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我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為精準醫療提供重要資源和線索

發佈時間: 2020-07-13 10:40:26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病理類型,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7月9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細胞》發表了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學界認為,該工作首次大規模、系統性構建了肺腺癌的蛋白全景圖和分子亞型特徵,揭示了中國人肺腺癌的分子特徵及潛在預後和診療生物標誌物,為肺腺癌的精準醫療提供了重要資源和線索。

蛋白質是所有生命功能的直接執行者,也幾乎是所有藥物的作用靶點。蛋白質組學,已逐漸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此項研究中,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研究員團隊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賀福初院士團隊、汪宜研究員團隊,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程書鈞院士、肖汀研究員團隊,上海交通大學李婧教授等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對肺腺癌開展大規模、高通量、系統性的全景蛋白質組學研究,力求通過全景繪製肺腺癌人群蛋白質分子圖譜,深入認識肺腺癌病理機制。

研究工作對103例臨床病人的肺腺癌和癌旁組織進行了蛋白質表達譜和磷酸化翻譯後修飾譜的深度解析,首次從蛋白質水準系統描繪了肺腺癌的分子圖譜,併發現了與病人預後密切相關的分子特徵,特別是發現了中國人群肺腺癌兩個主要基因(TP53和EGFR)突變人群的蛋白質分子特徵。

研究人員利用蛋白質組表達譜數據將肺腺癌分為三個蛋白質組亞型。其中,Ⅰ型與細胞代謝和腫瘤微環境密切相關,臨床資訊顯示該型主要為臨床早期人群,預後最為良好;Ⅲ型與細胞穩態及增殖密切相關,主要為臨床中後期人群,呈現出腫瘤分化程度較低,基因突變負荷較高等特徵;Ⅱ型則是Ⅰ型和Ⅲ型的過渡狀態。結合磷酸化修飾譜數據分析,此項研究還揭示不同亞型群體間激酶活性的特徵,為肺腺癌的更精準分型和治療提供依據。研究還篩選到27個具有血清學檢測價值的肺腺癌潛在預後標誌物及若干個針對肺腺癌以及其特定突變亞型的潛在藥物靶標。通過對代表性標誌物HSP 90beta進行較大規模獨立人群的血漿樣本確證,發現其蛋白質濃度與肺腺癌不良預後密切相關。這些研究結果為肺腺癌的病理機制解析、精準診斷及治療提供了重要科學線索和理論支撐。(顏維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