以,一旦拉肚子幾天不好,或者出現比如血便、發熱、肌肉乏力等其他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最重要的是,不要擔心浪費,吃進肚子裏萬一真的食物中毒,才是對自己身體健康、時間精力的浪費。
夏季氣溫較高,30℃+的高溫環境更適宜腸道致病菌生長繁殖,食物更容易腐敗,人一旦攝入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極易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日常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餐前應洗手,改變食生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接觸廚房用具的抹布每天消毒晾幹,保持廚房清潔衛生,及時清理廚房垃圾。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正確使用冰箱,降低夏季食物中毒的風險,保證身體健康。
現代人養生的法寶
ProPectin 柏沛樂蘋果果膠
(保加利亞製作,原裝進口)
採自純天然,無農殘的波蘭克拉科夫高品質的蘋果生産,由於獨特的栽種環境,比一般蘋果含果膠濃度高 65%。250公斤的蘋果才能生産出 1公斤蘋果果膠,而每包柏沛樂相當於9個蘋果的果膠,經過六道專利技術,提煉出可溶性濃縮果膠奈米粉末,讓人體可以完全吸收。柏沛樂不是藥,而是一種膳食補充劑,全家都可安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