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10部門: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註冊審批 促進境外新藥境內同步上市

發佈時間: 2019-09-24 10:05:33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消息,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0部門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下稱“《方案》”),要求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註冊審批,促進境外新藥在境內同步上市,暢通臨床急需抗癌藥臨時進口渠道。

《方案》提出,到2022年,癌症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取得階段性進展,癌症篩查、早診早治和規範診療水準顯著提升,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要求,一方面強調健康知識普及和健康行為形成,倡導居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強調健康支援性環境建設,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包括加強水生態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清潔燃料使用,嚴禁室內環境品質驗收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

以促進防治資源均衡佈局為目標,建設完善國家癌症中心、區域癌症中心和省級癌症中心,強化各級癌症防治機構職責,整體帶動區域內癌症防治水準提升。借力資訊化,推進腫瘤登記工作的擴面提標,促進資訊資源的共用利用,推進癌症大數據應用研究,為循證決策提供依據。到2022年,實現腫瘤登記工作在所有縣區全覆蓋,發佈國家和省級腫瘤登記年報;納入國家腫瘤登記年報的登記處數量不少於850個。

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和技術方案比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重點癌症,組織制訂統一規範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技術指南,在全國推廣應用;加強篩查後續診療的連續性,將篩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時轉介到相關醫療機構,提高篩查和早診早治效果;引導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體檢,加強疑似病例的隨訪管理,針對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

同時,加強診療規範化管理,做好患者康復指導、疼痛管理、長期護理和營養、心理支援,完善診療質控體系,優化診療模式。加快構建癌症中醫藥防治網路,提升癌症中醫藥防治能力,特別要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強化癌症中醫藥預防及早期干預;努力降低癌症導致過早死亡率,到2022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

採取綜合醫療保障措施,鼓勵商業保險及公益慈善組織參與;加快境內外抗癌新藥註冊審批,促進境外新藥在境內同步上市,暢通臨床急需抗癌藥臨時進口渠道,推動將臨床急需、必需且金額佔比大、用藥負擔重的抗癌藥實現仿製藥替代;完善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符合條件的抗癌藥物按程式納入醫保藥品目錄,適時開展藥品集中採購,保障臨床用藥需求,降低患者用藥負擔。

另外,加強癌症相關學科建設,聚焦高發癌症發病機制、防治技術等關鍵領域,強化基礎前沿研究、診治技術和應用示範的全鏈條部署,同時加強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打造以癌症防治為核心的健康産業集群。以制定推廣技術指南、擴大覆蓋面及受益人群,健全篩查長效機制為重點,推進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工作向縱深發展。

為保障各項目標的實現,《方案》強調,各地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癌症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落實財政投入,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同時加強督促落實,建立癌症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的跟蹤、督導機制,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定期評估工作措施落實情況,評價政策措施實施效果。

(編輯:李高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