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路邊牽牛應用多

發佈時間: 2019-07-19 09:53:56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圓葉牽牛,旋花科,別名喇叭花、碗公花、打碗花、勤娘子、朝顏花、筋角拉子,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全國大部分地區均見栽培。也常野生於路邊宅旁、山坡灌叢、乾燥河谷等處,向陽及溫暖處更多。

莖左旋,長2米以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

花腋生,單一或通常2~5朵著生於花序梗頂成傘形聚傘花序;花冠漏斗狀,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內藏。蒴果近球形,直徑9~10毫米,3瓣裂。種子卵狀三棱形,長約5毫米,黑褐色或米黃色,被褐色短絨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的3裂,偶5裂。根據葉片形狀不同可區分三種牽牛,中間裂片內凹為牽牛,裂葉其中間裂片不內凹的為裂葉牽牛,不裂葉且全緣的為圓葉牽牛。

應用

牽牛子善泄濕熱,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是逐水導滯、利水消腫、通利二便的良藥,李時珍言其能“達命門,走精隧”,“能走氣分,通三焦”,凡濕熱、痰飲、水氣、蟲積諸邪,俱能驅之下行從大小便分而泄出,所以“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鬱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秘氣秘,卓有殊功”,但也反對濫用牽牛子,因其屬攻逐峻瀉之藥,只可用於體壯邪盛者,“病在血分,乃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可取快一時,及常服暗傷元氣也。”

牽牛子生用力峻,有小毒,臨床上也常用經過炒制後的熟牽牛子,一可減其毒性,二可緩其燥烈,三可去其辛辣刺激之味。

孕婦及脾胃虛弱者禁服。不宜與巴豆、巴豆霜同用。牽牛子功於瀉下,服後便溏是正常現象,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牽牛子臍貼

取熟牽牛子7粒搗成粉末,用溫水調成糊狀,臨睡前敷在小兒肚臍上,再用紗布膠帶固定。用於治療小兒夜啼,適用於白天飲食活動正常,黑夜入睡則開始哭鬧,天明即止,而經醫院檢查又無其他異常的小兒。

黑醜去雀斑方

黑牽牛子適量,雞蛋清適量。將黑牽牛子去殼研末,與雞蛋清調勻,于臨睡前將調好的黑牽牛蛋清糊塗抹在臉上雀斑處,注意不要將藥物涂在眉毛、嘴唇處,晨起洗去。久用可使雀斑變淺,並使皮膚光滑。

(摘自《路邊的本草記》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薛濱編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