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十月科學流言榜發佈:吃板藍根能抗新冠?斷章取義

發佈時間: 2020-11-05 09:35:53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十月“科學”流言榜出爐: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就不能運動?發現結節不立即切除日後就會癌變?太誇張

吃板藍根能抗新冠?斷章取義

一聽説“復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你有沒有跟風囤貨?先別急著幹了這杯“板藍根”,官方辟謠來啦,上述説法屬於“斷章取義”,胡亂服用還可能導致副作用。十月科學流言榜發佈,打包曝光近期熱門的健康流言,幫您認清這些健康偽知識的真面目。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佈。

流言:結節不立即切除日後會癌變

真相:結節,通俗來講是指體積相對較小的無感覺或有疼痛感的腫塊。頸部、腋下、乳腺,以及身體各處的皮下,都有可能看到、摸到結節。但也有一些結節長在“隱秘的角落”,不容易被發現,如長在肺部、肝臟、腎臟、心臟等臟器上的結節,需要借助影像學檢查才能發現。

對於結節不必過度緊張,90%以上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良性結節一般不需要處理,而且有的結節終生都是良性的,比如瘢痕性結節(一種人體受到創傷後修復過程中形成的結節,伴隨一生也不會有變化)。不過,一旦查出是結節,就需要隨時觀察,並到醫院就診,以便判定結節的良、惡性以及分級。

像乳腺結節這樣能摸到的結節,可以自行感知結節的大小和硬度等變化,長在四肢和體表等部位的結節,要隨時觀察、觸摸。而肺結節則需要專業檢查。如果分不清是不是結節,建議去醫院就診。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萬不可“無差別切除”結節,因為切除結節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切除結節後,對患處的局部組織會造成一定的破壞。比如乳腺結節,切除後可能會造成乳腺導管的破壞;切除肺結節,可能要切除部分肺葉,從而影響肺部功能。總之,要不要切除、何時切除結節,需要醫生根據情況進行判定。

流言:復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

真相:10月13日,鐘南山院士團隊在某研討會上提到,研究團隊在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中,發現復方板藍根顆粒、口炎清顆粒等顯示出不同程度的體外抑制藥效。

經相關媒體報道後,板藍根迅速躥紅,藥房、電商平臺紛紛斷貨。18日晚間,相關醫藥公司發佈澄清説明公告,指有關媒體報道所涉及的相關結論只是針對復方板藍根顆粒開展的抗新型冠狀病毒體外篩選的實驗結果,後續還需對該産品開展進一步相關工作,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鐘南山院士本人也作出了回應:“復方板藍根,而非板藍根在實驗室有抗新冠病毒作用,這離體內有效還很遠……有人斷章取義,將我這句話擴大,甚至説是板藍根,這是一種歪曲,有關部門已出來澄清。”一種藥物在應用於臨床治療前,必須要經歷三個階段:體外試驗、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實驗室在體外細胞上做出來的結果,距離臨床有效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75%的酒精可以殺滅病毒,卻只能用於體外消毒,不能內服。之前被搶購一空的雙黃連,也僅是體外有效,至今還沒有臨床治療有效的證據。

即使藥物已經上市,並且體外試驗證明其對病毒有抑製作用,也不能省去臨床試驗。哪怕只是增加一個新的適應證,也需要通過一定樣本量的臨床試驗,證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後才能正式用到患者身上。

在三期臨床試驗做完之前,沒人能説復方板藍根到底有沒有效果。大家沒必要跟風購買,更不建議服用藥物作為預防疾病的方法,胡亂服用還可能導致副作用。

流言:九人吃“酸湯子”死亡係黃麴霉中毒

真相:“酸湯子”中毒是由椰酵假單胞菌污染産生高濃度米酵菌酸引起的,並非黃麴霉毒素超標。黃麴霉毒素是一種“黃麴霉”黴菌産生的毒素,它是人類已知的最強的致癌物之一。但在此次事件中,即使食材中的黃麴霉毒素超標,也難以達到致死的劑量。黃麴霉毒素有苦味,達到導致急性中毒的致死量很難不被人察覺。黃麴霉毒素導致死亡的案例非常罕見,死亡率也不會這麼高。

由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並不少見。它的中毒潛伏期最長為3天,多數是半天至一天。患者初期僅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輕度症狀,隨後可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昏迷等症狀。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患者一般不發燒,重症者病死率很高。容易被污染而導致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類:穀類發酵製品(發酵玉米麵、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糍粑、醋涼粉等);薯類製品(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變質木耳、銀耳等。

有效預防米酵菌酸中毒,首先要掌握正確製作方法。不要用霉變的玉米等原料製備發酵米麵製品;穀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無異味;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乾成粉;貯藏環境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防止污染。其次,禁止出售、食用鮮銀耳。保證培植銀耳的菌種品質,採摘的鮮銀耳要及時曬乾或充分紫外照射。第三,正確辨別銀耳的品質。幹銀耳經水泡發後,朵形完整、較大,菌片呈白色或微黃,彈性好,無異味。變質銀耳不成形、發黏、無彈性,菌片呈深黃至黃褐色,有異臭味。發好的銀耳要充分漂洗,摘除銀耳的基底部。

流言: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就絕對不能運動

真相: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關節會受損甚至畸形,活動時腫脹、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急性期發病時,關節明顯腫痛,伴有關節周圍組織輕度水腫,局部溫度增高,並伴有壓痛。這時,患者關節活動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動。在急性期,患者應臥床休息,按時服藥,限制腫脹及疼痛的關節活動,同時避免負重、過度活動以及寒冷刺激。休息時應避免腫脹及疼痛的關節受壓,以免加重關節的腫痛。

當藥物緩解症狀、急性期過後,患者應進行功能恢復性訓練,主要包括關節和肌肉的訓練。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進行手指關節的訓練,主要包括手指的伸直和屈曲動作。訓練時,從遠端指間關節開始,到近端指間關節,再到掌指關節。伸直和屈曲時儘量充分,可單指進行,也可多個手指一起進行。活動時注意不可過度活動,不可突然用力,防止對關節造成損傷。除了關節訓練,患者還可以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不僅能使肌肉得到舒張,令關節周圍組織痙攣解除,還有利於血液迴圈,促進炎症消散。

適當的活動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緩解期的功能恢復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康復訓練需要長期堅持,因此需要患者家屬的配合及監督。只有早期堅持進行功能鍛鍊,才能減輕疾病對關節的損傷程度,提高生活品質。

流言:今冬是60年來最冷寒冬

真相: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受強冷空氣影響,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度跌破冰點,河南、四川、甘肅、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地多個景區早早“解鎖”冬景模式。隨著氣溫下降,多個關於“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的消息,在微網志、微信、朋友圈、論壇流傳。

但實際上,10月上旬,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氣溫降至冰點甚至出現降雪屬於正常。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為,此次降溫過程與拉尼娜沒有必然聯繫。拉尼娜現象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錶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範圍偏冷。一般而言,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另外,僅根據拉尼娜無法確定冬天一定會偏冷,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而且,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李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