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260件珍品玉器讀懂良渚 見證玉文化史前最高峰

發佈時間: 2019-08-06 11:40:2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5000年前,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國家在良渚這片土地上逐漸形成,良渚人所造玉器以其數量之多、品類之豐、雕琢之精,達到了中國史前玉器文化的巔峰。良渚玉器蘊含的文化精髓,歷經五千載,傳承相續。

如今,260件(組)良渚玉器珍品走進故宮博物院,5000年前的玉器結緣近600歲的紫禁城,在武英殿“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內,向世人靜靜講述著塵封數千年的故事,實證中華泱泱五千年文明。

知識點

良渚的前世今生

2019年7月6日,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55項世界遺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良渚考古遺址發掘領隊劉斌介紹,從良渚古城的工程量來看,它內城部分的面積就有4個故宮大,有300萬平方米,外城有6.3平方公里,大約有8個故宮大小。中心區是宮殿區,城市設計與後來的都城一脈相承,城市格局相當於北京城。在它的週邊有11條水壩,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水利系統;同時,整個古城和水利系統的土石方量共有一千多萬立方米,可以想見當年組織實施這樣一個超大工程背後的社會組織一定是一個國家級別的;另外,從發掘的墓葬和以玉器為主的出土物來看,它們所反映的社會等級起碼有4個等級以上,這樣的社會複雜程度也是一個國家狀態。“這些都是國家和文明産生的有力證據,揭示了在距今5300年前,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出現過具有高度統一信仰的國家,展現了五千多年前中國史前稻作文化的極高成就,良渚文化對於中華文明的影響是巨大的。”

觀展亮點

可稱“前無古人”的展覽

此次展覽是良渚玉器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後首次亮相,按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到明清時期,貫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通過“引子”、“神王之國”、“文明傳承”、“結語”四個部分,完整系統地反映良渚文明的早期國家特徵和對後世文化的影響。展覽選取的文物主要以墓葬中的玉器為主。劉斌説,良渚文化最大的特點是崇尚玉以及通過玉器來彰顯身份、地位。因為玉器的象徵意義,通過不同玉器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可以推斷良渚玉器主人的性別、地位等。此次特展的展品多出土自反山12號墓和瑤山11號墓,其中,反山12號墓是迄今發現的等級最高的良渚文化顯貴者墓地。“根據出土玉器,判斷反山12號墓主人為‘良渚國王’,瑤山11號墓主人為‘良渚王后’。”劉斌介紹,此次展覽還借了很多省相關的良渚玉器,從中可以看到,良渚所發明的玉器在整個中國的版圖裏有很大的影響面,最北可以到達陜北的榆林石峁遺址、延安的蘆山峁遺址,最南至廣東的石峽遺址,都有良渚玉器出土。觀眾可以發現,在400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這麼遠距離的文物交流與互動,如今,這些玉器與故宮中乾隆皇帝時期收藏的良渚玉器“相會”,讓中華上下五千年真正地串聯在一起。

“在中華玉文化中,良渚玉文化是史前玉文化的最高峰。此次展覽可以稱作是前無古人的一個展覽。”展覽總策展人、復旦大學文物和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介紹,展覽是首次將全國9個省市17家文博單位的260件(組)良渚玉器匯集到一起,把良渚出土的和後來歷代收藏的良渚玉器全部放到故宮這一平臺上,呈現給全國觀眾。在策展上,選擇故宮也是有象徵寓意的:近600歲的紫禁城遇上中國最早的都城——良渚古城遺址,這樣一個穿越古今、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玉器講述中華文明五千年發展歷程中綿延不絕、多元一體、相容並蓄的歷史發展脈絡。

觀展亮點

最重量級

“琮鉞雙王”同臺亮相

高蒙河介紹,良渚人創造了統一的神靈形象,設計出以琮、璧、鉞等為代表的等級森嚴的玉禮器系統,俗稱“三大件”。良渚最高統治者良渚國王既掌王權又掌神權,體現了政教合一的特徵,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國家形態,因此被稱為“神之王國”。

中國古代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之説,即國家大事主要是祭祀和戰爭,這種理念在良渚文化中早有體現,良渚國王擁有神權、軍權和王權,玉器便成為王室權力的代表。浙江余杭反山12號墓是良渚國王大墓,該墓隨葬器物數量龐大、種類完備、質地優良、工藝精湛,遠遠超過其他墓例。作為此次展覽最具重量級的兩件文物——“琮王”和“鉞王”就出自於此。

琮,首創于良渚文化,為高等級貴族所有,其在後世文化中被承襲,清代時,玉琮仍為上層社會所鍾愛。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12號墓的一件“重磅級”玉琮,高8.9釐米、上射徑17.1至17.6釐米、下射徑16.5至17.5釐米,重達6.5千克,是迄今為止雕琢最精美、品質最佳、體量最大的玉琮,堪稱“琮王”。它內圓外方,中部貫穿,四角施刻神人獸面紋。據介紹,玉琮在良渚文化時期是溝通天地人神的禮器,蘊含著良渚先民的宇宙觀念和精神信仰。

展廳內,“鉞王”與“琮王”並肩而立,盡顯威嚴。“鉞王”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的玉鉞。這種豪華型玉鉞,是王的權杖,象徵著權力與威嚴,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裝配玉瑁和玉鐓。玉瑁造型取自於神徽的冠帽,體現了王權神授。玉鐓上有橫截面為橢圓形的凸榫,內部有卯孔。凸榫以下飾滿變形鳥紋和神人獸面紋。良渚國王麾下的“雙王”便是良渚最高統治者至高王權的象徵。

琮為何物

為玉琮配飾件秒變“乾隆特色”

“現在可以明確的是玉琮和祭祀、禮儀有關係,但玉琮為什麼要做成這種形式、在使用中如何放置等,還需要繼續探索。”高蒙河説,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大概從漢代開始,琮的具體作用就不太為人知,但是後代對良渚文化的傳承一直綿延不絕,古人一直在仿製玉琮,“各朝代仿製的玉琮在形體、紋飾、結構等方面會有不同的調整或簡化,但其‘外方內圓中空’的結構一直到清代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良渚文化留給我們探索的空間還很大。”

故宮曾經的主人乾隆皇帝,一生癡迷于玉,寫了數百首咏玉詩的他,稱讚良渚玉器“色得黃元之正”、“質具圭璋之素”。高蒙河介紹,此次展覽故宮提供的34件珍寶中,很大部分就是乾隆皇帝收藏的良渚玉器,它們有的已變得富有“乾隆特色”。其中,一隻玉琮內壁被乾隆配上了精美的琺瑯膽,刻上了禦題詩。他在禦題詩中明確將此類玉琮看作是漢代貴族車輦抬竿上的飾件,名輞頭,是漢代時玉,説明當時已不知琮為何物。而乾隆和工匠們均沒有看懂玉琮上的神人紋,在刻琢詩文時將字跡刻反,與外部的神人紋正好顛倒。有趣的是,配上銅膽後的玉琮又有了一定的實用功能,可作為花囊或者香薰,成為乾隆日常欣賞、把玩的陳設之物。“乾隆還將有的玉琮變成了筆筒、花瓶等物件,可以看出,他自己也一直在摸索琮的具體用法。”高蒙河説,乾隆在世時,一直在考證這些玉器的年代,“開始認為是漢代,晚年又覺得可能比漢代還要久遠……在某種程度上,他應該是最早研究良渚玉器的人。”

最早禮制

12件組配玉璜良渚王后獨有

展廳內,良渚王后身上最貴重的一件玉器尤為珍貴,這是一件由璜與成組圓牌的組佩。高蒙河介紹,良渚玉璜為半璧形,正面雕琢神獸像,尖角大眼,下部半圓弧狀線把嘴、可能的下肢包括在內,具有龍首紋的特徵,大眼之間的尖突位於璜的凹缺部位。玉璜一般與成組圓牌組合使用,作為頸飾和胸飾,是良渚女性顯貴的專有佩飾。而王后擁有的成組圓牌數量最多,有12件。“這樣的飾品佩戴在胸前有象徵女性特徵的用意,搭配的圓牌配件數量之多,顯示出良渚女性中只有王后這樣級別的貴族才能用玉的一種社會規制,這種規制就是中國最早的禮制。”

此次展覽的展品體現了良渚文化豐富的玉器形制,包括玉璧、玉權杖、玉冠、玉璜、玉鐲等。高蒙河介紹,此次展覽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將國王和王后陪葬的玉器經過精選,做了整體的展示。“過去的展覽主要是展示‘琮王’和‘鉞王’為代表的重要文物,這次是將配套的玉器近乎全套展出,包括王后墓裏一些女性特有的玉璜、玉鐲等玉器。”高蒙河表示,通過這樣的展陳,觀眾能夠了解良渚國王和王后在五千年前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擁有什麼樣的身份和權力。同時,良渚玉器的這種禮器系統也反映了中國最早的禮制,説明良渚時期已經産生了以禮治國的內涵,這種禮制一直傳承至封建社會後期。

刻字石器

石鉞上出現

5000年前

原始文字

玻璃展櫃裏,通過放大鏡看去,一塊小小的石鉞上出現了原始文字。細細觀瞧,石鉞上的符號規則有序。據介紹,這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最早的刻字石鉞。“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中,就已經出現了早期文字的雛形。我們説,中國有刻在骨頭上的文字,有刻在陶器上的文字,有寫在簡帛上的文字,但刻在石頭上的文字,被我們稱作‘石刻’的文字,這件應該是最早的。”高蒙河説,文字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形成的標誌。

據介紹,良渚文化共發現了340余種、700余個刻畫符號,多個刻畫符號組合排列在一起,具備文字的功能特徵,可視作原始文字,但石鉞上符號傳遞的意思、對良渚文字的釋讀,目前學界還在研究中。良渚時期還發現多件刻字石鉞,可稱作是中國最早的刻字石器。 (記者李祺瑤 程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