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研究顯示:我國研究生群體抑鬱焦慮問題顯著

發佈時間: 2021-04-14 09:46:36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是近幾年國際科研工作關注的熱點。過去一般認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準與其社會、經濟地位呈輕微正相關,也就是説,收入更高、學歷更高、職業更穩定、職業聲譽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狀況也會更好。但是近兩三年來的國際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這些高學歷的人才是我國未來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加值得關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説。

2019年,陳祉妍帶領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對我國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研,根據調研結果撰寫的專題報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影響因素》被收錄進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

研究生群體的抑鬱、焦慮水準令人擔憂

此次調研以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生為樣本,調查問卷使用流調中心抑鬱量表、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與導師關係問卷、研究生壓力源等問卷。結果發現,35.5%的被調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鬱表現,60.1%的被調查研究生有焦慮問題。女生的抑鬱、焦慮平均水準均高於男生,且不同性別有抑鬱傾向的比例幾乎相同。

“女性的抑鬱和焦慮程度高於男生是各個人群的普遍現象,總體來説,女性對於負面情緒和積極情緒都更加敏感,所以調研結果經常會顯示女性的抑鬱和焦慮水準更高。”陳祉妍解釋説。調研發現,35.9%的女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鬱表現,其中有抑鬱高風險的佔12.7%;35.2%的男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鬱表現,其中有抑鬱高風險的佔12.2%。

調研還發現,博士生的抑鬱、焦慮平均水準顯著高於碩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鬱表現傾向的比例也高於碩士生。在碩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鬱表現的有34.7%,其中有抑鬱高風險的佔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鬱表現的有36.6%,其中有抑鬱高風險的佔12.9%。

導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鬱、焦慮水準,學業壓力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大學生到研究生,需要經歷一個心態轉換的過程。在大學期間,學習一門課程,只要認真學習,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績。但是在研究生期間,面對的課題是有探索性的,特別是博士生,論文要求有創新性,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夠實現的。還有很多理科領域的博士,如果實驗結果不符合預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會白費,就要換一個研究方向重新開始。由於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所有研究生會很有心理壓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壓力相對更大。”

除學業負擔重之外,就業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壓力源。陳祉妍告訴記者,此次調查顯示,畢業年級的研究生壓力要顯著高於其他年級的研究生。“這其實是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的疊加。”陳祉妍説,“尤其是博士生,在畢業階段,一方面要擔心論文能否順利通過——博士論文要求很嚴格,能否順利通過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論文沒有達到標準,學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辯;另一方面要擔心就業問題,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滿不確定的事。所以畢業年級的研究生壓力也是疊加的。”

沉重的學業壓力導致了研究生群體過長的工作時間,而過長的工作時間對心理健康有著負面影響。研究認為,工作時間越長,抑鬱、焦慮的風險越高,當日常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就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抑鬱表現,因此,日常工作時長控制在10個小時以內可能更有利於心理健康。

參與本次調查的研究生每週平均工作時長為61.95小時,從分佈比例上看,約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時長8個小時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時長10個小時或以上。

心理健康素養技能不達標是研究生群體的普遍現象

陳祉妍告訴記者,抑鬱、焦慮水準與心理健康素養技能顯著相關。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反映出,在我國即使是高學歷群體,也存在心理健康素養技能不達標的問題。對研究生群體而言,要提升情緒覺察、分心術、認知重評和人際支援技能,這對於降低抑鬱和焦慮風險十分必要。

陳祉妍解釋説,情緒覺察是指一個人能夠覺察到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或有情緒波動的能力。“有時候人對自己情緒的感知很遲鈍,比如説有的人明明很不滿,但他自己卻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為什麼不滿,只是表現得比較暴躁;有的人情緒很低落,已經達到抑鬱症的臨床界限,但他只是感覺自己沒有力氣學習和工作,無論做什麼事都很累,卻覺察不出自己有負面情緒。情緒覺察是情緒調控的基礎,要先發現自己有情緒波動,然後才能夠進行情緒調控。”陳祉妍説。

陳祉妍介紹,在情緒覺察的基礎上進行情緒調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術。“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煩,就去做點兒別的事情,讓自己分心。不要在煩悶的事情上鑽牛角尖,讓自己陷入痛苦。”

認知重評是心理學家最為推薦的一種情緒調控的方法。“就算讓自己分心,煩心事也還在那裏。如果對這件事認識沒有提高,再想起來還是會煩躁。”陳祉妍説,“認知重評指的是一個人的想法産生了調整,對一件事能夠重新認識,重新評價。比如説原來認為非常糟糕的事情,調整想法後看到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緒就會得到緩解。這是情緒調控最科學的方法之一。”

人際支援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很自然用到的調控情緒的方法。有些人一有煩惱就會跟別人傾訴,請人幫忙支招兒,有些人會跟朋友喝酒吃飯,這些都有助於情緒的緩解。但也有些人會憋在心裏,缺乏向人傾訴或找人陪伴的渠道,這些人緩解情緒就很困難。

陳祉妍指出,在尋求人際支援方面,研究生群體有著特殊之處。對一般人群而言,最強的人際支援往往是親人和朋友,但是對研究生來説,最強大的支援來自導師。研究生與導師的關係是影響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陳祉妍在調查中發現,導師跟學生溝通的頻率越高,學生對師生關係的滿意度也就越高。總體而言,大部分學生對一週一次的溝通頻率比較滿意。導師帶的學生比較少,跟學生的關係就會相對更緊密。當一個導師帶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學生時,學生從導師那裏得到的指導和交流就會少很多。

加強對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援

通過此次調研,陳祉妍感到,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支援非常不足。“在很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核心服務群體是本科生,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來説,宣傳和支援都是不夠的,比如有的學校會組織本科生在入學之後去參觀學生心理健康中心,讓學生對中心有一定認識,多一點親切感,需要求助的時候更容易來這裡求助,但是這項工作常常不一定覆蓋到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

陳祉妍進一步指出,本科生往往在公選課可以選修心理健康課,有些學校還把心理健康課定為必修課,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這是提高心理健康素養的有效途徑。但是對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大部分學校並沒有開設心理健康課,有些學校不固定地開設,也是自願選修。但其實心理健康課是有必要普及到每個人的。所以必須加強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養。

此外,陳祉妍認為對導師也需要做更多的支援和培訓。她介紹説,中國科學院越來越重視對導師心理健康培訓,近十多年來,對新導師都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陳祉妍希望,未來還能進一步增加對導師的培訓課時,對導師進行更加深入的培訓,讓導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動向有一定的識別能力。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導師能夠意識到,及時讓專業人員介入。另外,導師還需要了解青年心理髮展的特點,並且學習管理心理學的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生,給他們適當的支援,更好地引導和幫助研究生。這些工作的落實就需要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相關部門制定更明確的制度和流程,也要配備一定的經費和人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