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美的殊途(五洲茶亭)

發佈時間: 2018-06-04 15:57:37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康熙末年,27歲的傳教士郎世寧躊躇滿志地走進中國宮廷,擅長油畫的他受到康熙的召見並成為一名供職宮廷的“洋畫師”。

因東西方對藝術理解與表現的殊異,來自歐洲的畫藝起初並未得到康熙的全面肯定。這讓年輕的郎世寧看到了中西藝術之間的鴻溝與藝術個性,在此後半個世紀裏,調適東西方藝術成為他的主業,最終形成具有郎氏特色的宮廷繪畫風格,開創了中西繪畫融合的先河。

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國博講堂》上,著名國際漢學家汪德邁帶來一場“中西藝術差異與互相影響”的學術講座,他對中西繪畫發展歷程的總結與中西藝術個性的闡述,再度引發了公眾對東西方藝術差異問題的關注。而談及中西藝術最大之不同,莫過於二者在“寫意”與“寫實”方面的各自發展。

寫意,有抒寫心意、凸顯意境之意。寫實,則以寫真、再現為特點。中國繪畫的寫意性,不僅僅是指繪畫像與不像的問題,而是更側重畫家傾注于繪畫中的態度、情感及對畫面意境的營造。蘇軾評價詩人王維的作品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很好地詮釋了中國繪畫藝術中對情景交融的重視。

早在中國藝術起源的史前時代,那原始彩陶上靈動的線條、活潑的構圖、豐富的內容,便顯現出古人在追摹自然過程中的情感抒發與意趣表達。“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心中逸氣”等藝術思想成為中國繪畫的精髓所在,尤其在趙孟頫提出“書畫同源”後,書畫的線條之美、意趣等被發揚,將重視寫意抒情視為藝術品格高下的品評標準。當然,中國古代繪畫中亦不乏寫實性作品,以“工筆”或“半工半寫”手法創作的作品,在畫面效果上看似在追求“象”的程度,卻是在“外師造化”時去強調“中得心源”的重要。

與中國畫不同,西方繪畫藝術追求對現實的再現與模倣,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就提出藝術産生於模倣。如果説中國繪畫更多強調抒情,那西方繪畫則更專注敘事,無論是反映宗教、現實生活,作品表現的敘事性與紀實性決定了西方繪畫強調現實與寫實的特質。縱觀西方繪畫發展歷史,從早期的彩陶繪畫到中世紀的壁畫藝術,再到文藝復興時期及以後的油畫藝術,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藝術遵循一條以追求寫實為目的的發展脈絡,直至17—18世紀受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等影響而將寫實繪畫發揮到極致。諸多繪畫大師均以極其高超的寫實技藝聞名,如以達芬奇為代表的文藝復興三傑,17世紀的魯本斯、倫勃朗,18世紀的安格爾等。

寫意與寫實成為中西藝術各自秉持的傳統,二者表現不同的原因複雜多樣。從繪畫材料來看,中國傳統繪畫以筆、墨、水為主,水墨的皴擦暈染、濃淡乾濕往往千變萬化,尤其水墨寫意作品多一揮而就,不宜反覆修改、涂飾;而西方的繪畫藝術,尤其油畫藝術,則可反覆涂繪,層層覆蓋,雖然繪製中的流暢性不及中國水墨,但卻為達到細緻入微的描繪與展示寫實的技法提供了前提。如處於同一時期的達芬奇與唐寅,同樣是人物畫作品,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猶如定格的寫真照片,造型、色彩形肖逼真,而唐寅筆下的仕女,則寥寥數筆勾出其形神,一顰一笑風韻十足。

作為繪畫主要構成的線條,在中西方繪畫中各具特色。中國古人對線條藝術的駕馭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可見一斑,自由、靈動、充滿生命力,在水墨畫技興起後,線條既有塑形的作用,又有朝著藝術化發展的內涵演變。到明清時期為展示線條之美的“十八描”,雖有程式化特色,卻也將中國畫線的藝術發揮到極致。西方繪畫中的線條,基於素描、速寫的發展,主要以塑造形象結構、塊面為目的,所有的線都要服務於最後的整體藝術效果。對比中西方繪畫中的線條藝術,比如中國的《八十七神仙卷》與西方倫勃朗筆下的速寫作品,線條分別服務於寫意與寫實的藝術效果,各有韆鞦。

對畫面的空間處理也是導致中西繪畫作品風格迥異的關鍵。從原始彩陶上的平面繪畫開始,就奠定了中國繪畫平面性的藝術“基因”。中國古代的平面繪畫藝術與立體雕塑藝術並行發展,尤其玉器、青銅、陶塑等立體的裝飾效果,使得中國人對藝術的欣賞與觀看形成多角度的散點化特點。散點透視所産生的藝術效果,增加了畫面空間的流動性,也符合寫意抒情的要求,如經典的“手卷”作品,展玩之間,如入畫中游。西方繪畫為還原事物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則在二維平面上以焦點透視的方法,塑造虛擬的三維空間,對表現物象的體積、結構、比例等把握比較到位,力爭再現自然的真實。如果説焦點透視帶有某種對繪畫科學的理解與實踐,那散點透視則飽含中國古人遊于藝的情懷。尤其以長卷山水為代表,可行、可遊、可望、可居,形成“咫尺有千里之趣”。

此外,對待色彩的態度也造就了彼此的不同。中國繪畫不強調光影效果,儘管在色彩運用上遵循“隨類賦彩”的原則,但以水墨為主要特色的中國繪畫,更強調筆墨關係,用筆的力度與墨色變化。西方繪畫則重視色彩的應用,一是將色彩作為還原真實的表現;二是以色彩入結構,塑造更為真實、立體的形象、空間;三是將色彩與光線融合,營造畫面的空間效果與藝術真實。以17至18世紀中西繪畫為例,中國傳統水墨山水、花鳥畫將筆墨運用與形神關係巧妙結合,出現了如八大山人、石濤等將水墨與意境融合的藝術大師。而西方繪畫,尤其北歐發展起來的靜物繪畫,則極力還原植物、動物真實的形態與色彩。後來崛起的印象派,則將對自然光、色的追求推向新的高度。

中西繪畫藝術各有所長,但二者互相影響與融合的歷史卻不長。正如文首提到的郎世寧調和中西繪畫藝術那樣,300多年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了中西方繪畫藝術的首次正式關聯與互鑒。西方繪畫創作的方法、理念等開始在中國傳統畫壇發生作用,但由於康乾時代正值中國復古藝術及文人畫發展高峰之際,即便經郎世寧及其繼承者改良或調和後的具有中西融合特點的繪畫,在當時也不為主流藝術所接納,僅流行于皇家及少數貴族群體。但應看到,郎世寧所改進的兼具中西繪畫特長的新繪畫藝術,在開創新的藝術風格與面貌的同時,也為古老的中國繪畫藝術注入了活力。

就在郎世寧來華的一個半世紀後,“放眼看世界”開始成主流之勢,涌現出一批主動接觸西方藝術,並將西方藝術優長主動借鑒而改良中國繪畫的中國藝術家,代表人物有李叔同、豐子愷、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等。尤其徐悲鴻主張以“寫實主義”改良中國繪畫,將西方油畫的寫實技法融入中國畫的寫意創作,在彌補中國傳統繪畫造型不足的基礎上,保留一定的中國繪畫的寫意趣味,從而形成了引領時代新的藝術風貌。

進入20世紀後半葉,西方繪畫在某種程度上也開始借鑒中國藝術的精髓。張大千當年在拜謁畢加索時,畢加索就對中國藝術尤其中國書法很是推崇,表明瞭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今天,在世界多元文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西藝術的交融與互鑒更為頻繁、密切,許多當代中外藝術家,在表現形式與藝術內涵上從中國古老書法、繪畫藝術中取經,探索著藝術的創新發展之路。未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推動下,中國的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將進一步互鑒、融合,譜寫出新時代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的新篇章。(梅松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