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陳薇:抗擊疫情,“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發佈時間: 2020-09-09 10:55:01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2020年2月26日是陳薇54歲的生日。就在這一天,由她領銜的團隊研製的第一批重組新冠疫苗從生産線上下線。上級領導向她發來生日祝福,“我當時回答就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站上國家最高榮譽臺。從縮短核酸檢測時間到研製新型疫苗,陳薇與團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為此番中國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陳薇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奔赴武漢,圍繞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迅速開展應急科研攻關,將實驗室搬到了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最前沿。
在軍事科學院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中,陳薇團隊迅速搭建核酸檢測平臺,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大大縮短了病毒核酸檢測時間,迅速形成日檢一千人份的核酸檢測能力。“對當時武漢疫情的防控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陳薇説。
雖然核酸檢測能力的提升讓病毒“難以遁形”,消滅新冠疫魔仍需要疫苗這一“終極武器”。在抗疫前線,陳薇率領團隊與後方科研基地聯合作戰,向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發起了衝鋒。
3月16日,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4月12日,疫苗啟動二期臨床試驗,這也是當時全球首個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品種。相關試驗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線上發表。
目前,該疫苗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三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在近日的一次媒體專訪中,陳薇透露,重組新冠疫苗對已經發生變異的新冠病毒能夠有效覆蓋。
此外,陳薇團隊還發現了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的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為治療新冠肺炎提供了強效候選藥物,也為新冠病毒作用機制的研究提供了嶄新思路。北京時間6月22日22時,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線上發表了該項研究結果。
“幾十年積累的十八般武藝,在這個時候,應該説能夠想到的、能夠做到的,都用上了。”陳薇慨嘆,科研團隊一直處在“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狀態下,此次趕赴武漢也並非她第一次帶領團隊與致命病毒“短兵相接”。
2003年“非典”肆虐之際,陳薇與課題組連夜進入生物安全實驗室,對SARS病毒展開研究。團隊成功研製的“重組人干擾素ω”,對SARS病毒的攻擊有較好的防護作用。共有1.4萬名醫護人員使用了“重組人干擾素ω噴霧劑”,未發生一例感染。
2014年,西非大規模爆發埃博拉疫情。陳薇率領團隊赴非洲大陸遠征病魔,研製出了全球首個抗擊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型疫苗,實現了中國自主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
鼠疫、炭疽、埃博拉……入伍29年,陳薇的研究對象都是些常人避之不及的疫病,被同事稱為“魔鬼課題”。正是有著長期與“與毒共舞”的經驗,她與科研團隊能夠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儘快研製出疫苗並付諸臨床試驗。
即便如此,在陳薇看來,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歷還是與以往有些不同。她在受訪時説:“一個團隊的定力,對我們自己技術的信心,還有對國內外法規的了解,是我們能走到今天,不大一樣的地方。”
陳薇曾説,在生物安全領域,你根本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在她看來,生物安全的防護既要做到“對已知病原有手段”,還要“對未來疫情有能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薇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建設國家生物安全科學與産業創新中心的提案,希望將生物安全領域的創新性成果迅速惠及普通百姓。
“作為一名軍事醫學科研人員,我特別希望我們這艘科研‘戰艦’能夠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陳薇説,她與科研團隊將為此繼續奮發努力。“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不負這個時代,才能不負我們的使命。”(中新網記者李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