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跳繩,看著簡單跳著難

發佈時間: 2020-10-09 10:50:44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編者的話:“每逢佳節必跳索。”早在唐宋時期,“跳繩”就出現在百姓的生活中,不僅是一項體育賽事,還是雜耍、節令娛樂的重要項目,被賦予了“驅邪消災”的功能。但當時並不叫“跳繩”這個名字,而是“透索”“跳索”“百索”“繩飛”……直到民國時期,才被稱作“跳繩”,在民間十分普及。到現在,跳繩仍是強身健體的一個好項目,而且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只要準備一根繩、一平方米、一雙運動鞋就可以開始了。

一根繩練遍全身

作為一項“跳躍運動”,不少人以為跳繩只能鍛鍊腿部肌肉,其實不然。全國跳繩運動推廣中心執行副主任、亞洲跳繩聯合會主席陳陽輝表示,由於跳繩需要搖臂、跳躍相配合,頸肩、上胸、大臂、肘腕等全身多個部位都可以鍛鍊到,包括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部肌肉群;還能加強手、腳、眼的協調能力;如果強度較高,一呼一吸間也能練心肺。具體到不同人群,跳繩有不同的鍛鍊好處。

助力青少年長個兒。青少年處於骨生長髮育的高峰期,也是身高敏感期,如果運動量不足,缺乏力學刺激,下肢骨骼可能無法充分發育,進而影響最終身高。跳繩能刺激膝關節、踝關節的骨骺發育,從而促進身體縱向生長,讓下肢更修長,還能加速腦部血管迴圈,刺激大腦發育、改善記憶力。

預防中青年患慢病。中青年往往是“久坐一族”,下肢血液迴圈不良,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關節損傷風險增加。跳繩有助於放鬆全身肌肉、增強下肢迴圈、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強免疫力,從而預防肥胖和慢性病。

減緩老年人肌肉萎縮。對心肺功能良好、軀體協調性較好的老年人來説,強度合適的跳繩有助於減少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生,還能刺激肌肉,減緩萎縮速度。

有助減脂塑形。數據顯示,每分鐘跳繩140次,每次10分鐘的運動效果相當於慢跑30分鐘;如果堅持跳繩1小時,大約可消耗掉半斤烤鴨的熱量,達到減脂目的。同時,跳繩有助增加肌肉彈性,是最佳“塑形”工具。

選繩,先找繩感

市面上的跳繩五花八門,選到一條合適的繩對鍛鍊效果至關重要。

初學者選珠節繩。陳陽輝建議,初學者可從珠節繩開始。這種繩由一節節珠子、塑膠管拼接而成,有分量,搖起來“繩感”更好,擊打地面的聲音較清晰,有助於保持節奏、協調動作,即使打在身上,痛感也較輕。

進階者用膠繩。熟悉跳繩後,大家可嘗試重量較輕的橡膠材質跳繩,比較結實、耐磨性強,有利於提升跳繩速度。

熟練者用鋼絲繩。協調性、耐力逐漸提升後,如果想追求速度,可選擇鋼絲繩。這種繩比較細、更輕,可用來速度跳和耐力跳。

除了選對材質,手柄也很關鍵。想追求速度,手柄軸心就需順滑,順滑程度是旋轉軸點軸承>空心軸;想跳出花樣,又怕繩索“打結”,手柄最好是手掌寬度的3倍,如果無法滿足這種長度,可選擇手感舒適且不易脫落的。

入門練耐力,進階講速度

跳繩好處多,但不能一開始就拼力跳夠1000個。為了防止運動損傷,從入門級到高階,跳繩必須把握好量和頻率。

入門:重在熱身、練耐力。剛開始跳繩鍛鍊,建議先練習空手“跳”,以提高耐力,比如開闔跳、弓步跳、踏步跳等,每次10分鐘,每週2~4次即可。

進階:以中低強度為主。待體力有所提升後,可加上繩子,爭取做到不絆腳不踩繩。此階段可採用“動停動停”的方式,即連續慢速跳繩6~10分鐘,組間休息30秒,根據體能完成6~8組。如果無法堅持太長時間,可先以20秒為目標,逐漸增加至1分鐘、3分鐘、10分鐘,可採用單腳跳、交叉跳、鐘擺跳、雙搖等。

高階:刺激心肺、突破自我。體能優秀、熟練跳繩的人可嘗試高強度間歇式跳繩,挑戰自我、增強心肺。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種與進階版類似,但增加了強度。比如1分鐘內,以最快速度跳繩,將心率提升到85%~90%最大心率;休息30秒;再以最快速度跳繩1分鐘,完成6~8個迴圈。另一種是“慢快慢快”節奏,即持續慢速跳繩1分鐘,進行30秒衝刺跳繩(以最快速度),再慢速跳繩1分鐘,完成6~8個迴圈。

姿勢不對傷關節

不少人認為跳繩對膝蓋不好,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欣表示,姿勢正確的情況下,跳繩落地瞬間,踝關節受力最大,對膝關節的衝擊反而不大。

正確姿勢是:身體中正且放鬆、目視前方、大臂下垂夾緊;雙手握住跳繩把手、掌心向斜前方;雙腳踩在繩子中間,小臂平行于地面、繩子拉直時為最佳長度;手腕搖繩,前腳掌落地。以下幾種常見的錯誤跳法可能對膝關節造成傷害。

錯誤1:跳得過高衝力大。初學者或很少跳繩的人容易跳得過高,下落的距離就會變長。長期如此,可能會因落地瞬間衝力較大損傷踝關節。跳繩高度以3~5釐米為宜,個人感覺舒適即可。

錯誤2:受力不均傷關節。正常情況下,跳繩時雙腿著力均勻,但有些花樣跳繩可能導致受力不均,比如雙腳交替跳繩。建議初學者並腳跳,熟練後再嘗試花式跳法。

錯誤3:雙腿過直傷膝蓋。如果雙腿伸得過直,膝蓋缺乏緩衝角度,同樣會造成傷害。跳繩時應保持膝關節的自然彎曲,不必刻意繃直。

錯誤:4:駝背探頭易拉傷。這是典型的不規範姿勢。跳繩過程中,長時間駝背探頭會加重身體的緊張程度,長此以往易導致拉傷、扭傷或形態變醜等問題。

錯誤5:急於求成最傷身。有些人運動時“急於求成”,想儘快看到減脂或增肌效果,進而盲目加大運動量和時間。這會導致腿部關節長時間受力,易受傷。

跳繩雖然大眾普適性很高,但年齡太大、腿腳不便人群,或有心腦血管疾患,以及高血壓、骨質疏鬆等退行性骨關節疾病的患者都不宜進行。對於患有膝關節疾病的人來説,跳繩可能會加重疼痛。這部分人群如有跳繩意願,建議先諮詢醫生。

回答你的五個疑問

對入門級跳繩者或想嘗試跳繩的人來説,5個問題最常困擾著他們。

跳繩有沒有最佳時間?人體最佳活動時間為15:00~20:00,不妨在這段時間裏找地方跳跳繩。剛起床、空腹狀態下,或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跳繩,以免出現低血糖或消化不良;入睡前也不合適,以免神經興奮難以入睡。

對場地有要求嗎?儘量不要在水泥地、瓷磚、大理石地面上跳繩,最好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或橡膠操場。

跳繩是否需要熱身、拉伸?跳繩前熱身,能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以免出現損傷,可做30秒開闔跳或100個慢速跳繩。跳繩後,肌肉、韌帶處於彈性狀態,及時拉伸能避免次日的酸痛感,也利於塑形,可通過側弓步拉伸、腿部交叉彎腰手觸地等姿勢進行拉伸。

跳多久或跳多少算合適?如果平時的運動只有跳繩,建議每週4~6次,每次30分鐘左右,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增減。

跳繩成功減肥後,會反彈嗎?跳繩的減脂塑形效果很好,如果想繼續保持好身材,最好將跳繩變成日常生活習慣,同時保證均衡飲食。(記者李爽張筱悅)

受訪專家:全國跳繩運動推廣中心執行副主任、亞洲跳繩聯合會主席陳陽輝;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