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故宮館藏元代陶瓷欣賞(五)

發佈時間: 2018-07-09 14:15:46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鈞窯天藍釉盤

鈞窯天藍釉盤盤底

鈞窯天藍釉盤,元—明初,高3.2cm,口徑13.1cm,底徑7.1cm。

盤敞口,淺弧腹,圈足。裏、外施天藍色釉,外壁施釉不勻,有流釉現象。口沿處釉層較薄,隱隱映出灰色胎體。圈足內無釉。

鈞窯天藍窯變釉碗

鈞窯天藍窯變釉碗俯視

鈞窯天藍窯變釉碗底部

鈞窯天藍窯變釉碗,元,高8.5cm,口徑18cm,足徑6.4cm。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內、外施天藍色釉,底部無釉露胎。

此碗周身釉色呈現出如火焰藍光般色澤,鮮艷奪目。此種色彩為鈞窯首創,最初是因為窯工對於著色劑呈色原理的無知,使得釉色在窯內發生自然變化,稱為“窯變”。後來這種燒造技術被人為加以利用,形成獨具特色的釉裝飾。詩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來讚美此種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釉色。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碗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碗俯視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碗底部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碗,元,高3.5cm,口徑4.5cm,足徑2.5cm。

碗斂口,深弧腹,圈足。通體施天藍釉,紫紅斑裝飾,紅斑呈色較宋代鈞瓷上的紅斑略顯淺淡。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底部

磁州窯白地黑花龍鳳紋罐,元,高28cm,口徑16.5cm,足徑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外壁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粧土遮蓋住含雜質較多的坯體,然後用毛筆蘸“斑花石”彩料在化粧土上描繪紋飾,肩部繪纏枝菊紋,肩以下至足部描繪龍、鳳紋。最後施透明釉,入窯經高溫一次燒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

磁州窯黑彩人物雙兔紋罐,元,口徑14.6cm,底徑16.6cm,高27.4cm。

通體白地黑花裝飾,圖案層次分明,頗為繁複。由上而下共有6層裝飾。近口沿處為纏枝菊紋,其下依次繪波浪紋、花卉紋、幾何紋等,近底足處亦繪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人物、雙兔紋,一面繪二位仙女、侍女模樣的人物。另一面繪白兔二隻,形態各異。

磁州窯作為宋元時期北方著名民窯,其産品格調樸拙,畫面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白地黑彩的裝飾風格,將制瓷與繪畫藝術融合一體,是磁州窯的創新之處和最具代表性的獨有特點,對後來的制瓷業影響深遠。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底部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瓶小口,圓唇,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藍色地釉上施紫紅色斑塊,猶如片片彩霞,爽心悅目。這種裝飾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時的隨意涂灑,燒成後卻呈現出詩意的畫面。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殊為難得。

青花花卉紋鼎

青花花卉紋鼎底部

青花花卉紋鼎,元,高11cm,口徑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對稱置雙耳,淺腹,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柱狀足。通體內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間凸起弦紋一道。外口下繪青花菱形錦紋,下腹及足繪青花折枝花紋,青花發色艷麗。

此器形制樸實而兼具挺拔清秀,這種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較為少見。折枝花紋的曲線與菱形錦紋的直線形成對比,十分雅致。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底部

青花八卦紋筒形香爐,元,高9.5cm,口徑15.3cm,底徑12.5cm。

爐筒形,方唇,直口,斜壁,口徑略大於底徑。胎細白。內壁近口緣處、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層溫潤,微泛白。沿部青料滿鋪。外壁近口沿處與近底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腹部繪青花八卦紋、仰蓮瓣紋。

此器青花發色深暗,鐵銹斑突出。仰蓮瓣紋的瓣尖較尖,蓮瓣互不相連,明顯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碼”的時代特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