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恪盡職守是我工作的“必勝法寶”
——訪航空總醫第三季度黨員之星、麻醉醫生盧愛平

發佈時間: 2019-12-05 16:36:29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七月上旬,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盧愛平做了一場長達十四個小時的手術,接近晚上十一點,她和同事把患者安全送出手術室,長長松了一口氣。

這便是盧愛平工作的日常,雖然不是每天都要與難度高、耗時長的手術打交道,但加班加點卻是常有的事情。“這是一位垂體瘤患者,垂體瘤的位置在鞍區,周圍有視神經、頸內動脈、下丘腦等重要結構,手術有一定的風險。”盧愛平介紹,患者手術需要全麻,患者不能自主呼吸,需要氣管插管之後連接到麻醉機,用麻醉機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患者年紀較輕,無其他合併症,但對於麻醉科醫生來説,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患者臉部被瘤體嚴重侵犯,用普通的喉鏡插管的話是不行的。”盧愛平通過術前對患者的綜合評估,精確對該患者的麻醉用量,並用纖維支氣管鏡代替喉鏡,“不同的患者需要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切忌因粗心或者是圖方便搞‘一刀切’。”

從事臨床麻醉工作十五年,盧愛平養成了遇事沉著冷靜的性格。作為一名黨員,她也始終守望初心恪守使命,通過不斷地學習與總結,熟練掌握臨床麻醉的各種操作技能,並積極探索運用新的輔助手段進行特殊患者的臨床麻醉。不僅如此,盧愛平還積極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積極參加各種學術講座活動,為科室建設出謀劃策,始終把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9月初的一個晚上,盧愛平看了看表,已接近十點。她伸展伸展疲憊的身體,準備下班,就在這時,她接到産科值班醫生的電話,一位産婦劇痛難忍,需要進行無痛分娩。

盧愛平二話沒説,急忙趕往産科,産婦躺在床上,因為劇痛而滿頭大汗。“讓我看看!現在的情況怎麼樣?”盧愛平一邊查看産婦情況,一邊準備為她做分娩鎮痛手術。

“産婦的身體靈活度低,不能像常人一樣伸展自如,在穿刺的過程中需要醫生耐心地引導。”盧愛平介紹,在各大醫院運用最為廣泛、效果比較理想的方法為椎管內分娩鎮痛,麻醉醫師在腰椎間隙進行穿刺成功後,在蛛網膜下腔注入少量局麻藥或阿片類藥物,並在硬膜外腔置入一根細導管,導管的一端連接電子鎮痛泵,由産婦根據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給藥,鎮痛泵可以持續使用直至分娩結束。

無痛分娩並不是整個産程的無痛,出於安全的考慮,國內多數醫院的分娩鎮痛是在宮口開到2~3cm時進行椎管內阻滯。“對於産婦來説,她們在生産過程中不僅要承擔生理上的劇痛,還要承擔精神上的緊張、恐懼、焦慮帶來的壓力。”作為醫生,盧愛平並不只是在生理上減輕産婦的痛,還耐心地鼓勵她們,用語言的力量幫她們化解精神上的壓力。

“現在感覺怎麼樣?”手術結束後,盧愛平關切地問。看到産婦疼痛減輕之後舒展的臉,盧愛平才把揪著的一顆心放下。等忙完醫院裏的事情,盧愛平回到家已將近12點。

“目前來看,麻醉醫生的人手是不夠的,但為了患者有更好的就醫體驗,我原意承擔更多的工作量和責任。”為了更好地給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盧愛平和同事們犧牲休息時間,定期反饋臨床工作中存在問題,持續改進工作方法,今年10月份,在産科、麻醉科和疼痛科的共同努力之下,航空總醫院分娩鎮痛173例,分娩鎮痛率達53.3%。

麻醉無小事,這是盧愛平一直堅持的工作理念。術前,她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患者溝通,了解病人整體狀況。術中,她時刻緊盯患者的生命體徵,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她憑藉自己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被醫院評為2019年第三季度的黨員之星,“我也會不斷努力,在工作中恪盡職守,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投身到科室建設當中,為醫院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田麗娜 攝影 張建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