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王軍成:用最可靠的浮標守護祖國海洋

發佈時間: 2018-06-19 14:54:38   |  來源: 科技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週二有約

當被告知獲得中國工程界的最高獎項“光華工程科技獎”時,王軍成正在實驗室埋頭研究最新款海洋浮標。突如其來的喜訊絲毫沒有打亂計劃,他仍心無旁騖地沉浸在浮標的海洋中。

40年了,要麼出海實驗,要麼在實驗室思考,這位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錶研究所研究員並不覺得這“兩點式”的生活有多枯燥,反而習慣了這種寂寞。“大成果都是系統工程,需要長時間的集體努力,想出大成果就得能坐得住冷板凳。”6月14日,王軍成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用實力證明,研製産品成奧帆賽唯一指定浮標

六月的青島,海水蔚藍,海風拂面,但王軍成卻不喜歡這海風。

“風一大就不能出海做試驗,這很遺憾。”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讓他和團隊成員的面龐黝黑。當然,他們並不在乎。

海風幾級?海浪多大?氣壓如何?溫度多高?每天中午,中央電視臺推送的海浪預報是沿海人的“眼睛”,左右著他們的出海活動。王軍成團隊就是送來這雙“眼睛”的人。每天,團隊提供的浮標向國家海洋局和中國氣象局輸送近30000組氣象水文數據。

從渤海、黃海,到東海、南海,蜿蜒數萬公里的海面上,王軍成研製的浮標錨定不同方位,星星點點;它們可根據需要適應不同的監測系統,實現長期、定點、連續、實時監測。無論是海洋防災減災、國家海洋權益維護,還是海洋開發、海洋科學研究,作為認識海洋的基礎監測裝備,這些浮標都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目前,我國在位運作的大浮標,95%以上是由王軍成的團隊提供。這些浮標已成為我國海洋監測體系的支柱。

可靠性是浮標作為監測儀器的生命,但在複雜的極端環境下零故障是極難做到的。在青島舉辦2008年奧帆賽前,國內外浮標生産巨頭齊集青島參加競標,代表該領域世界水準的挪威浮標最終中標。

挪威的設備到位後,進行海上試用,結果運作半年壞了兩次。於是,奧委會決定改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浮標,這使得王軍成和他的浮標有了證明自己的機會。結果,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這些浮標經受住了考驗,沒出任何差錯,最終成為2008年奧帆賽唯一指定浮標。

勇於探索,實現業務化大浮標從無到有的突破

1978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通信技術專業畢業後,王軍成放棄到國防科工委和“國”字頭科研機構工作的機會來到青島。“我是山東人,從小就嚮往大海的蔚藍和廣闊,希望能在海上做一番事業。”他説。

那個年代,我國海洋事業剛起步,海洋裝備和海洋技術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王軍成一步踏入了這片當時尚顯荒蕪但前景廣闊的領域。“雖然我不是學海洋類專業的,但無線通信技術本身與海洋裝備研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大浮標、數據採集與傳輸設備離不開通訊。”

我國海洋浮標研製始於上世紀60年代,“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還沒有經驗,對海洋幾乎沒有概念,大家都沒有做過海洋儀器裝備,資料很缺乏。”當時王軍成認定,浮標相關研究將是未來海洋資源環境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出所料,上世紀70年代,海洋儀器研發再次被國家部委提上日程。於是,王軍成和同事們開始摸索著研究海洋浮標。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作為浮標工程研究的開拓者,他主持了我國各種型號的浮標研製,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和突破,建立了海洋動力環境浮標監測技術理論,推動我國浮標技術不斷發展。1989年,他所在的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錶研究所研製的第一台海洋浮標在北海投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腐蝕與防護專家侯保榮曾這樣評價:“王軍成是我國大型海洋浮標的開拓者和技術領導者,他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具有實用價值的大型海洋浮標系統,實現了我國業務化大浮標從無到有的突破。”

不過,王軍成的研究腳步並未就此停下。近年來,他將目光從海面投向了水下,向海洋立體監測技術研究領域發力,開展了水下探測技術和船用氣象測量系統等研究。(記者王延斌 通訊員于萌 本版圖片除標注外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