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來(文明之聲)

發佈時間: 2018-06-27 11:02:58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圖①:最早的瓷器——夏代原始瓷罐。

圖②:最早的成熟青瓷——東漢青瓷瓷罐。

圖③:戰國原始瓷甬鐘。

圖④:上林湖出土秘色瓷凈瓶。

圖⑤:南宋龍泉窯鳳耳瓶。

繼浙江上林湖後司岙窯址獲得“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後,2017年浙江省考古所又對該窯址進行發掘。其中在一件瓷質匣缽上發現“羅湖師秘色木宛”7個字,“秘色木宛”4個字與法門寺地宮衣物帳上的文字完全相同。這不僅是在窯址上首次發現“秘色”字樣,也再次證明瓷質匣缽就是燒造秘色瓷的重要窯具。秘色瓷這個概念不僅流行于當時的文人和宮廷中,作為窯工,亦清楚知道自己所做的是秘色瓷。

瓷器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發明之一。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實證著“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大量古代窯址證明浙江是原始瓷的起源地

得益於這些年持續不斷的考古,在浙江發現了大量先秦原始瓷窯址及漢六朝時期的成熟青瓷窯址。這些窯址發展序列完整,成為探索世界瓷器起源、證明中國是瓷器的起源地的最重要與最直接材料。

先秦時期浙江原始瓷窯址主要分佈在浙江北部以德清縣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東苕溪位於浙江省的北部,發源於臨安境內的天目山南麓,流經杭州市余杭區的良渚、瓶窯一帶,南北貫穿德清、湖州市中部,在湖州市區與西苕溪匯合後注入太湖。河流流經的區域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脈與東部水鄉澤國的過渡地帶,低山起伏,河湖縱橫,既有山上制瓷的瓷土、燃料之利,也有舟楫運輸之便,制瓷條件相當優越。先秦時期窯址主要分佈于東苕溪中游兩岸,從夏代開始出現窯址,歷經商、西周、春秋、戰國諸時期,連綿不絕,基本不曾間斷,是目前國內已知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商周時期窯區。這一時期的窯址已發現近150處,佔了全國先秦時期原始瓷窯址總數的90%以上。

成熟青瓷的起源及其第一次興盛,主要在上虞的曹娥江流域完成。在該區域內已發現的數十處東漢時期窯址群中,大致可以劃分成以生産硬陶與原始瓷器為主的窯址、原始瓷與成熟青瓷合燒的窯址以及純燒成熟青瓷的窯址等多個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窯址中原始瓷的比例由高到低、成熟青瓷的比例則由低到高,代表了成熟青瓷起源的完整發展過程。到了東漢中晚期,青瓷完全完成了其成熟過程。三國、西晉時期中國迎來了制瓷業的大發展,是中國成熟瓷器發展史上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秘色瓷代表青瓷水準

進入隋唐以後,由於北方白瓷的發明,從而在唐代中晚期形成南(方)青(瓷)北(方)白(瓷)的基本格局,浙江的相對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以越窯為代表的唐宋時期浙江制瓷業,在技術上一直居於時代巔峰,而上林湖正是它的核心産區。

安史之亂後,大唐生活重心向南偏移,對藝術的取向也從華麗彩章、極盡絢爛的風格,轉向江南水鄉的朦朧飄逸。越窯青瓷蒼翠欲滴,如江南纏綿悱惻的雨季中不經意回眸而邂逅的一池清荷,在大唐經歷了濃艷繁華的春色後,以清淺淡雅的安寧平和,滿足了世人嚮往平靜祥泰的心理需求。上林湖由此進入興盛,其産品的“千峰翠色”、涼露浸衣之綠成為青瓷的定色標準。陸羽的《茶經》因“越瓷類玉”而將其列為天下瓷器第一等。越瓷産品中能看出唐代的豪放,像石濤的畫,用筆縱肆、充滿野氣,卻又溫潤如玉。

唐末開始的錢镠東南割據,文化與經濟的富足使越窯迎來頂峰時期,此期創燒的秘色瓷代表薄釉青瓷的最高水準,是制瓷技術上的巨大突破,同時亦成為唐以後歷代最高等級青瓷的代名詞。

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後司岙窯址,解決兩大千年懸案——秘色瓷在哪燒、怎麼燒的問題,以及唐代貢窯在哪的問題。後司岙窯址始於唐代晚期,止于五代,基本與唐五代時期秘色瓷延續的年代相始終。從裝燒工藝上看,秘色瓷的出現與瓷質匣缽的使用密切相關。瓷質匣缽的胎與瓷器基本一致,極細膩堅致,匣缽之間使用釉封口,以便在燒成冷卻過程中形成強還原氣氛。業界專家表示,瓷質匣缽及由此帶來的秘色瓷生産,是以後司岙為代表的上林湖地區窯場的重大發明。

宋室南渡,汝窯衰亡,上林湖地區成了南宋早期宮廷用瓷的主要生産地,為上林湖越窯帶來了短暫的最後榮光。南宋政權安定後,越窯與龍泉窯這兩大名窯,在不經意間完成歷史的交接。

龍泉窯曾是對外輸出主流

龍泉窯是我國文化內涵龐雜、生産地域廣闊、規模十分壯觀的青瓷窯業系統,也是中國歷代青瓷工藝技術發展的集大成者,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分佈于浙江境內的甌江流域,其主體遺存和瓷業生産中心位於甌江上游的龍泉市,目前保存窯址近300處。

南宋晚期至明代早期是龍泉窯的鼎盛時期,其開創的粉青、梅子青厚釉青瓷,以失透如玉的效果,使其在古代的瓷器中獨樹一幟,形成獨特的風格,成為當時最大宗的海外輸出物品。

越窯青瓷的大規模輸出需要有龐大窯業生産來支撐,表現在越窯發展歷程上。10世紀下半葉與11世紀上半葉是越窯生産大規模擴張時期,作為越窯核心區的上林湖地區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龍泉窯作為我國最後形成的龐大青瓷窯場,對中國的制瓷業、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影響。宋元明時期,龍泉窯的制瓷技術呈放射狀向外傳播,除周邊的麗水、金華、衢州、溫州許多縣市均有生産外,還遠及福建、江西、兩廣甚至貴州一帶,形成龐大的龍泉窯係。除技術外,龍泉窯的産品影響範圍更大,不僅在國內廣泛分佈,而且大量遠銷日本、南韓以及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諸國,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從沉船的材料來看,南宋早中期前後的南海一號沉船上,出水的瓷器包括青瓷、青白瓷和醬黑釉瓷以及綠釉瓷,而青瓷中均為龍泉窯瓷器;元代中期左右的新安沉船,總共兩萬多件出水遺物中,中國陶瓷佔20691件,品種有青瓷、白瓷、青白瓷、黑褐釉瓷及其他釉瓷器(包括鈞釉、白地黑花等)。其中,青釉瓷約佔60%,青釉瓷器中又基本為龍泉窯青瓷,這一時期的龍泉窯成了外銷的絕對主流;到了元代晚期的福建平潭大練島沉船,出水的瓷器全部為龍泉窯青瓷。龍泉窯從南宋早中期取代越窯,逐漸成為對外輸出瓷器的主流。

從海外的遺址看,由中國學者主持發掘的青尼亞迪格古城,出土一定數量主要是元明時期的中國瓷器標本,其中元代瓷器共計289件,龍泉窯瓷器有257件,佔此期總數的88.93%;元末明初瓷器共計218件,其中龍泉窯瓷器(含龍泉窯係瓷器)有182件,佔此期總數的83.48%;明代早期瓷器共計296件,龍泉窯瓷器有294件,佔此期總數的99.32%;明代中期瓷器共計101件,龍泉窯瓷器有4件,佔此期總數的3.96%。該城址清晰反映龍泉窯海外輸出的興衰:元代至明代早期是其鼎盛時期,佔據中國輸出瓷器的絕對主流地位,明代中期左右衰落,而為景德鎮地區所産瓷器取代。

原始瓷的起源與成熟青瓷的出現,均發生在浙江,制瓷史上這兩個里程碑式的技術躍進出現在這裡並不是偶然的。瓷器作為融合技術與藝術的中國文化的代表,還有許多秘密值得探索。隨著“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外開放,我們可以在這個集研究、保護、展示、教育為一體的全新文化遺産遺址內更好學習祖先智慧。(沈岳明 鄭建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