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航空總醫院安建雄團隊發表治療頑固性失眠新學説

發佈時間: 2020-09-14 15:47:35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近日出版的《中華麻醉學雜誌》刊發了安建雄團隊撰寫的“多模式睡眠:頑固性失眠的創新療法”論文。“多模式睡眠”是睡眠醫學領域的全新概念,主要描述以“病人自控睡眠”為主線的多模式方法治療慢性頑固性失眠的創新理論和實踐總結。

據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2019年公佈的數據,我國現有睡眠障礙病人4億,其中2億為失眠障礙。

慢性失眠障礙的治療極其困難,需要耗費大量醫療資源和財富。雖然全世界多數發達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究,但迄今只有認知行為療法的療效被證實,包括普遍採用的藥物療法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充滿爭議。然而認知行為療法需要病人較長時間自律和堅持,加上認知行為療法人才短缺,以及醫保報銷政策限制等原因,多數失眠病人難以堅持到痊癒。安建雄團隊提出並踐行的創新理論和實踐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的。

據悉,幾乎所有睡眠醫學專家一致推崇睡眠認知行為療法為治療失眠的一線手段,並警告安眠類藥物僅限于短期內使用。但實際工作中,由於服用方便和病人依從性較好,口服安眠類藥物仍然是治療失眠最普遍的手段。研究型睡眠醫學專家詬病藥物治療,除安眠藥會增加摔倒、死亡、癌症和癡呆發生率外,服用安眠類藥物的另外一個嚴重後果是藥物依賴和成癮,長期失眠病人幾乎都難以避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安建雄團隊最早採用病人自控睡眠技術,雖然多數病人可以獲得滿意療效,但仍然有部分病人由於各種原因退出治療。為此,安建雄又提出“多模式睡眠”學説,並帶領團隊附之實施,結果大幅提高治愈率和病人滿意度。通過多年摸索,安建雄將“多模式睡眠”總結為五個基本步驟:多學科評估,滴定,藥物依賴脫毒,病人居家自控睡眠和預防復發。

關於創新療法多模式睡眠的機制,安建雄指導研究生們做了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腦細胞損傷可能是失眠發生發展的重要機制之一,而足夠時間的多模式睡眠療法可以較好地修復睡眠剝奪引起的神經結構損傷,安建雄認為這可能是多模式睡眠療法治療失眠的重要病理學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