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血管“發脾氣”,身上會淤青

發佈時間: 2020-10-16 13:44:40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明明沒有磕碰,卻發現身上青一塊紫一塊,這可能是血管在對你“發脾氣”。

在外傷等因素影響下,如果皮膚表皮並未破裂,血液從毛細血管漏洞滲出進入皮下,引起皮下局部淤血,就稱為淤青。淤青通常都是良性的,但如果心血管病患者出現這類問題,則要引起重視。為防止心血管病患者形成血栓,或病情進一步加重,醫生會讓其使用抗血栓形成的藥物。由於服藥過量、患者自身因素等,可能導致患者自發性出現皮下淤青。輕微皮下出血,可無自覺症狀;症狀嚴重時,可表現為大面積紫色淤斑,甚至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

目前,抗血栓形成藥物可分為抗血小板及抗凝藥物兩類。抗血小板藥物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是預防冠心病、急性心梗,及急性心梗後病情加重的基礎藥物。但也有少部分人會因服藥而出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皮膚淤青。房顫、靜脈血栓患者,為了預防血栓形成或加重,需要抗凝治療,但若過量使用藥物,同樣會引起皮膚淤青。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引起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也可出現自發性皮膚淤青,但與服藥引起的淤青不同。一是血液病患者一般會在幼年或年輕時出現症狀,心血管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二是血液病患者出血症狀一般較重,可反覆出血,多伴有多系統出血,如嘔血、尿血、黑便等;抗血栓藥物引起的皮下淤青相對較輕,停藥後可恢復。

抗血栓形成藥物導致的皮下淤青和普通磕碰的淤青從外觀上不易區分,但可通過病史鑒別。外傷磕碰出現皮膚淤青,一般有明確的外傷史,且需較大的外力才會使皮下血管受損;因服藥導致的淤青,多為自發性或輕微磕碰即出現較大面積淤青,停藥後才能逐漸恢復。

若患者服藥過程中出現這類問題,建議及時就診,醫生會根據情況調整用藥。一般,輕微皮下出血無需停藥,淤青可自行吸收;若淤青範圍大或合併其他系統出血,則建議停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心血管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祝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