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消防員常見訓練傷病致病原因及處置措施

發佈時間: 2021-05-28 10:01:43   |  來源: 光明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一、肌肉拉傷

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稱作肌肉拉傷。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

1.致傷原因

造成肌肉拉傷的主要原因如下:準備活動不當,某部肌肉的彈性和黏稠度都未達到適應訓練所需的狀態,強行促使肌肉拉伸,致使肌肉出現局部拉傷或拉斷;動作幅度超越訓練水準,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不能夠適應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力量減弱、協調性降低;技術動作錯誤或不協調,動作過猛或粗暴,肌肉拉伸、收縮不協調或收縮超過了肌肉本身的負擔能力,或突然被動地過度拉長,超過了它的伸展性。

2.處置措施

肌肉拉傷主要有肌肉痙攣、局部拉傷和拉斷三種形式:

(1)肌纖維輕度拉傷及肌痙攣者,用針刺療法會取得顯著療效。

(2)肌纖維部分斷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壓包紮,還要把患肢放在使受傷肌肉鬆弛的位置以減輕疼痛。48h後開始輕緩式按摩。經過初期冷敷治療後,可以外敷。較嚴重者要抬高傷肢,同時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類藥物。

3.注意事項

(1)懷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斷裂者,應在局部加壓包紮、固定患肢後,立即送醫院確診,必要時還要接受手術治療。

(2)48h後拆除包紮。根據傷情可外用活血消腫烏拉坤膏,用較輕的手法對損傷局部進行按摩

二、韌帶拉傷

韌帶是使各骨塊相互連接的結締組織的索狀物,與彈性纖維緊密並行。韌帶拉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導致韌帶拉傷的情況與肌肉拉傷基本相同。

1.致傷原因

參見肌肉拉傷的致傷原因。

2.處置措施

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拉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拉傷:

(1)急性拉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衝拉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2)然後覆蓋繃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

(3)經過24~48h後,如拉傷部位的出血停止,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

(4)基本痊癒後,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3.注意事項

(1)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併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

(3)為了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再配合使用活血化瘀類藥品進行外敷,促進軟組織再生。

三、疲勞性骨膜炎

疲勞性骨膜炎多發于訓練初期,是指肌肉不斷牽拉骨膜,骨膜與骨質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而引起的炎症,多發生在脛骨、腓骨、趾骨等。疲勞性骨膜炎輕者早期出現皮膚紅腫,且伴有輕度燒熱感,訓練後出現疼痛,進行大運動量訓練後疼痛加劇;重者行走或不運動時疼痛,個別夜間痛,多為隱痛、牽扯痛,嚴重的有刺痛或燒痛感,同時伴有腫脹,局部軟組織有輕度凹陷水腫,按壓時骨膜上出現明顯壓痛點。

1.致傷原因

造成疲勞性骨膜炎的主要原因如下:訓練方法不當,足尖用力跑跳過多,訓練場地過硬或動作不正確,落地緩衝不夠;因身體重力和支撐面相互反作用於骨骼,産生應力性改變而導致運動損傷。

2.處置措施

適當調整訓練量,尤其是控制足尖跑、跳、蹬地等動作的量。練習量降至以不加重原來症狀為適宜,待其重新適應後(通常一週左右)再恢復訓練量,以使負荷能力逐漸提高。

傷後訓練要用彈力繃帶或布帶包裹患處,練習後不解去,並按摩患處,進行熱敷。

3.注意事項

如傷情嚴重,應停止專項訓練為宜。

四、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又稱行軍骨折或應力性骨折。疲勞性骨折多發于脛骨、跖骨和橈骨,臨床上無典型外傷史,早期X線平片通常很難發現問題,容易漏診或誤診。疲勞性骨折發生後,初期呈骨裂狀態,如得不到及時休息,作用力持續存在,骨小梁斷裂將導致完全性骨折。

1.致傷原因

造成疲勞性骨折多因骨骼系統長期受到非生理性應力所致。

2.處置措施

(1)在出現疲勞性骨折後,參訓者應及時休息,糾正錯誤動作、姿勢,避免應力反覆作用於傷處造成再傷。

(2)若為輕度無傷口骨折,尚未腫脹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先進行冷敷處理,使用冰水、冰塊或者冷凍劑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腫脹。

(3)對有傷口的開放性骨折患者,可用乾淨的消毒紗布壓迫。如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環扎傷口的近心端止血。

3.注意事項

(1)局部骨骼長期受反覆集中的輕微損傷後,首先發生骨小梁骨折並身體很快完成修復。在病情初期,除局部疼痛,木、脹感外無明顯不適,如在修復過程中繼續受外力作用,即會出現修復障礙,促使骨吸收增加。反覆這一過程,終因骨吸收大於骨修復而導致完全性骨折。

(2)冰袋和皮膚之間要隔毛巾或布,禁止冰袋直接與皮膚接觸以免凍傷,冷敷的時間不要超過20min。

(3)必須記錄扎帶的時間,每隔40~60min放鬆一次,每次 1~2min,以免時間過長導致肢體缺血壞死。

五、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中樞神經和心血管功能障礙。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其中熱射病最為嚴重。(表6-1)

收藏 |消防員常見訓練傷病致病原因及處置措施

1.致傷原因

造成中暑的主要原因有外部産熱增加、機體散熱不足、熱適應能力下降。

2.處置措施

(1)應立即停止訓練,脫下裝備和外衣在通風陰涼處休息,並自行飲用淡鹽水500~1000ml。

(2)當中暑症狀經休息及自行飲水後仍無好轉時,儘快用涼水擦拭或浸泡患者周身,有條件可用冰塊、擦浴、水浸、冰袋、降溫背心、降溫頭套等降低體表溫度。

(3)醫務人員應當儘快趕到現場,首先通過摸脈搏、看呼吸、測血壓、量體溫等對病情做出基本評估,指導輕症患者降溫、飲水。

3.注意事項

(1)對於重症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時不可經口給水,要保護好氣道,防止誤吸,必要時開放氣道,應儘快開放靜脈通道快速補鹽水,確保患者降溫過程持續有效。

(2)如果採取降溫措施15min後,患者體溫仍高於40℃,或存在意識障礙等嚴重症狀,則應儘快就近轉運至醫院治療。

(3)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同時迅速將情況報告上級。

六、外傷

外傷是指身體或物體由於外界物體的打擊、碰撞或化學物質的侵蝕等造成的損傷,如擦傷、撕裂傷、切傷、刺傷等。外傷在日常訓練時較多見,因傷口多有污染,如處理不及時或不當,易發生感染,影響癒合和功能恢復,嚴重者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1.致傷原因

造成外傷的主要原因有防護措施不到位、操作不當等。

2.處置措施

外傷的處理目的在於改善修復條件,促使及早癒合。根據傷情,分別清潔處理污染、感染傷口。常見外傷處置方法見表6-2。

收藏 |消防員常見訓練傷病致病原因及處置措施

3.注意事項

(1)關節附近的擦傷不宜使用暴露療法,以免皮膚乾裂而影響關節運動。

(2)創口內若有煤渣、細沙等異物,要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沖洗乾淨,否則創口癒合後,皮膚裏會留下黑色異物。

(3)傷口較大則需縫合,必要時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4)凡被不潔物致傷且創口小而深者,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七、訓練性膝關節痛

訓練性膝關節痛多為訓練所致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表現為滑膜組織水腫、滲出液增多以及大量黏液素産生對神經末梢的刺激等,均可引起關節疼痛,使之活動受限。預防上應強調科學合理安排訓練計劃,克服長時間單一動作的反覆訓練,熟練掌握動作要領,按照動作要領操練。

1.致傷原因

造成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主要原因多為訓練基本要領掌握不熟練、動作不協調,加之對訓練場地的適應性差,特別是長時間進行單一動作重復訓練。

2.處置措施

使用肌貼或肌貼套裝配合易受傷的部位及不同貼法穩定肌肉力量。提拉皮膚,促進皮下組織液導流,消除腫脹,減輕疼痛,幫助患處恢復。

八、下腰部損傷

下腰部損傷包括急性腰損傷、慢性腰肌勞損、肌筋膜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訓練中腰部受力大而頻繁,致使腰部肌肉和肌腱撕裂、出血和滲出,斷裂組織修復和出血、滲出被吸收後,産生瘢痕和組織粘連。

1.致傷原因

造成下腰部損傷的主要原因有反覆的操練,使得損傷的肌肉、筋膜、韌帶修復不良,産生較多瘢痕和粘連,這些組織易牽拉、壓迫內在神經而産生腰痛。

2.處置措施

下腰部損傷處置方式與訓練性膝關節痛類似,原則就是加強固定損傷處,使損傷部位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防止損傷部位由於活動再次磨損受傷,減輕腫脹、疼痛,幫助患處恢復。

九、抽筋

抽筋即肌肉痙攣。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鈣、受涼、局部神經血管受壓引起。

致傷原因

造成抽筋的主要原因有訓練前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突然猛烈收縮導致抽筋;或長時間的劇烈訓練,身體出汗量增多,體內大量鹽分喪失,也可能引發肌肉不自主強制收縮,出現抽筋現象。有時在寒冷、疲勞、饑餓、精神過度緊張的情況下也可誘發。

2.處置措施

(1)在訓練時一旦出現抽筋現象,需即刻休息,對抽筋部位進行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伸。

(2)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也很有效。

(3)若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3.注意事項

(1)拉伸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造成二次傷。

(2)在日常生活中多補充維生素E和鈣,可減小抽筋發生的概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