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醫者劉騫:挽救生命的成就感 讓我從不曾動搖

發佈時間: 2018-08-20 11:30:47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中國網: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回首我國各個領域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醫療衛生領域絕對稱得上獨樹一幟,這離不開數千萬在各自崗位上默默付出的醫療工作者。他們被賦予職責、使命和尊重,卻也背負著質疑、危險和挑戰。40年來,歲月更疊,醫術精進,但無論時代怎麼變遷,他們都時刻堅守對生命的敬畏,用平凡之軀承擔起生死之重。本期節目,讓我們帶您走近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劉騫,聽他講述一名醫生眼中的改革開放40年。

圖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騫  攝影:楊佳

劉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學術兼職: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胃腸外科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保健交流促進會結直腸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師分會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

中國網:劉醫生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訪談》採訪。説起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醫療領域的變化,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之一可能就是醫療器械的科技化。從最初看病的“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螺旋CT和磁共振等等,可以説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此你有哪些感觸呢?

劉騫:應該説是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病人進入到手術室當中,他躺的手術床,包括病人在麻醉期間,他用的麻醉機,他的心電監護設備,包括手術室當中的空氣的層流的這種設施(都發生了變化)。跟我最直接相關的,目前我們的手術已經進入到人和機器設備相結合的一種操作。

中國網:是指什麼樣的狀態?

劉騫:我舉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個電影,美國大片《阿凡達》,就是目前這種傳感技術已經應用到手術當中。手術者不需要換衣服,只要戴上這個感測器,我的手指動一下的話,這個機械臂就動一下,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給病人來完成手術的操作。而且這個動作非常的精準,比我們人手的動作還要穩定,還要準確。這個目前就是我們現在廣為應用的一種手術系統,也叫“達芬奇”。

中國網:改革開放40年,也是醫學科技飛速發展的40年。四十年來,醫療服務體系最為突出的成就是醫療資源尤其是硬體資源快速增長。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醫療在基礎研究、診斷工具和藥物研發方面的新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工程學和電腦科學創造出無創影像技術,改善了診斷的技術手段。基因技術、幹細胞、靶向治療、微波技術、電磁診斷等創新性技術的不斷涌現,醫療正以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不斷顛覆以往的診療技術和方法,不斷開拓新的治療領域。

劉騫: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促成了經濟上的發展,經濟實力上的騰飛,使我們有能力去開發、去購買一些最新的儀器設備。同時,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醫學界和世界現在完全是融為一體,互相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頻繁,各種不同途徑、不同層面的交流,讓我們能知道能了解到國際上一些最先進的技術,而及時去趕上這個潮流。

中國網:可以説隨著經濟的發展,不但我國的醫療技術水準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是在提升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病人對醫生的期望值也是越來越高的。對於這個您有沒有一些感觸?

劉騫:經濟的發展給中國人的健康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比如經濟實力增強以後,人們可以有更好的條件去做疾病的預防,包括各種體檢、各種篩查,也包括飲食結構,隨著我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蛋白質脂肪的攝入越來越多的話,會引起某些腫瘤的變化。因為我是搞腫瘤專業的,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比如經濟水準低的時候,我們有一些腫瘤是高發的,而西方國家這些腫瘤是低發的。目前隨著中國經濟水準提高,越來越傾向於和世界同步。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而且我是一名腫瘤外科醫生,如果原來我最關注的事情是把病人的腫瘤切除掉,把(病人)的生存期延長,讓他有一個接近於自然壽命的遠期生存,那是我最關注的。那麼目前我的關注點已經不局限于在這兒了,我希望他在一個遠期生存的前提下,同時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生活品質,要有一個接近於正常人、或者完全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水準、生活內容,有正常的社交,有正常的活動,他同樣出去旅遊,他要享受到正常人所能享受到一切樂趣。是目前我認為共同的一大轉變。簡單的説,不但要生存,要活著,而是要幸福的活著,有高品質的生活。  

中國網:1978年,中國每人平均壽命只有68歲,2017年的最新數據顯示,每人平均壽命已經提升至76.7歲,超過了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中國人口品質良好的發展態勢,反應了我國醫療水準的持續提升,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更加追求生活品質、關注健康安全,也對新時代的醫療服務水準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國網:腫瘤醫生因為其職業的特殊性,面對的病人可能更多的是病情比較嚴重、病危的病人,這對於腫瘤醫生的職責提出了哪些要求?對此你有哪些感觸?

劉騫:目前中國人的腫瘤問題已經上升到威脅中國人健康的第一病因。腫瘤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往往涉及到人的生命的延續問題。

因此,作為一個腫瘤外科的醫生,我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要永遠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因為你所做的每一個診斷,你為病人所設計的每一個綜合治療,你手術當中的每一個操作,甚至於病人的圍手術期,乃至於他出院回家了以後,一個細節就可以決定整個治療的成敗。或者再説得明確一點,就可以直接決定病人的生存時間。

因此,最基本的一個要求,醫生必須時刻堅持對病人生命的敬畏。這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夠疏忽的一個重要的原則。

中國網:像您剛才這種體會,隨著您從醫時間的延伸,從最初到現在會有一個變化嗎?

劉騫:應該説,隨著我工作時間延長的話,對這一點的感受是越來越深刻了。我記得一個著名的國外的學者提到過,一個醫生的成長往往伴隨著是病人的鮮血和病人家屬的眼淚。他這句話的本意是説,在一個臨床經驗積累的過程當中,你總是從經驗比較少、沒有經驗,逐漸變成經驗非常豐富、技藝非常高超的醫生。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在某些情況下,出現一些判斷上的失誤,或者是操作上的不當,而這些失誤和不當又會造成一些相應的後果。所以,我們從上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前輩就會教誨我們,你越努力,你這一段積累經驗的過程就會越短暫。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你,讓病人所付出的代價就越輕微。所以,從我們讀書的時候開始,大家一直都有這種意識,我們一定要去努力,包括臨床經驗的積累,要從別人的身上,別的病例身上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是我一定要把這些所有的坎坷和挫折都走一遍,那樣病人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有一位醫學大家叫張孝騫,他有一句名言“作為一個醫生,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句話目前在很多其他領域裏邊廣為流傳,實際上最開始就起于協和醫院張孝騫教授的一個心得體會。他在給他的學生上課的時候講,他説作為一個醫生,永遠要像站在懸崖邊上一樣去做決定,因為你走錯了一步,就有可能讓病人陷入到這個深淵當中去。

圖為正在做手術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騫及其團隊  攝影:楊佳

中國網: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與學習,經過這40年的發展,我們和西方差距越來越小,結合您的工作,請您談一下您對差距的感受,這40年發展的前後,我們在“引進來”和“走出去”方面發生哪些變化?

劉騫: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醫學水準,我指的主要是所謂的西醫和世界先進水準是有差距的。這種差距體現在每一個環節上,從診斷到治療,從良性疾病到惡性疾病,從常見病到罕見病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醫學的發展往往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落後往往代表著科技的落後,而科技落後直接決定了醫學的水準。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往往都是單向的選派一些最優秀的人才出國去學習。

中國網:單向一個學習的過程。

劉騫:對,去做訪問學者。在國外學到一些先進的技術,回國以後再做推廣,往往是這種模式。但是目前隨著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眾多的醫學領域裏面,已經達到了世界上比較好的一個水準。當然中國有中國的一些問題,就是中國的地域過於廣闊,各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整體水準可能和世界先進的水準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在一些醫學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已經完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同時,大量的病例給醫生的臨床實踐、臨床科研體驗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比如我所在這個科室結直腸癌,去年我們的手術例數是2500台。在很多國家,他們能達到當年超過一百台的中心屈指可數,一隻手就能數過。

我們目前有經濟上的這種支撐,有科技的支撐,還有病例數的積累,醫生非常勤奮的工作。所以説,達到目前這種局面,很多醫學領域當中處於世界先進的水準,甚至是領先水準,一點也不奇怪。

圖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騫  攝影:楊佳

中國網:2017年《The Lancet》公佈了一項研究,調研數據發現,77%的醫生表示曾一週工作超過50個小時,24.6%的醫生工作時長曾超過80小時。醫生除了門診和手術之外,還要花很多時間寫病歷和論文。而接診和手術的時間都十分不固定,因此吃飯的時間也隨之無法固定。調研數據顯示,僅有16.6%的醫生認為自己可以規律飲食,選擇經常無法規律用餐的醫生有32.8%。

中國網:醫學人才培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我們上學開始可能就比其他專業的時間要長一些,到最後真正成為一名醫生又是一個很漫長的一個過程。

劉騫:你説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今天還算過這個事情,如果我們從小學開始算,到現在為止加上規培,如果很順利的話,從上小學到成為一名醫生,至少要經過25年的學習,甚至更長。在國外也是這樣,就是他本科畢業以後才會轉入醫學院的學習。

為什麼這樣?因為人體是一個最精密的機器,人的生命也是最重要。我們説你從事的行業涉及到人命關天,我們經常説在你來治療和接觸病人之前,你要進行足夠的學習和積累,這也是一個必然的情況。

當然學醫是非常枯燥。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們經歷過就是一邊在做解剖的時候,從屍體裏爬出來的蛆蟲順著我們的手往上爬,包括女同學,大家還是特別認真來做這個學習。爬到一定部位的時候才能把它撣走。因為大家都非常認真,非常專注。因為大家都意識到今天做不好解剖的學習,未來在給病人做手術的時候,可能就要讓病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在整個的醫學學習過程當中的話,這種嚴謹、這種枯燥都伴隨著整個學習過程。不是一年兩年,我們説學醫學的本科是五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規培兩年。十幾年的過程當中,你要一如既往的堅持,所以説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們説要成為一名醫生,確實需要付出。可能你的同學,你的中學同學在別的領域裏邊已經小有成就了,你在這裡還是一名實習醫生。這是你必須所面對的一個局面。

中國網:在您的標準中,一個優秀醫生應該是如何養成的?我們知道您可以説是在一個相對年輕的年紀取得了很多成就,那有沒有一些經驗,或者您個人的一些感觸?分享一下。

劉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不敢説優秀的醫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時刻保持對生命的敬畏。

中國網:這是最基本的一點要求。

劉騫:現在醫生的專科化越來越高了。比如説目前我所在的科室叫結直腸外科,我處理只針對於一個結直腸發生的腫瘤,應該説是比較單調和枯燥的,這包括我每天的手術,一年完成幾百台的手術,一個門診有幾十個病人都是結直腸腫瘤的病人,確實很枯燥,也很乏味,但是你絕對不能因為這種單調枯燥乏味而變得麻木不仁。因為每一個病人和每一個病人都是不一樣的,病情都是有細微的差別,你必須時刻全神貫注專注于你的工作當中。

因為我剛才説了,你的任何一點小的疏漏。一個小的偷懶,一個沒有去做到最好,往往會讓病人付出慘重的代價,甚至生命。所以我覺得醫生的這種對生命的敬畏,換句話説,他的這種責任感至關重要。沒有這種超強的責任感,是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甚至連合格的醫生也成為不了。

其次,我剛才説了就是要耐得住寂寞,這麼長時間枯燥乏味的一種學習記憶,大量的需要你去背下來記住的東西,如果耐不住寂寞,沒有一種比較頑強的意志力的話,是不容易堅持下來。

第三,醫學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目前我幾年以前就是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但是對於醫學書籍文獻的閱讀,一些新技術的學習交流,無時無刻(都在繼續),沒有一個停止的可能。因為醫學這個領域,生命科學領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領域,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也越來越強烈。所以你必須時刻保持著一個學習的心態。一年或者幾個月,有的時候甚至更短時間內,你沒有去關注最新的學術動態,沒有去了解這方面前沿進展,就可能被落下。這一點絕對不是誇張。

還有一點,我需要強調的。在醫生這個領域裏,尤其是外科醫生,沒有優秀的個體,只有優秀的團隊。整個手術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我們護士的配合,麻醉師的配合,需要整個手術團隊之間互相的協作。所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甚至一名優秀醫生,必須要有一個團隊協作的精神。大家一起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去治療。

我經常跟別人説,我説有的工作,某些工作就是為了賺錢,比如説投資就是要利益最大化,就是賺更多的錢來衡量。醫生不是這樣,當然養家糊口也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但是他只是工作給他所帶來的一個方面,醫生的工作和付出,更重要的就是挽救病人于危難之中,讓他轉危為安。不單純是一個病人,是把一個家庭從一個非正常的狀態當中解救出來,讓他再回歸到社會當中去。這種成就感我覺得是其他工作所不能帶給你的,所以我們從來也沒有再動搖過。

中國網:可以説這也是醫生最值得人們尊重的地方,您從大學時樹立起那份初心,也一直堅持到現在。

劉騫:是這樣的,一直不忘初心。

中國網:謝謝劉醫生。

(本期人員:責編/主持:佟靜 攝像:王一辰、劉凱 攝影:楊佳 主編:鄭海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