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庫欣綜合徵鑒別新手段

發佈時間: 2018-07-31 11:05:0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庫欣綜合徵,簡稱CS(Cushing’s Syndrome)。1921年,由美國神經外科醫生Harvey Cushing 首先報告。CS屬於疑難、罕見病,可以分為非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依賴性和ACTH依賴性兩大類,後者又分為庫欣病和異位ACTH綜合徵。

本病主要表現為滿月臉、多血質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瘡、紫紋、高血壓、繼發性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等。

如果接診醫生不夠細心,庫欣綜合徵患者會漏診或者被誤診為為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據河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陳樹春主任介紹,通過化驗檢查及內分泌動態試驗,即便是確診為CS,ACTH依賴型和非ACTH依賴型兩者臨床表現類似,如果影像檢查無法準確定位,常規檢查將難以區分,特別是ACTH依賴性CS,其定位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難度極大。如果診斷不明確,將會導致錯誤治療,後果嚴重以往對庫欣綜合徵的診斷,多采用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垂體核磁共振、腎上腺及胸部CT等檢查,其準確率僅為50%~70%。

岩下竇靜脈取血計算岩下竇靜脈血ACTH與外周ACTH的比值,從而進行定位診斷,為鑒別Cushing病與異位ACTH綜合徵的金標準,明顯提高兩種疾病的診斷率。自1977年Corrigan開展第一例岩下竇取血,至今已超過30年。目前,國內北京協和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上海華山醫院、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國內知名的醫院已經開展此技術。

河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在導管室、核醫學科等多學科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正式開展此項技術(目前省內尚無其他醫院開展),至今已經順利完成多例。其中患者劉某10餘年糖尿病、高血壓、低血鉀、肥胖、反覆下肢外傷破潰不愈,曾于多地就診均未明確診斷。在河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通過內分泌動態試驗,診斷為ACTH依賴性庫欣綜合徵,但垂體核磁未能發現腫瘤,在與導管室、核醫學科協作進行岩下竇取血,定位於垂體,由神經外科潘寶根主任在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切除部分垂體組織後,患者血糖、血壓、血鉀均恢復正常,體重明顯減輕,目前健康生活、工作。

此項技術的開展,為庫欣綜合症的正確診斷及定位提供了有力武器,大大提高了該院內分泌科庫欣綜合徵診治水準,並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