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路志正 藥不貴繁取其功(走近國醫大師⑧)

發佈時間: 2018-06-05 10:20:35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疑難雜病,治起來最棘手。首屆國醫大師路志正認為,疑難病治療是中醫的優勢所在,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發揮中醫綜合治療法優勢,往往能迎刃而解。

他年近百歲,眼不花,耳不背,行動自如,堅持每週出診,是我國出診年齡最大的中醫師。他常説:“臨床療效是中醫的生命力。多看病,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每當臨診,我總覺得誠惶誠恐”

路志正依然記得他初診的那位患者。

那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大小便不通的患者,病情危重,脈搏微弱。路志正希望通過“溫通”,把病人的小便引出來,緩解病情。病人很虛弱,坐起來時,用力過猛,昏迷過去,最終沒有得救。這件事,使路志正難過很久。

12歲拜師學醫,17歲獨立應診,懸壺濟世80年,救治了數以萬計的患者。路志正説:“每當臨診,我總覺得誠惶誠恐,生怕一時疏忽而出變故。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病人,是生命,生命大於天!”

“每一位患者,路老都親自望聞問切,再給我們提問。”路志正的弟子説,“每一個方子,他都反覆斟酌,堅持精確、至簡的用藥原則。”

藥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恰中病機。有人拿一張方子給路志正看,上面寫得神乎其神,結果一研究發現,配伍亂七八糟。這種方子,被路志正稱為“驢馬方”——驢馬吃了都未必受得了,何況是人?

“治病如禦敵,貴在輕便、輕簡、輕淡。臨證用藥如將用兵,不在多,而在獨選其能。藥不貴繁,量不在大,唯取其功,所謂四兩撥千斤。”路志正認為,藥量過大、五味雜陳、味厚氣雄,則矯枉過正、損傷脾胃。脾胃受損則不能運藥,産生不良反應,導致藥源性疾病。路志正臨證處方用藥,一般不超過12味,每味用量不超過12克,常選質輕、味薄、性平和之品。

路志正喜歡當醫生,給病人解除痛苦。他認為,中醫治病,貴在辨證施治,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不能拘于古方、古法和某一經驗方藥,臨證必須靈活變通。

一見冠心病,有些中醫動輒就靠活血化瘀,忽視其他法則。路志正遇到一位心律失常的病人,剛出院就復發了,又來看病。路志正按濕熱阻滯胃腸辨證治療,患者很快就恢復了。“冠心病的發病非獨在於心,五臟氣化失常,濕、痰、瘀均可引發。”

在他的主持下,“路志正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痹經驗的繼承整理研究”課題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礎研究二等獎。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對心絞痛顯效率為60.3%,總有效率95.3%,心電圖顯效率為24%,總有效率為49.4%。

“滿招損,謙受益;活到老,學到老”

在路志正家裏,客廳、臥室隨處可見醫書、古籍,茶几和床上擺滿他正在編纂的文集資料。

黎明即起誦經典,挑燈夜讀覓新知。路志正之所以成為一代名醫,與幾十年來學習不輟、精讀醫典、學用結合大有關係。日間診病,每每遇到疑難雜症,他就在夜深人靜之時閱讀大量醫案,學習前人治驗,並深入研究探索。

一位女患者大小便不通,飲食難進,腹脹難忍,處於極度虛弱狀態。晚上讀書時,路志正從《本草綱目》中找到了法子,為患者開了相應的藥。其後,患者二便通利,病情痊癒。

路志正將“滿招損,謙受益”作為座右銘,懸于書齋,表達自己“活到老,學到老”的決心。如今,他讀書興趣不減,如果晨間不讀書、晚間不看報,就會悵然若失。他對中醫經典著作中的重要章節爛熟於心,幾十年過去,仍能背誦。

為何用功如是?因為中醫治病方法眾多,有藥物、針灸、導引、食療等方法,藥物治療又有內治、外治之分和有湯、散、丸、膏、丹、酒等多種劑型形式,不同方法的作用形式、起效時間、藥效持續時間等均有所不同。路志正説,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病人。臨證應根據患者就診時的體質狀態、病情輕重、病程長短、臨床表現、生活環境等,靈活應用治療方法,方能取得顯著療效。

中醫學博大精深,入門易,學精難。要做到學用一致,以治愈疑難疾病,這就更難。路志正常感嘆:“做到老,學到老。”但他認為,只要樹仁愛為懷之心、立濟世救人之志,做到勤學、勤思、勤問、勤記、勤用,忌浮躁、淺嘗輒止、驕傲自滿,就一定能成為學驗俱豐的醫學大家。

“要夯實中醫基礎,還要提高文化底蘊”

幾十年來,路志正帶出的一批批研究生、留學生、進修生、學術繼承人,許多都成了學術骨幹和高級中醫、中西醫結合人才。

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路志正區別指導:對“西學中”的學生,讓其鑽研《傷寒論》,結合常見病、多發病,將中醫宏觀調控與微觀檢測相結合,探討一些疑難病的中西醫結合之法;對科班出身、在肺病專科有研究的中醫學生,路志正要求其再讀《赤水玄珠》和《理虛元鑒》,提高其臨床辨治能力。

路京華,是路志正的二兒子,從小跟父親練“童子功”。父親對他要求很嚴,讓他背誦經典古籍,甚至要比看著念流利。近年來,路京華往返于中日之間,一邊跟隨父親出診、學習父親的經驗、整理父親的醫學論著,一邊致力於在海外推廣中醫藥文化。路京華認為,中醫藥要做大做強,關鍵要有適宜的環境和土壤。作為一名合格的中醫醫生,要具備文史哲基礎,不僅得精通醫學,還要旁通天文、地理、氣象、曆法等知識。

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醫院中醫石瑞舫,跟隨路志正侍診學習。他感覺,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路志正教導他説:“學中醫,得由淺入深慢慢來,學醫之功在醫外,不但要夯實中醫基礎,還要提高文化底蘊。”

路志正擔任過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5年間積極建言獻策,為中醫藥奔走呼籲:不能用管理西藥的標準,而應按照中醫藥規律,真正做到“藥為醫用,醫知藥用”。

2003年,非典肆虐。當時,中醫人員沒有參與非典防治。時刻關注這一疫情發展的路志正,心急如焚。在國務院舉行的中醫藥防治非典座談會上,路志正提出:“中醫人員應充分參與臨床救治工作。”國務院領導聽取與會專家的建議,中醫進入了防治非典的主戰場。

30歲的外孫鄭昭瀛,從小跟隨路志正學習中醫。他對路志正的病案逐個研習,在臨床中加以實踐。“中醫的事,不是一個人、一個家、一個行業的事,而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事。”他説,如今他創辦了微信公眾號,希望踏上時代的節拍,凝聚更多年輕中醫人的力量。

“中西醫學,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各有所長。”路志正表示,“在臨床中參考現代醫學檢查數據,是必要的。但是,要根據中醫理論辨證論治,不要被西醫病名束縛了自己的思路。”路志正説,這是他行醫的心得,也是自己對後輩的期盼。(記者 王君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