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樹古典傢具作品“精舍”亮相國家博物館
發佈時間: 2018-08-20 16:45:3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陳玉樹的海南黃花梨作品“精舍明式書房五件套” 鐘欣 攝
“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這是展現當代工藝美術創作水準的國家級公益型制度性展覽。一走進傳統工藝傢具單元的展廳,正對觀眾最打眼的就是旅斐藝術家、閩籍華僑陳玉樹的海南黃花梨作品“精舍 明式書房五件套”。
“精舍”是中國古代書院的雛形,始於東漢,明代是中國書院三次興盛發展期(南宋、明、清)之一。而明式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集大成的代表,堪稱古典傢具的典範。這套“精舍 明式書房五件套”包括一桌一椅一坐墩及一對書架,造型雋秀文氣、比例勻稱,其風格涵蓋“簡、厚、精、雅”之意,俊秀卓然的氣韻正合古代文人寧靜致遠的氣質,彰顯華夏君子之風。
海南黃花梨則有“木中黃金”的美譽,因其紋理之美、木性之恒定、加工榫卯之精密、拋光打磨光潔之有點,成為宮廷陳設和實用傢具的上佳用材。但是,其生長十分緩慢,一株黃花梨由樹而木成為可以製作傢具的木材,往往需要幾百年。需求劇增導致過度採伐,以致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黃花梨大材就已經是稀缺資源了。
以海南黃花梨來制這樣的明式書房傢具,可謂天作之合。
睹祖國強盛海外遊子返鄉創業
今年45歲的陳玉樹頭銜頗多,中國僑商聯合會副會長、福建省僑聯兼職副主席、南太平洋僑商聯合會會長……但他最看重的仍是2017年底剛剛獲頒的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這是目前中國對國家工藝美術師職稱認定的最權威評審,也是對他家傳手藝的認可。
生於福建莆田一個閩作傢具的世家,陳玉樹笑稱“小時候的玩具就是打木器用的鋸子、鉋子和斧頭”,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對中國古典傢具的思考逐漸加深,也為他的創作融入獨特風格。
上世紀90年代,陳玉樹開始了旅居海外的生活。為生計奔波的同時,他仍自覺肩負傳承家族技藝的使命。其創作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梅、蘭、竹、菊,於是他在24歲(1997年)那年在馬來西亞組建了四君子古典傢具企業;10年後又把這個品牌帶回中國,紮根福建莆田。
“十幾二十年前我們在國外受到不少歧視,伴隨祖國的日益強大,讓我們這些海外遊子有了深深的自豪感,回國創業是我們對祖國母親的最好回饋。”他説。
其作品工藝精湛、風格獨特,頻頻亮相博鰲亞洲論壇、世界博覽會、雪梨雙年展和巴塞爾藝術展等諸多重大國際活動現場,為中國藝術在國際舞臺發聲,並屢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金獎。
借古典傢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陳玉樹透露,這已是他連續三次參加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和前兩次“秀”雕刻工藝完全不同的是,這次創作的靈感來自中華源遠流長的書房文化。在故宮和國家博物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陳玉樹和他的團隊耗時近兩年,將兩根海南黃花梨木料打造出這明式書房五件套。
“這套作品創作所基於的書房文化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象徵,折射出華夏文化的豐厚積澱,當然這個明式的書房涵蓋很多元素,散發著書香的同時,也完成了讀書人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胸懷的沉澱。”
他直言,每每目睹海外二代、三代對中國傳統文化淡漠的態度都很著急,“我特別希望通過古典傢具作為有效載體,蘊含更多關於傳統的意味,來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讓年輕一代更深刻理解中華傳統文化,能感受到身上流著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
説到當代的“工匠精神”,陳玉樹將其總結為“四良”,即良工、良材、良師、良心,堅持鍥而不捨的精神,把品質做到位,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和思路,不斷學習沉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
除了“精舍”之外,他還有“交趾黃檀絲翎檀雕畫櫃”和“印度小葉紫檀松風寶座三件套”入選“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據悉,本屆雙年展以“弘揚經典 鑄造輝煌”為主題,遴選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和中青年工藝美術創作人員創作的900余件優秀作品參展,包括玉雕、石雕、木雕、陶瓷、金屬工藝、織染繡、漆器、玻璃、唐卡、傳統工藝傢具類,將持續展出至9月2日。(記者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