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睦家外籍醫生的堅守
發佈時間: 2020-03-09 13:30:02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救死扶傷是醫者責任。”疫情當下,醫務人員用實際行動兌現了這句莊重承諾。在北京和睦家醫院,他們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國籍,攜手站在一線,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築起安全屏障。
堅守崗位為緊急手術隨時待命
“我決定留在北京,因為當我選擇成為一名醫生時我對自己承諾過,無論我身在何處,尤其是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我都致力於幫助我的患者,在需要時對他人伸出援手是我們的榮幸和責任。”北京和睦家醫院大外科副主任颯美詩(Dr. Michelle Savu)一位來自美國的全職醫生,從1月的最後一週到2月的前兩周,她始終在自己的崗位正常工作,併為處理緊急手術隨時待命。“雖然我的家人十分希望我回國,但他們理解我留下的原因,並全力支援我的決定。”
期間,外科團隊曾接診過一位患有急性腹痛的患者。患者表示,在來到北京和睦家醫院前,已輾轉幾家醫院,但或因病人太多,當時沒有醫院能收治她。找到和睦家時,患者的情況已經惡化,血壓下降,需要緊急手術。在採取了嚴格的防護措施後,颯美詩醫生和醫療團隊立刻決定為她安排手術。手術過程中發現患者的闌尾壞疽,有引起嚴重腹膜炎的風險,外科團隊為患者小心嚴謹地進行了精細的手術操作,最終,這名患者恢復得很好,術後僅兩天就出院了。
颯美詩説,在一線發熱門診工作的同事們給了她很大的鼓舞。這些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屬於高風險,因為有接觸病毒的可能,他們會因此感到壓力,擔心自己或親人也存在感染風險。“我試著做些簡單的事情,比如給他們送去餅乾來緩解他們的壓力。雖然穿上這麼多防疫裝備時吃東西非常困難,但這點心意至少能使他們心情愉悅。”颯美詩用自己的方式給同事們打氣。
同時,颯美詩還通過與北京國際醫療協會(Beijing International Medical Society)合作,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英語講座,來支援其他國際醫療人員。講座涵蓋有關新型冠狀病毒醫學文獻中的最新資訊。此外,她也參與建立了和睦家免費心理健康諮詢熱線,為有心理壓力的人提供中英文雙語服務。該熱線建立於北京和上海,但颯美詩希望這項服務不僅能幫助在北京和上海的人,也能幫助在武漢的人,“任何人都無需獨自處理壓力,疫情時期沒有人是孤島,我們一直在一起。”
曾參與抗擊非典全科醫生再戰新冠
北京和睦家醫院全科醫療中心主任常逸梓(Dr.Roo)來自加拿大,面臨這場不斷變化且具緊迫性的疫情,不斷更新著自己的資訊。流行病學初步研究認為,此病毒的傳播率似乎比季節性流感高出1.5至2倍,但隨著中國目前採取的公共衛生措施干預,它的傳播率可能會下降。他認為,中國及全球採取的前所未有的強有力的應對措施幫助減緩了疾病的傳播。
常逸梓説,正如對患者提供持續關愛的承諾,本次疫情期間,全科醫生積極參與發熱門診的工作。同時,全科門診每週7天不間斷開診,為患有非呼吸道疾病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服務。
醫務人員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為離開親人去上班而感到內心的煎熬。但這是一個“誓言”,他們願意擔負起對社會的責任,伸出援手,緩解當前困狀。“危機時刻下,人類的高尚情懷於此可見。我很榮幸能與這些無比優秀又敬業的人們共事。”常逸梓説,面對困難的時候,他經常回想起一句始於19世紀的名言:“任何人都能在舒適、放鬆、健康、成功、愉悅和快樂的狀態下感到快樂;但是如果人們在遇到麻煩,艱難困苦和患病時感到高興和滿足,那就是高尚的證明。”
疫情當下堅守崗位,是因為常逸梓對中國戰勝疫情充滿信心。“雖然當前這場危機在性質和規模上都前所未見,但一定會過去,中國的衛生系統將變得更加健全,醫護人員的心聲將更早被聽到。”
早在17年前,常逸梓曾參與了SARS疫情的抗擊。他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與非典型肺炎(SARS-CoV)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今日中國的應對方案早與17年前不可同日而語。2003年之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CDC)還沒有成立,而非典以來,中國的醫療體系顯著改善,公共衛生經費增加,醫療服務更加便利,醫療基礎設施更加現代化。同時,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快速鑒定病毒成為可能。例如,確定並隔離病源,跟蹤疾病流行期間的遺傳變化等。此外,目前已有超過180項研究和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尋找治療方法或疫苗來阻絕病毒傳播,這些研究大部分在中國。
人們常將疫情比作戰場,常逸梓認為,防疫與戰爭的不同之處在於,人們仍然有很大的自主權決定自身行為,以及可以身體力行阻止流行病的蔓延。例如和家人會更注意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且外出時都戴口罩;避免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等。在空氣品質良好時,會打開窗戶通風,此外,每天會在家做大概45分鐘的運動等。此外,他正努力讓11歲的兒子和任職數學老師的妻子在家維持正常生活狀態,目前他們都在進行遠端學習。
“我們知道這是暫時而已,疫情終將過去。”常逸梓和所有人一樣,期望生活早日步入正軌。
他建議患者保持積極態度和樂觀的心態,通過電話或微信視頻與他人保持聯繫,成為他人勇氣和喜悅的源泉。同時,他建議人們保持身體活躍,吃有益健康的食物,每晚至少8小時的充足休息和睡眠。最後,如果有健康方面的疑慮和問題,也可撥打和睦家公益諮詢熱線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