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特殊的“擺渡人”:疫情徹底結束之前,他們不“出院”

發佈時間: 2020-03-17 16:01:13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3月10日晚上8點多,嚴強勝將最後一名患者送上了金銀湖街勇士隊的皮卡車,返回作為臨時駐點的酒店,進行全身消毒後,才有空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

這天,金銀湖街勇士隊導醫組的隊員們,從早上10點一直忙到晚上8點多,陪同15名預約發熱門診的患者完成了全部檢查環節。而這,只是屬於這只小分隊的普通工作日常。

2月19日,為了讓每個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救治、科學分流,金銀湖街勇士隊成立了一隻名為“導醫組”的小分隊。二十多天裏,這只小分隊陪同轄區的發熱患者穿梭于醫院各個科室進行檢查,並根據診斷結果將患者送上分流治療的車輛。

醫院裏的“擺渡人”被患者稱為“親人”

護目鏡、N95口罩、防護服、塑膠手套、鞋套……早上10點,嚴強勝、董興濤、桂宏濤三人全副武裝,手裏拿著當日發熱門診就診人員名單,站在協和東西湖醫院門口,迎接街道勇士隊送來的患者。經仔細核對名單並簡單分組後,導醫組帶患者開展抽血、CT、核酸檢測等一系列檢查。一人一套檢查流程下來,最快也要一個半小時,等所有病人檢查完畢,通常已接近晚上8點,人多的時候會忙到淩晨。因為前期在醫院接觸的都是病情相當的患者,導醫組必須全程穿戴防護裝備,經常十多個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只有等病人們被接走後,他們才能脫下防護裝備,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飯。

前幾天晚上7點多,有一位老人來看病。等待就醫的過程中,導醫組隊員又幹起“陪聊”的活兒,結果隊員們一不小心説漏了嘴,老人得知他們已經一整天沒吃飯了,嚷著一定要給隊員們去買飯吃。“陪您看完我們就收工了,馬上可以回去吃飯,您放心。”看著隊員們一個個拍胸脯打包票,老人才放下心,看完病離開時又反覆叮囑他們一定要馬上去吃飯。其實,他們剛剛接到通知,另一批患者已經在路上。

“今天估計又是11點左右才能結束,吃上飯估計要12點了,但為了讓老人安心,就撒了個‘謊’。”董興濤説。

在戰“疫”最前線儘自己的一份力

導醫組每天帶著患者馬不停蹄地穿梭在醫院各個科室,有時還要去住院部辦理手續,防護裝備一穿就是十多個小時,防護服內的衣服濕了幹,幹了又濕,走路步數每天都是微信運動的前三名。“有一天淩晨4點,還因為走路太多被腳底板痛醒了。”桂宏濤笑道。一段時間下來,導醫組成了醫院的“活地圖”,時不時幫找不著路的人指下快捷路。

隨著出院患者復診的數量不斷增加,導醫組又承擔起陪同患者復診復查的工作,隊員從3人增加至5人。導醫組的微信群也變得更加熱鬧,“剛剛又增加了三個預約的居民”“我們這邊快檢查完了,你們那邊如何?”“注意做好防護!”

每天十多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陪同發熱患者就診,可以説,除了醫護人員,導醫組是離病毒最近的群體之一。

嚴強勝最先請纓加入導醫組,現在負責協調、管理這支小分隊。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並未將工作具體內容告訴家人,只簡單説要在單位值班回不了家。還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每次跟他視頻都會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你在家裏乖乖的,爸爸馬上就會回來了”,然而這個“馬上”,至今沒有兌現。

董興濤與妻子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沒時間照顧兩個女兒,只能把孩子送到親戚家。每天的一個電話,成了董興濤和女兒們之間唯一的聯絡。“我告訴家人,別人往前衝,我作為黨員也不能後退。戰士只需要往前衝,至於子彈是否打在身上,這不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曾獲“東西湖區勞動模範”的桂宏濤,2月10日,生病剛恢復不久的他就寫下了請戰書,要求到戰“疫”最前線。同時,他的姐姐是醫護人員,妻子是一名社區工作者,都在一線奮戰,“家裏人很支援我們的工作,每天視頻時都要叮囑我們注意防護,還主動幫我們照顧小家,讓我們每天沒有後顧之憂地戰鬥。”

王德勇是名退役軍人,主動報名加入導醫組,“我是黨員,這個時候就要儘自己的一份力。家人的痊癒經歷讓我更加堅定這是一場必將勝利的戰‘疫’,我會帶著家人的那份感恩之情上戰場。”

另一名隊員李建良,在消防隊工作的兒子目前駐守在隔離點,這對“父子兵”通過電話互相鼓勵,肩並著肩,共同堅守抗疫第一線。雖然疫情徹底結束前,導醫組還不能“出院”,但他期待著疫情早點結束,大家能摘下口罩微笑相見。(記者孝金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