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農業荒漠”上結出的豐碩成果
發佈時間: 2018-05-03 11:11:03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中國有句俗話,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的灘塗地區由於海水的滲透鹽分過高,不能像內地的平原地區一樣大規模種植糧食作物,被視為“農業的荒漠”。為了溫飽,居住在海邊的人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海洋。不過這一現象今後有望得到改觀,今年,中國將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試種耐鹽鹼的水稻品種“海水稻”。
“海水稻”是一種形象的説法,並不是指可以在海洋中種植的水稻,而是一種耐鹽鹼的水稻,可以在海邊海水滲透的鹽鹼地種植,也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抗鹽鹼”這一特性,使“海水稻”具有許多其他水稻不具備的優勢。“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以使用半鹹水,能夠節約淡水資源;由於鹽鹼地中微量元素較高,“海水稻”礦物質含量比普通稻要高;“海水稻”在條件惡劣的鹽鹼地生長,很少會患普通稻的病蟲害,基本不需要農藥,因此是天然的綠色有機食品。
“海水稻”技術的出現,有一段傳奇的經歷。被稱為中國“海水稻之父”的科學家陳日勝,1986年在海邊蘆葦叢裏發現了一株野生海水稻,通過30多年潛心研究培育出一個耐鹽鹼水稻的品種“海稻86”。2014年,袁隆平團隊參與改良“海稻86”,在簡單淡化處理的海水灌溉的水稻田裏進行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2017年10月測産最高畝産達到621公斤。目前已挑選出176份優良品種,將在全國大範圍試種。
民以食為天。水稻等主糧的豐歉,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為了保障糧食産量,中國政府劃定了18億畝耕地的紅線。“海水稻”的研究,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路,中國有1億公頃(15億畝)鹽鹼地,其中可用來種植海水稻的鹽鹼地有2億多畝,按照未來畝産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産糧食數百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人。
當今世界發展仍然極不平衡,在世界很多不為人知的角落,仍有不少人在面臨饑荒的威脅。中國在水稻種植技術交流方面一直持開放態度。目前,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海水稻”的研究,將為這些過去的“農業荒漠”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也將為世界上更多飽受糧食短缺困擾的人們帶來福音。
策劃:林凡凡 後期:劉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