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讓參與環保更便利(説道)

發佈時間: 2018-06-06 14:35:32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除了要具備相應的生態意識、掌握相關的方法和知識,還需要有更多更便利的渠道

如果你是一名城市居民,植樹節時想去種棵樹,但沒有單位或者學校組織,你知道該去哪兒種或者能去哪兒種嗎?夏天在影院、商場等公共場所發現空調溫度太低、浪費能源,你知道應該跟什麼機構或者什麼人反映,才能解決問題嗎?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心和關注也在不斷提升。從自帶購物袋、雙面列印、光碟行動,到購買節能家電、優先選擇綠色出行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正通過自己的方式,身體力行地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日前發佈的《公民環保行為調查報告》就顯示,公民高度認同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取得的成績,也對自身應該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共建美麗中國責任有著清晰的認識。

除了身邊的日常小事,不少人還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和渠道,參與到更廣泛的環保行動中來。這就要求,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除了要具備相應的生態文明意識、掌握相關的方法和知識,還需要有更多更便利的渠道來付諸實施。這些渠道,不僅是公眾的行動路徑,也是政府和公眾之間的交流途徑。

近年來,一些部門和地方開闢了相關渠道,如12369環保舉報熱線等,都是引導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方式。但是為了引導公眾更廣泛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各地各部門的引導工作,還應在目前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專業指導,讓更多人可以更方便、更專業地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比如,城市能不能辟一片“市民林”,讓想種樹卻沒有單位或學校組織的市民,通過打電話預約就能在合適的季節親手種下一棵樹,並在種樹的過程中得到相關指導。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佈了《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為公民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較為具體的引導。我們期待,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公民行為更規範,部門提供渠道更便利和多元化,如此,環境也會更美好。(程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