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代表委員熱議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的弦不能松 多措並舉建設美麗鄉村

發佈時間: 2019-03-08 10:55:40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準。兩會期間,鄉村振興、三農問題受到代表委員熱切關注。

保障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要穩定糧食産量,就是要防止出現經濟下行和物價上漲“雙碰頭”。今年,糧食生産要做到三個“穩”——穩産量、穩面積、穩政策。“中央支援糧食生産的政策會始終不變,今年還要對玉米和大豆的生産者給予補貼,水稻的最低收購價將會保持穩定。”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許昌市委書記、市長胡五嶽認為,要堅決遏制和解決農地非農化問題,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同時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小麥,打造特色農産品品牌。

糧食安全是我國的重要戰略,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今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糧食最低價格收購方案,為種植糧食的農戶兜底。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鐵嶺市市長李士偉建議,國家應對種糧大縣給予更多的財政扶持,在糧食主産區全面實行“收入險”,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要向糧食主産區傾斜,加快完善金融支農政策體系等完善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

減施增效倡導“親土種植”

要保證糧食産量穩定,就要保護好農業賴以生存的耕地資源。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帶來了關於保護東北黑土地的建議。他表示,東北地區是我國農業、畜牧業、鮮奶主産區,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但近年來,東北黑土地變“瘦”,變“薄”、變“硬”了。主要原因是土地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減弱,亟需通過輪作休耕等方式休養生息。要大力推廣有機肥和秸稈還田,探索應用種養一體生態迴圈模式,有計劃地落實土壤保護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説,每一寸土地都關係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要依靠科技力量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他舉例説,“從2005年,我已累計治理了被除草劑污染的農田2100多萬畝。2017年,我們對巴裏坤整縣進行化肥減量,經過農業農村部評估,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糧食增産了8%,品質提升3個點,土壤也鬆軟了。”

針對耕地資源保護,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連步建議,在全國開展耕地資源調查評價,支撐耕地資源管理,支援優勢企業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品質提升項目,加強水肥一體化、農技農藝結合、秸稈還田技術等“減施增效”技術。同時,提高耕地綜合生産能力,倡導“親土種植”理念,提升全民土壤養護意識。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設美麗鄉村

現代新型經營主體,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如何將分散的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劉昕建議,推動和扶持現代農業龍頭企業與貧困農戶合作,形成利益緊密融合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用地保障機制,把貧困戶和農業龍頭企業産業帶動利益緊密捆綁,保障貧困戶收入可持續穩定增長。

萬連步代表建議,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激活社會資源,引導涉農企業參與職業農民培訓。鼓勵“網際網路+農業”在農業服務上的創新,加快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保障農業現代化順利實現。

鄉村振興離不開産業振興。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指出,需要發動全社會參與,實現多維度協同推進。要引導優勢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大對産業融合技術的研發力度,特別是將“大數據”、“雲計算”、“生物科技”、“智慧製造”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向農村下沉,充分對接企業,打造開放高效的農業科技成果孵化市場化平臺,推動農村“雙新雙創”向縱深發展。

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建設的振興,還是生態建設、文明建設的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台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方林村黨總支書記方中華表示,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美麗為先、産業為本”,要把富民作為鄉村振興落腳點,培育特色産業,做大特色産業。樹立“一個村就是一家企業”的理念,積極發展生態觀光遊、農耕體驗遊等,讓“美麗”成為生産力。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廣袤鄉村必將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為鄉村振興描繪出一幅壯麗的藍圖。代表委員表示,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鄉村新産業、新業態,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注入動力。(胡可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