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打好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
——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海元訪談

發佈時間: 2018-08-13 09:45:22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扶貧工作是個好事,但也是個難事,要想不流於形式,長期堅持,深入開展,還真要下一番功夫。為了打好、打贏扶貧攻堅戰,湖南省衡東縣人民醫院院長張海元做起了新嘗試,從一家一戶疾病調查摸底、一家一戶結對醫療幫扶,到運用新農合報銷杠桿作用,從組建醫療專家下鄉義診,到利用“網際網路+醫療”技術手段,這些舉措為該縣打好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制度是關鍵:

多減免,帶實惠

張海元首先從扶貧制度設計上入手,用制度手段讓醫務人員自覺形成長期從事健康扶貧工作的動力。他組建健康扶貧領導小組及相應的辦公室,分期分批進駐青鴉村、江山村、江濱村等縣域17個貧困村進行義診活動。

而後,他要求醫療扶貧專家對全縣因病致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一對一”結對醫療幫扶,切實做到了“一家一戶疾病調查摸底、一家一戶結對醫療幫扶”,通過定期到府走訪、電話隨訪、健康宣教、預先候診、預先安排醫療救治等方式,讓貧困戶就醫更為便捷。

“貧困戶就醫,扶貧制度是關鍵”,張海元説,為了解決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該院利用藥品帶量採購的價格機制給貧困戶帶來實惠。

首先,該院對參合貧困人口患有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和終末期腎病等9種大病實行集中救治,新農合報銷後的自費部分的50%,醫院給予減免。其次,農村貧困人口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住院報銷比例由原來80%提高到現在的90%,全部實行先診療後結算。僅僅今年,該院便對46名大病貧困患者減免了將近48.6萬元,降低了貧困人口大病費用的實際支出。

不止如此,該院啟動了新農合、大病救助、民政救助等制度聯動了“一站式”報銷機制,對貧困人口實行“先診療、後付費”結算服務,對患者的費用均按90%的比例予以補助。截至目前,共報銷新農合患者260121人次,2971人得到了“先診療後付費”政策的實惠,其中大病46人次,低保451人次,進一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網際網路+醫療”:

新理念助力扶貧攻堅

“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2年多的時間了,如何提高貧困戶家庭收入,實現穩定脫貧,脫貧後防止返貧成為我縣各級各部門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張海元在衡東縣健康扶貧工作會議上發言時,不僅僅指出了問題,還給出了方向——“在‘網際網路+醫療’時代,實現醫療精準扶貧要用好三個工具:大數據、遠端醫療、物聯網醫療。”

他認為,用“網際網路+醫療”助力健康扶貧攻堅戰,需要改變觀念。患者、醫生和管理者都需要改變觀念,用新思想武裝大腦,用新工具、新辦法解決疑難雜症。

為此,衡東縣人民醫院先後投入專項資金,加強“網際網路+醫療”資訊化工作,建立了貧困戶健康“大數據”平臺。利用數據平臺,進行貧困戶患者健康數據的分析,針對每位貧困戶患者疾病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服務。利用資訊化管理系統,醫務人員可以針對不合理的檢查、不合理的用藥進行監督和改正,降低貧困戶自付比例,為貧困患者找到最為經濟、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此外,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也提高了醫務人員醫療水準。使區域內醫療資源共用,檢查結果互認,促進分級診療、遠端醫療、遠端會診等推進實施。(記者 張曉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