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國際肛腸外科領域的“中國硬漢”
——記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胃肛腸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傅傳剛教授

發佈時間: 2019-08-02 13:52:0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翻看傅傳剛今年上半年的出行安排,滿滿噹噹,令人驚嘆——

2月6日,葡萄牙,Braga醫學院2019冬季結直腸會議;

3月8日,日本大阪醫科大學訪學;

4月12日,台灣大學醫學院交流;

5月17日,北京,第十二屆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年會;

6月3日,克利夫蘭,2019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年會;

6月7日,莫斯科,第十二屆俄羅斯結直腸外科年會;

……

年近花甲之年的傅傳剛,每週手術量保持兩位數以上,週末幾乎無休、國內國外各地跑,累不累?他吃得消麼?如此“折騰”又是為了啥?

山東漢、赤子情、名軍醫

1960年9月,傅傳剛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一個普通家庭。19歲那年,他考入全國重點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現海軍軍醫大學),成為當地十里八鄉的“勵志偶像”。

繁華的上海灘、嚴格的軍校生活、浩瀚的醫學知識給少不更事的傅傳剛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同時也給他提供了一個找到差距,迎頭趕上的窗口。

當同學們外出逛街遊玩時,他背上軍用挎包,塞上兩個饅頭,一頭扎進圖書館,直至管理員告訴他要閉館了才走;當體能訓練結束時,他又折回操場綁上沙袋繼續跑上10圈;當熄燈哨響起時,他偷偷地來到拐角處的樓梯口,對著收音機的英文節目苦練口語……

憑著這股堅韌與吃苦精神,傅傳剛成功實現“逆襲”:第一個擔任學生骨幹的非戰士考生、第一批入黨的青年學員,最終以優秀成績畢業並留在了上海長海醫院。

1987年,傅傳剛成功考取我國知名醫學專家仲劍平教授的研究生,成為我軍首批碩博連讀的高材生。1992年,全國掀起一股出國熱潮。當時在國內,醫學博士寥若辰星,對他們而言飯碗不成問題,區別的是“金飯碗”還是“搪瓷碗”,出國繼續深造和留在前途廣、效益好的科室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同年7月,博士畢業生傅傳剛留在肛腸外科的消息在醫院炸開了鍋。

“憑他的能力和素質,好的科室那麼多,隨便挑。”

“又高又帥的他,怎麼去了又臟又臭的肛腸外科?”

在一片質疑聲中,傅傳剛默默地選擇了被人嫌棄甚至鄙視的肛腸外科作為終身職業。傅傳剛説,為了個人前途發展,他完全可以選擇肝膽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但為了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他寧願選擇不起眼的冷門學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患者接受優質的診治,才是一名醫生應有的家國情懷。

1995年9月,為了學習先進的肛腸技術,爭做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傅傳剛東渡日本,師從世界著名大腸癌專家、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第一外科武藤澈一郎教授。求學期間,為了節約開支,他每天堅持騎車2小時路程往返于住處與醫院,曾有淩晨1點回去被當地警察盤問了半天,誤以為是“打黑工”的經歷,這種“苦行僧”的生活令許多進修生感到差異與敬佩。短短19個月內,傅傳剛先後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的一流雜誌上連發5篇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並獲得日本首屆國際結直腸胃腸道腫瘤學術大會的“青年研究者獎”,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正因為這一齣色的表現,武藤澈一郎教授強烈要求傅傳剛留在東京,答應給予月薪3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3.3萬元)的待遇。出人意料的是,傅傳剛不顧家人和很多朋友的反對和不解,婉言謝絕了。

傅傳剛始終認為,技術無國界,醫生有祖國,中國才是他施展才華的根基與舞臺。1997年5月,他帶著滿滿三大箱手術資料和器具回到了上海。

回國後,傅傳剛夜以繼日地投入到中國人大腸癌發病規律特點研究,一方面保持基礎科研,另一方面加大技術創新,在他的倡導下,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成為科室重點攻關方向。很快這種痛苦小、療效好、價格廉的手術,給眾多患者送去了福音,成百上千的老百姓慕名前來,傅傳剛成了有口皆碑的“名軍醫”。

1998年9月,傅傳剛晉陞為副教授,兩年後,年僅39歲的他擔任長海醫院肛腸外科主任,成為該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之一。2014年,世界最權威的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全票通過,授予傅傳剛該協會的最高榮譽“榮譽委員”稱號,傅傳剛也成為此榮譽自1964年設立以來的第34位榮譽委員、亞洲三位獲得者之一。2018年,傅傳剛又被授予俄羅斯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榮譽委員”。

守初心、勇爭先、再創業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傅傳剛就已經意識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深入和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逐步改善,作為“富貴病”的大腸癌會“不請自來”,終將成為老百姓的一大疾患,而當時國內大腸癌預防和治療手段相對落後,患者術後生活品質比較差。從那時起,傅傳剛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讓中國大腸癌患者和外國患者一樣有尊嚴、高品質地享受好日子。

在同事朋友眼中,傅傳剛就像個老頑童,越是時新、有挑戰的事物,他越是感興趣,並且一絲不茍甚至有點固執。在傅傳剛看來,這種“固執”其實是一種執著與堅守。如今當了主任、成了名醫,他總是感慨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好政策,用實際舉動踐行著上學時許下“聽黨話、當好兵、學好醫、報黨恩”的諾言。

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瞄準國際前沿,立足中國國情,結合科室實際,憑藉其戰略眼光,不懈奮鬥,精誠團結,取得我國肛腸疾病診治的一次次進步。

——國際上首創直腸拖出切除吻合術(PISTA),超越原本需要切除肛門、在腹部做永久性人工肛門的傳統療法,幫助大多數早期超低位直腸癌和家族性息肉病、直腸瀰漫性腺瘤、直腸瀰漫性血管瘤等良性病變的患者保留肛門,進而能正常生活;

——國內最早成功將吻合痔環切術(PPH手術)運于治療重度環狀脫垂痔瘡;

——率先開展結腸儲袋肛管吻合術,使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後控便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實行中西醫相結合的綜合性、系統性結直腸疾病專業診療模式。

傅傳剛人生有兩次難以忘懷的失眠,第一次是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開心喜悅,第二次是脫下軍裝的進退兩難。

2014年,國防和軍隊建設步入新一輪的調整改革階段。作為這次改革的重點,軍隊醫院將進行精簡,長海醫院首當其衝。根據相關政策規定,軍人達到服役最高年限必須退役。傅傳剛再一次面臨抉擇,一方面他正好符合退役條件,另一方面,經過十幾年的耕耘,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已是國家重點學科、全軍肛腸中心,擁有一支日漸強大的明星團隊和豐厚廣闊的學術平臺,科室床位數、門診量、手術量的規模居全國前列。讓正處於事業巔峰期的傅傳剛,突然放手轉身,換作誰都難以接受適應。

“東方需要你,肛腸外科需要你”,我國著名心肺專家、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教授聞訊後,向傅傳剛伸出橄欖枝,並多次遊説第二軍醫大學和長海醫院的領導,表示要把傅傳剛作為高端人才引進醫院,同時享受副院長、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待遇的強烈意願。

初心不忘,方得始終。在傅傳剛看來,作為一名革命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作為一名黨員領導,率先垂范是品格,換的是服裝,不變的是使命,只要那顆為患者服務的心永不褪色,在哪幹都能發光發亮。

2015年3月,經多方協調努力,傅傳剛轉業後正式加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繼續在他摯愛的肛腸外科領域播撒汗水、續寫春秋,開啟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創業”。

弘大愛、敢擔當、揚正氣

盛夏七月,上海市浦東新區即墨路150號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肛腸外科門診人頭攢動,排起了五六米的長龍。

4年前,該科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科室,床位不足20張、一天病人10來個、年大腸癌手術量100多例。走馬上任該科主任的傅傳剛,雖然心理早有準備,但接手一個“三無”科室:無重要課題、無重量獎項、無重大經費,確實有點始料未及,甚至有些壓力。

可是現實讓傅傳剛停不下來、歇不了,甚至還有些著急——在我國,大腸癌發病率排名第三,並以每年4.2%的速度遞增, 60%-70%的患者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死亡率居高不下,術後5年存活率遠遠低於國外。其中,大腸癌60%位於直腸的患者,其中一半的人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門,與“尿袋”過一輩子,給生活和家庭蒙上一層陰影。

如何避免腸癌變“常癌”?既能挽救直腸癌患者生命又能讓他們術後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傅傳剛吃飯在想,睡覺在想,惟有繼續戰鬥,加快奔跑速度,才能不斷縮小與歐美、日本的差距。帶著這樣的信念,年過五旬的傅傳剛重整行裝再出發。

“這個地方血管多,小心點。”

2019年6月28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5展廳,世界行動通訊大會“5G醫療高峰論壇”現場,2000多名與會者驚嘆于眼前無出血、高清晰的手術畫面。

距離大會現場7公里外,東方醫院新大樓7樓,13號手術室,和往常一樣忙碌。唯一不同的是,在手術室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多了一部錄影機,正對準手術臺,通過5G網路將手術實況傳回N5展廳。

“滋”,電刀在泛著棕黃、黃中帶黑的直腸癌病灶上灼燒後,一團白霧再次騰起。

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安東尼奧•德•拉西博士熱烈鼓掌、連聲稱道“Nice”“Wonderful”(漂亮、棒極了)。

腹部打洞、剝開脂肪、避開血管、翻弄腸子、切割病灶、吻合腸管……全球首臺基於NOSES(經自然腔道取標本)術的低位直腸癌5G手術遠端直播順利完成,其主刀人不是別人,正是傅傳剛。

這是該科首創3D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的經典案例。目前該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它具有“白色無血、極致微創、精細精準、低位保肛、沒有切口”等特點和優勢,能使85%的直腸癌患者實現保肛,讓越來越多的患者保留生命的尊嚴。他們先後應邀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國進行現場交流和演示。“得益於同濟大學、東方醫院兩級黨委給予政策、人才、資金、設備、場地等傾斜與支援”,傅傳剛感恩地説道,“才能讓東方醫院胃肛腸外科自信地走向世界。”

2019年元旦,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節目組採訪6年前經傅傳剛局部晚期結腸癌手術、現年102歲的姚老太,姚奶奶狀態很好、胃口很好,姚老太女兒一個勁地説:謝謝傅主任的救命之恩……被業界稱為:“這真是個奇跡,他真是個傳奇。”

其實,這份奇跡與傳奇源自傅傳剛的大愛、剛正、擔當、奉獻。

——出版《大腸癌100問》,作客各大媒體科普腸癌基本知識,參加“愛在東方、回報老區”義診活動,鼓勵腸鏡進社區,倡導“早發現三個月、多活三十年”的理念,大大提升普通老百姓的防癌就醫意識。

——狠抓文化建設,強調著裝乾淨、儀容得體、桌面整潔等小事,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出現在患者眼前,以信任換信任。

——堅持每週出門診4次,手把手傳授肛門指檢的“金手指”經驗,親自做腸鏡、上臺手術並示範教學。每年主辦上海東方陸家嘴國際肛腸外科周,邀請國內外頂級外科專家進行精彩授課和手術視頻展示,定期組織青年醫生赴世界一流醫學科研院所訪學交流。

同濟大學醫學院在讀博士生王愷京説:“跟著傅主任,讓我懂得良心和技術一樣重要。”傅傳剛深諳育人之道,堅持以德為先,著力培養眼界和境界比翼齊飛的人才,為科室的騰飛積蓄力量。

“在傅傳剛鐵一般意志、作風的引領下”,劉中民由衷地豎起來大拇指,“肛腸外科被他打造成鐵一樣過硬。”短短4年時間,傅傳剛和他的團隊交出了一份令人稱讚的成績單:首次登上2018版《中國名醫百強榜》腹腔鏡結直腸外科前十、斬獲上海市區域名醫醫療技術創新一等獎、榮獲醫院運營管理獎,年門診量近8萬人、手術量已突破1000例、床位數達102張,各類課題、基金等經費達百萬。

2019年2月1日,東方醫院大禮堂,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在該院總結表彰大會上,傅傳剛被授予“東方工匠”榮譽稱號,“創新、卓越、完美是標準,更是進無止境的追求”,他充滿激情地説,“我們甘願做複雜疑難大腸癌患者生命的守護者。”隨後他和姜輝勇、周主青、韓俊毅、高瑋、李丹等骨幹成員獻上一首詩朗誦《我們》格外響亮:我們在東方,風從東方來,我們要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猶如一支急行軍,邁著堅實的步伐,在挑戰更大的局部晚期直腸癌根治性治療上攻堅克難,朝著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結直腸肛門外科奮勇前進!(肖鑫 俞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