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關注“疫後綜合徵”:如何減少疫情對心理健康的長期損害?

發佈時間: 2021-04-20 11:20:5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陸林:約有1/3的人受“疫後綜合徵”困擾

“傳染病大流行後,人群創傷後應激症狀的患病率高達22.6%。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我國群眾的精神心理問題同樣突出,約有1/3的人受‘疫後綜合徵’困擾,其中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及其親屬、具有職業暴露風險人群的精神心理問題發生風險更高。”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陸林院士團隊對公眾及隔離人群面臨的精神心理問題及影響因素所作調查研究結果,研究論文近期在精神醫學領域頂級期刊《分子精神病學》線上刊登。

為遏制疫情採取的一些防控措施,如隔離觀察和延遲復工,也會對大眾的情緒産生不良影響。“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心理健康和腦功能損害作為災難的次生傷害,持續時間長且影響重大,嚴重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陸林院士説。

陸林院士強調,有必要進行長期的隨訪研究來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精神心理及腦功能的長期影響及神經機制,並建立有效的干預策略。他説:“‘疫後綜合徵’作為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受到國家高度重視,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對精神心理問題和腦功能的長期影響及其機制,有助於早期識別高危人群及輿情信號,積極採取個體化干預措施,將疫情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降至最低,並在應對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挑戰中,貢獻中國智慧,提升人類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心理健康和腦功能損害的能力。”

基於既往的研究結果和臨床經驗,陸林院士指出,為減少新冠疫情對心理健康造成的長期損害,應對全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篩查。“應對新冠肺炎患者和康復者、喪親家屬、醫務人員等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進行定期監測,對普通居民進行精神心理健康普查,全方位系統評估本次疫情對不同人群精神心理健康的影響,動態觀察人群情緒變化軌跡,以期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他説。

其次,要加強疫情後不同人群精神心理問題的有效干預。陸林院士建議,整合不同部門的心理服務資源,充分發揮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等不同專業隊伍的力量,提供個性化診療並長期隨訪,完善轉介機制,促進精神衛生資源的有效利用,提升精神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此外,陸林院士認為,還應提高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力度。“目前,大眾對精神衛生知識了解得還較為有限,精神心理疾病的污名化水準較高、病恥感較重。未來應大力開展精神衛生知識的科普,加強民眾對心理危機干預的認識,及早識別異常的心理疾病信號,提升全民精神衛生素養。”

最後,還需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我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建設的不足。未來應不斷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將疫情心理危機干預作為重點工作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之中,制定心理危機應急防治預案,針對不同目標人群提供不同的心理服務,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心身健康造成的傷害。”陸林院士説。

典型案例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28歲的王依依非常恐慌。她還是單身,一個人住在武漢,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感染,所以嚴格遵守居家隔離的防控措施,甚至連家裏的窗戶都不敢打開。她每天不斷搜索與疫情相關的最新消息,仔細查閱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可還是覺得自己的嗓子開始有些不舒服,而且全身乏力、手心出汗,有些頭暈、胸悶。有了這些“症狀”她更害怕了,腦子裏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無法入眠,每天幾乎要到淩晨兩三點才能睡著。她不敢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家人和朋友,害怕他們會擔心,於是自己默默地忍受這一切。後來,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她終於鼓起勇氣,在做好充分防護的前提下到醫院就診。醫生告知她只是普通感冒,好好休息即可。但她仍然放心不下,老是擔心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每日坐立不安,什麼事情都沒法靜下心去做,經常一個人在家走來走去,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典型案例二:同樣生活在武漢的吳兵,情況也很糟糕。吳兵是個出租司機,43歲,已經結婚,有一個兒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隔離措施的全面實施,吳兵只好停工在家。面對房貸、柴米油鹽和孩子教育費用等經濟負擔,一股無力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看到孩子在家整天玩遊戲,不好好上網課,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與孩子發生嚴重爭吵,父子關係變得非常緊張,嚴重時孩子甚至以離家出走相逼。在各種壓力面前,吳兵感覺自己要喘不過氣來,整天鬱鬱寡歡,沒有精神,胃口也變得很差,不想吃東西,整天躺在床上,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他對所有事情都失去了興趣,覺得自己很沒用,經常在深夜裏通過喝酒來緩解鬱悶的心情,對未來也失去了信心。

陸林院士點評:隔離作為傳染疾病防治中最有效的干預手段之一,是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以上兩個典型的臨床案例所述,長時間地實施隔離措施可能會損害大眾心理健康狀況。在第一個案例中,獨居的單身女性出現恐慌情緒時,無法及時得到疏導,從而逐漸發展為焦慮失眠;而在第二個案例中,中年男性在面對隔離下經濟壓力和緊張的親子關係時,出現抑鬱發作。

陸林院士總結説,在全面實施隔離的防控措施下,大家格外需要學會一些方法來應對因隔離造成的精神心理問題,避免“疫後綜合徵”的發生。這些方法包括:

一是通過社交平臺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陸林院士建議,“當面對緊張害怕的情緒時,應及時向親朋好友表達,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以獲得親朋好友的支援。”

二是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鍛鍊。陸林院士指出,隔離在家時應避免晝夜顛倒,按時按點起床、吃飯,保證充足規律的睡眠,做一些有趣且有意義的事情。

三是學會自我調整,學會放鬆。陸林院士説:“面對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産生恐懼反應是一種正常生理反應,避免過度關注,合理認識傳染疾病。當出現焦慮情緒時,可通過肌肉放鬆、呼吸訓練和正念冥想等方式來應對自己的不良情緒。”

四是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陸林院士認為,當不良情緒通過親朋好友的幫助、自我的積極調整仍無法得到緩解時,可通過網路諮詢平臺等途徑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必要時可嘗試藥物治療。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王依依、吳兵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