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張文宏等中外專家“華山論疫”

發佈時間: 2020-07-06 10:34:46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金庸小説裏的“華山論劍”令讀者神往。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借《理解未來》科學講座約了一場“華山論疫”,亦吸引不少目光。

這場“華山論疫”的特點,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的話説,與會者來自科學界、醫學界、制藥企業及經濟界,他們所處地區如中國北京、美國波士頓等在“疫情地圖”上具有代表性,話題則從科普知識拓展到“檢測”“疫苗”“維持社會均衡發展”等更廣範圍。他們有爭論也有共鳴,或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科學依循。

論檢測

瑞士諾華制藥公司資深研究員史雋擺出一組曲線圖:既有冰島等基本控制疫情的國家,也有南韓等疫情即將結束的國家,還有瑞典、美國等沒有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在她看來,造成各國疫情走勢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無及時大量開展檢測”。

史雋説,冰島有做生物資訊學測試的生物公司,政府與企業合作實現全民檢測。反觀美國,儘管連日來在放大檢測量,但因錯過檢測的“黃金時機”導致疫情難以控制。

“武漢做的事情與冰島一樣。”張文宏接過話説。從5月14日至6月1日,中國武漢開展全民核酸檢測,近990萬人中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症狀感染者300名。他提出問題:是否每一個地方都有必要進行全民檢測?

清華大學終身教授祁海、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副院長牛俊奇都注意到,目前北京在做好人員追蹤的情況下,僅對重點區域實施全民檢測。“這個策略能夠保證北京經濟運作,北京給全國作出示範。”張文宏説,檢測的同時必須做到充分隔離。

專家對於應該採取哪種檢測手段卻有不同見解。張文宏力挺核酸檢測,牛俊奇認為核酸檢測雖不是不可信,但會出現漏檢,而“血清學檢測可信性更好”。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則希望“以抗原檢測替代核酸檢測”。

論疫苗

同樣讓專家産生觀點分歧的還有疫苗。現在主要有五種新冠疫苗設計路線: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DNA疫苗)、重組基因工程(蛋白重組)疫苗、滅活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

牛俊奇説,核酸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雖在疫苗研製史上有重大進展,但還沒有成功上市的先例,尤其是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保護性需要進一步證實。滅活疫苗技術成熟,但因需要大量複製病毒,生産難度較大。

常年從事藥物研發的史雋關注到新冠病毒中編碼為D614G的S蛋白存在突變,她擔心這會影響疫苗效果。牛俊奇回應稱,傳統型疫苗在病毒突變後或許仍可發揮作用,蛋白重組疫苗恐會産生較大問題。

“不應忽視不同的免疫機制。”研究新冠病毒與宿主免疫交互作用的祁海説,蛋白重組疫苗激活殺傷性T細胞的能力可能比較低。

相對於一眾專家“潑冷水”,張文宏對疫苗研發前景較為樂觀。他的理由是,新冠病毒為正鏈RNA病毒,甲肝、風疹、日本腦炎等病毒也是如此,而針對這些病毒研發的滅活疫苗已獲得成功。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今年年底可能會有候選疫苗顯示出對新冠病毒有效。

論理性

人們已意識到新冠病毒不會像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病毒那樣突然消失。張文宏直言,全球範圍尚處於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之中,而因病毒往往在冬季更易複製,且室內活動加劇傳播風險,經受住第一波疫情衝擊的北半球國家或會在今年秋冬季時面臨第二波挑戰。眼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該以什麼樣的防疫策略來迎接挑戰。

為找到最優化防控決策,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兼職教授陳劍把量化金融領域模型應用於疫情預測。他以中國一季度經濟數據為例説,通過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短期內受到較大損失,但長期來看經濟趨勢向好。然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意味著成本極高,而疫情暴發存在隨機性,防控措施本身效果也充滿不確定性,因此作出最優決策還需公共衛生、臨床、管理科學等各方共同參與。

“從數學模型來判斷,如果全球齊心合力做好防控,其實控制疫情應該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陳劍説,希望各方協調一致、合力抗疫。這也是與會者普遍所呼籲的。

顏寧説,許多科學問題尚待找到答案,研發疫苗和藥物仍有漫長的路要走,而每一次小規模疫情暴發都是探索科學和理性的過程。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她強調要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做到科學決策、理性抗疫,為今後可能出現的“接近零病例但不是沒病例的常態”提供更多科學借鑒。(記者張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