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航空總醫院舉辦股骨頭壞死微創保頭手術培訓
——國內骨壞死高峰論壇同期進行

發佈時間: 2020-12-09 16:59:39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11月21日,航空總醫院成功舉辦北京市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化繁為簡、微創保頭”手術技術培訓班暨國內骨壞死高峰論壇。該培訓班由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骨三科)第五次主辦,首次採取網路會議形式,吸引來自全國各地1100余名同道線上參會。航空總醫院骨科專家與中日友好醫院、大連大學中山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山西醫大二院特邀專家同道濟濟一堂,就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治療進行線上授課。學習班由項目負責人、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郭曉忠教授擔任會議主席及主持人。航空總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文標為學習班致辭。

航空總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文標為學習班致辭

培訓班開始,郭曉忠教授開篇點題講到,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一直是世界性難治性骨科疾病。股骨頭壞死給廣大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和負擔,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經濟負擔。他介紹了自己經過二十多年的臨床探索,首創的經大粗隆單一入路雙孔道減壓植骨+結構性骨支撐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手術技術,該術式具有微創、技術簡便易學,術後療效可重復性強等優點。郭曉忠教授表示,舉辦培訓班,目的是為了廣大骨科臨床醫生學習和掌握該項手術技術,並進一步加強同行間學術和資訊交流,以便更好地運用該項技術為廣大股骨頭壞死患者服務。 

培訓班上午場,郭曉忠、趙德偉、何偉、李子榮、董建峰等國內股骨頭壞死治療專家進行學術講座和經驗交流。

郭曉忠教授(首創經大粗隆單一入路雙孔道減壓植骨+結構性骨支撐技術),以《股骨頭壞死為什麼可以採用微創保頭手術》,將二十多年對股骨頭壞死的臨床探索經驗、歷程,向各位學員從理論到實踐成果詳細展示。

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郭曉忠主持會議並做主題報告

趙德偉院長(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骨缺損及骨壞死學組主任委員),以《股骨頭壞死為什麼可以採用微創保頭技術》為題,結合自己及國內外研究成果,對各位學員進行基礎理論授課。

李子榮教授(北京市衛健委指定骨壞死與骨病中心專家組組長),以《股骨頭壞死:推薦中國分期、分型》,向各位學員介紹股骨頭壞死中日友好醫院分型。

何偉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以《股骨頭壞死:臨床、影像、分型》為題,為夯實股骨頭壞死診斷技術,對各位學員進行培訓。

董建峰教授,以《游離腓骨瓣治療股骨頭壞死》為題,介紹其在微創保頭領域所做工作。

培訓班下午場,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郭曉忠保髖團隊做精彩報告。岳聚安副主任醫師做《如何正確診斷早期股骨頭壞死》報告,承接何偉教授的論題,向各位同行分享郭曉忠保髖團隊的診斷經驗。李兵副主任醫師做《 經大粗隆單一入路雙孔道減壓植骨+結構性骨支撐治療早期ONFH臨床療效彙報》報告,向學員介紹新術式早期療效。王冉東副主任做《雙孔道入路同種異體腓骨移植治療早期AVN的原理及療效分析》報告,展示植骨材料對手術療效的影響。針對ARCO Ⅲ期保髖這一論題討論,航空總醫院孫強副主任醫師做《III期股骨頭壞死是否可行保頭手術》報告,與線上同道交流經驗。

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王冉東做《雙孔道入路同種異體腓骨移植治療早期AVN的原理及療效分析》報告

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孫強副主任醫師做《III期股骨頭壞死是否可行保頭手術》報告

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李兵副主任醫師做《 經大粗隆單一入路雙孔道減壓植骨+結構性骨支撐治療早期ONFH臨床療效彙報》報告

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岳聚安副主任醫師做《如何正確診斷早期股骨頭壞死》報告

最後,郭曉忠教授以《股骨頭壞死治療20年經驗分享》進行總結。

本次會議通過理論授課、手術演示(手術錄影)、網路答疑等形式,將郭曉忠教授的臨床經驗和手術技術傳授給各位學員,使學員能夠掌握股骨頭壞死微創保頭的理念和手術技術。

據了解,航空總醫院于2017年聘請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資深專家、主任醫師、郭曉忠教授擔任醫院骨科中心首席專家及骨關節科主任。在郭曉忠主任帶領下,骨關節科整體跨入國內骨科一流水準。科室堅持以病患為中心,以保膝、保髖關節為特色,建立北京又一膝關節骨關節炎階梯化和股骨頭壞死微創保頭治療的專家團隊。3年來,科室完成膝關節微創保頭手術200余例,膝關節周圍截骨術數十台、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200余臺、全膝關節置換手術100余臺,接近70%的膝關節手術為保關節手術(截骨、單髁),使患者得到恰當、微創、快速恢復的手術治療,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廣泛好評。 

“化繁為簡、微創保頭”手術技術培訓班,此前已由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線上下成功舉辦四次,受到國內同行廣泛好評及主流媒體關注。郭曉忠團隊希望通過搭建學術平臺,與國內專家同道加強學術交流探討,共同不斷進步,為廣大股骨頭壞死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陳蛟 田琨 攝影 張建房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