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落地,你我怎麼理財?(熱點聚焦)
發佈時間: 2018-05-22 14:52:55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數據來源: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公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2017年)》製圖:蔡華偉
如今,買點理財産品成為不少人的投資首選。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外理財産品資金餘額為22.2萬億元,佔比超過1/5,理財産品市場很火。
近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發佈,人們普遍關心:未來的理財産品市場將會有何變化?剛性兌付打破、保本保收益成為歷史,居民該如何理財?合格投資者的標準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為何打破剛性兌付?
此前不少金融機構偏離“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定位,干擾資金價格,導致一些投資者冒險投機
“即使出現兌付困難,金融機構也會兜底,這不是好事嗎?”北京二商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部職員李偉認為,很多人買理財産品看中的就是風險小,不管收益如何,本金總能保住。為什麼要打破這種剛性兌付呢?
剛性兌付,簡單地説,就是即使融資方無力還款,最終仍會還款給投資人,也就是“總歸有人埋單”。然而在這種剛性兌付的保護下,投資者往往會對投資損失的估計偏低,投資情緒高漲,某種程度上説,剛性兌付對投資者就是一張“免死金牌”,不用擔心自己的投資會打水漂,這背後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
“剛性兌付容易讓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産品時完全不考慮風險因素,只看收益高低,不利於培育科學理性的投資環境;另一方面,潛在的剛性兌付容易産生風險的交叉傳染,並産生資金流向和價格的扭曲,不利於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中國銀行投行與資管部相關負責人説。
實際上,看上去很美的剛性兌付偏離了資管産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本質,抬高無風險收益率水準,干擾資金價格,不僅影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還弱化了市場紀律,導致一些投資者冒險投機,金融機構不盡職盡責,道德風險較為嚴重。
此次資管新規針對剛性兌付作出了一系列細化安排。
比如,在定義資管業務時,要求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産品出現兌付困難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再如,明示剛性兌付的認定情形,“採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使得資産管理産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實現産品保本保收益”將視為剛性兌付,“資産管理産品不能如期兌付或者兌付困難時,發行或者管理該産品的金融機構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者委託其他機構代為償付”也屬於剛性兌付。
此外,新規還明確了剛性兌付行為的懲處標準,鼓勵社會公眾投訴舉報剛性兌付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打破剛性兌付將促進資管業務更加規範健康,從長遠看將利好金融市場發展。但短期內也會對市場帶來一定衝擊,給有關各方帶來新挑戰。
董希淼説,一方面,金融機構應切實履行好“賣者盡責”,在産品設計、盡職調查、資訊披露等方面做好充分、細緻的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投資者教育,堅持“了解客戶”理念,對客戶做産品適銷性評估,引導客戶選擇合適的産品,儘量減少打破剛性兌付初期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社會各界要創造有利於剛性兌付打破的外部環境。監管機構應做好應急預案,防範剛性兌付打破時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司法部門應建立相關司法程式和金融申訴機制,保護投資者權益。
“投資者對此要保持理性,積極面對。面對剛性兌付被打破,投資者應認識到這是一個必然趨勢,並降低剛性兌付預期。特別是要堅持了解産品理念,在投資理財時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根據自己風險偏好作出選擇,做到‘買者自負’、謹慎科學投資。”董希淼説。
誰是合格投資者?
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從投資者主體資格、資産狀況等方面設定門檻,避免和減少盲目投資、非理性投資
“這個門檻可有點高!”聽説了資管新規中關於合格投資者的規定,北京市海澱區某餐館經營者張倩感嘆。張倩多年經營一家餐館,利潤還不錯,平時也願意做點投資理財,有一定的風險承受力,她很疑惑:合格投資者的門檻為何這麼高?
資管新規中規定,資産管理産品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産管理産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凈資産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産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最近1年末凈資産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資管新規同時規定,合格投資者投資于單只固定收益類産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于單只混合類産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于單只權益類産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産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事實上,設定合格投資者門檻,不是為了把投資者排除在外,相反會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一般來講,不同投資者對投資風險偏好不同,感知能力也各異。相比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普通百姓的知識儲備、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往往較差,在面對收益誘惑時,可能會存在僥倖心理,而對投資回報期望過高、對風險預估不足,這其實潛藏巨大風險。此次資管新規從投資者主體資格、資産狀況、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設定門檻,避免和減少盲目投資、非理性投資的存在。
北京銀行海澱區某分行個人業務部一位金融理財師認為,投資者不能單純把眼光鎖定在300萬元、500萬元這樣的數據上,有了門檻的確會存在投資者分層的情況,但對投資者分類的同時,資管産品本身也會相應進行分類。合適的投資者投資合適的産品,合適的産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這也有利於凈化投資環境。
“合格投資者分類是大勢所趨,高門檻也是為了引導老百姓能夠明確風險意識,不只是簡單地關注理財産品單上的獲益保障。這就要求普通投資者有更高的投資觀念和更細的投資計劃,不盲目、不跟風。”中國農業銀行投行部總裁彭向東説,未達到合格投資者門檻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公共投資産品,這些開放式的産品雖然收益較低,但風險也低。當然,無論選擇何種産品,最終還是要看投資者自身的實際能力和需求。
短期理財産品將消失嗎?
規範短期理財産品,紓解期限錯配風險和流動性壓力。未來銀行理財應加強投研、風控、産品和銷售轉型,將合適的産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做好引導教育
理財産品市場迅速發展,源於廣大投資者的巨大需求,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關注理財産品市場變化。
“到銀行買理財産品,就是衝著它安全有保障。”對外經貿大學英語學院大四學生王恩明從大二開始就將自己打工賺的錢存起來買些理財産品,雖然數額不大,但他也一直記著“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王恩明説:“有時為了防止急用錢,也怕有風險,就會選擇一些短期的理財産品,資管新規出臺後,我還能買到心儀的短期理財産品嗎?”
據了解,資管新規出臺後,3個月以下的封閉式理財産品將消失。新規明確,封閉式資産管理産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資産管理産品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産的終止日不得晚于封閉式資産管理産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産管理産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以往,部分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管業務過程中,將募集的短期資金投放到長期的債權或股權項目,加大了資管産品的流動性風險,一旦難以募集到後續資金,容易發生流動性緊張。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規範此類短期理財産品,在風險端,將大幅紓解資管行業期限錯配風險和流動性壓力,增強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在收益端,與打破剛性兌付相配合,進一步限制短期投機性、冒險性的資管産品,為基於長期價值成長的優質産品提供發展空間,發揮資管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支援作用。
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如何應對?
“銀行理財業務模式的改變是一定的。對銀行理財而言,新規的導向是‘産品凈值化、資産標準化’,重點是要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資管本源。”工商銀行資産管理部總經理顧建綱認為,過去銀行理財基本靠預期收益做大産品規模,未來銀行理財應加強投研轉型、風控轉型、産品轉型和銷售轉型。要打造凈值型産品體系,把“類基金”産品作為長期轉型目標,部署固收類、混合類和權益類、商品及衍生品類四大産品線。應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為導向,重塑理財産品銷售體系以適應凈值化轉型要求,同時加快合格投資者培育,夯實客戶基礎,堅持將合適的産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做好市場與投資者的引導教育工作。
面對新規,要做哪些準備?
1.保持理性,積極面對。認清取消剛性兌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學會放寬眼界。堅持了解産品理念,理財時充分考慮投資風險和投資預期,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做出預期判斷。改變原來把預期收益率當實際收益率的習慣,轉變思路,多學習一點投資理財知識。
2.保持冷靜,端正心態。做風險可掌控的投資,心態一定要好,取消保本保收益後就要按照“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原則進行投資,即使收益較低甚至虧本也要能夠承受,同時對超高收益時刻保持警惕,謹慎的投資觀念更可貴。
3.長期打算,少看眼前。凈值型理財有一定的手續費,頻繁買賣並不划算。投資者可以嘗試凈值型理財,雖然收益是浮動的,但真正虧損的概率幾乎為零,而且凈值型理財大多是半開放式,在約定的時間段可以隨時贖回,流動性大大提升。
4.自我評估,減少盲目。資管新規明確了合格投資者的標準,投資者要按合理評估風險,正視風險,先看風險再看收益。培養自己購買理財産品自負盈虧的意識,不能盲信銀行,不盲信其他人,不跟風不隨大流,投資還需量力而行。(王觀 黃舒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