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文化

中國花木古文化賞析

發佈時間: 2018-05-17 10:18:5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李曉憲

中國的花木物種類繁多,形態習性各異,不僅綠化、美化、凈化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更是豐富了人們精神生活。在中國古典文化中,花木是人們賦予豐富文化資訊的載體,當托物言志時會常常使用到它們。如“歲寒三友”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不僅象徵風霜嚴寒中結成的忠貞友誼,還象徵了經得起嚴酷環境的考驗,具有堅貞節操的人格。“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為世人所鍾愛,同時也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

松樹,筆直的身影,不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聳立地生長著。別的樹以旁出虬幹為美,它卻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蒼勁古雅,它不畏霜雪風寒的惡劣環境,能在嚴寒中挺立於高山之巔,具有堅貞不屈、高風亮節的品格。孔子有雲“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李白歌頌它:“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陳毅描述“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巫禎來先生的“高枝戮太空,捧雪笑西風。萬丈危崖上,根深百尺中”。更是讚揚了一種“立定腳根撐起脊”的人格力量。

竹,是“三教”共賞之物,積澱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徐庭筠"未出土時便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因此竹被視作最有氣節的君子。難怪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園林景點中如“竹徑通幽”最為常用。松竹繞屋更是古代文人喜愛之處。竹視為春天的象徵,揚州“個園”,以頌竹為主題。“個”為一片竹葉之狀,“個”園單取一根竹,更含有獨立不倚、孤芳自賞之深意。

此外梅蘭竹菊“四君子”中梅,是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喜愛的植物,他們對梅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南宋詩人陸游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陸游詞中,“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表示其自尊白愛,高潔清雅的情操,“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讚賞梅花不畏強暴的素質及虛心奉獻的精神梅具有剛直、高潔、清逸,瀟灑等品格。成片的梅花林具有香雪海的景觀,以梅命名的景點極多。有梅花山、梅嶺、梅崗、梅塢、香雪雲蔚亭等。

蘭被認為最雅“清香而色不艷”,綠葉幽茂,柔條獨秀,無嬌柔之態,無媚俗之意,香最純正,幽香清遠,馥鬱襲衣,堪稱清香淡稚。明一張羽詩中“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清一鄭臀詩曰“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堅貞還自抱,何事鬥群芳?”。此外,梅花花開五瓣,人稱“梅開五福”,成為園林鋪地的吉祥圖案之一。“梅”和“眉”諧音,與喜鵲組合為“喜鵲登梅”的圖案,寓意“喜上眉梢”,廣泛地運用在落地罩雕刻圖案上,營造歡樂祥和的氣氛,蘭花被古人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精神象徵。中國蘭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的精神氣質,象徵不為貧苦、失意所動搖,仍堅定向上的人格。

菊花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淩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菊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菊耐寒霜,晚秋獨吐幽芳,陶淵明詩日“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讚賞菊花不畏風霜惡劣環境的君子品格。菊花為花中“隱士”,“陶菊”象徵著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徵視為國萃受人愛重。

桂花從不吝嗇于它的芳香,濃郁而自然,曾有“桂花飄香傳十里”的説法。在李清照心目中更為高雅,“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連高雅的梅花也為之生妒,隱逸高姿的菊花也為他含羞,可見桂花的高貴。桂花有“仙友”、“仙客”之稱,是高雅和榮譽的象徵,凡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

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它姿態優美,端麗嫵媚,雍容華貴,兼有色、香、韻三者之美;它玉笑珠香,冠絕群芳,讓人為之傾倒。,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有“富貴花”之稱。牡丹歷史上不少詩人為它作詩讚美。如唐詩讚它:“佳名喚作百花王”。“百花之王”、“富貴花”亦因之成了讚美牡丹的別號。唐朝人更愛牡丹,曾在牡丹花開季節,舉行牡丹盛會,長安人傾城而出,如醉似狂。宮中亦愛重牡丹,詩人李正封讚它為“國色”、“天香”,唐皇極為讚賞。“國色天香”亦從此成了牡丹的又一雅號。

花木千百種,欣賞其美,其韻,更賞其歷史文化賦予它們的寓意種種,給人以精神力量,重塑人的品格。讓人不僅讚嘆花木的自然美,更讚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