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智慧城市建設不是政績工程 應對準老百姓真實需求
發佈時間: 2018-04-28 09:53:26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 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新型智慧城市是加快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抓手和綜合載體,下一步如何推動城市管理和服務體系的智慧化建設,有效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居民的幸福感呢?我們就此採訪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
中國網:新型智慧城市作為加快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重要抓手和綜合載體,將在哪些方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呢?
李鐵:第一,數字中國和創新戰略納入國家計劃來推動這樣一場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革命,這當然是國家的戰略。第二,作為我們來講,區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怎麼來引導這種革命的繼續推進,怎麼界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怎麼樣通過政府投入解決基礎設施的供給問題,怎麼樣更好地來幫助網際網路企業、資訊企業以及人工智慧企業來減少政策上的各種約束,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我認為有的可以通過PPP來購買,甚至通過國家補貼的方式來引導支援創新,這是政府做的。
作為企業來講,更多地面對市場,面對更廣大的數據源。我們城鎮化發展到今天,已經達8億人口進入城鎮化進程,未來還有2億人口要進入,這麼大的城鎮化進程,這麼多人口,來享受城市生活帶來的變革,那它就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怎麼樣解決它的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服務就需要政府利用好這些資訊技術、智慧技術、人工智慧技術來開展對每個人的服務。這種服務比如應急事務的處理,我們過去一到了治安事件,要打報警(電話),現在是不是可以通過智慧手機,通過各種網際網路方式迅速地傳遞過去這種突發事件的資訊。緊急救助問題我們是否可以和政府進行連接。涉及到政府各項事件的辦理,是否通過網路和通過手機、智慧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簡便我們的手續,降低它的複雜程度,來實現公共服務的深入性和方便性,這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市場化的需求變化。我們很多領域都在不斷地被資訊技術、網際網路技術滲透,它是不可知的,因為它是沒有邊界的。怎麼樣來認知這種邊界的可擴展性,同時這種新生事物、新生技術帶來的革命和傳統的領域發生衝突的時候,政府應該怎麼來協調解決,這也是目前所面臨的普遍問題。比如滴滴打車和傳統的計程車之間的矛盾。共用單車亂停放問題,怎麼樣來對待?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是企業來解決還是政府來解決?空間資源的佔用就涉及到低碳城市,政府如何來認定。低碳城市要儘量減少汽車排放對城市帶來的污染。過去我們也有過大量的自行車停放空間,現在為什麼沒有了?這是政府要解決的。還有亂停放問題能不能作為政府的項目來進行購買?這裡有無數個空間來界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接受中國網專訪王一辰/攝
中國網:目前智慧城市的發展遇到哪些問題和瓶頸,應該從哪些方面突破和改善呢?
李鐵:不是瓶頸。問題就是不要把它當作一種政績工程、政績項目,我講兩個故事。第一,我們在給地方城市做規劃的時候,市長要講這個智慧城市是要看得見的,領導參觀能知道的,要迅速地、最短時間內實現的,典型地把智慧城市當成政績工程,也就是説我們數字中國、數字城市已經推進很多年了,是不是在政府得到廣泛的應用,是不是深入到政府每個部門、每個角落?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
第二,再講個故事,我去一個地方考察的時候,來介紹這個智慧城市項目的時候,有大的智慧城市空間。當地的有關負責人講到智慧城市概念時,講的娓娓道來,頭頭是道。可是去的時候只看到,這個智慧城市大廳裏沒有人,而且平常白天燈是黑著的,我們去了以後才有人來來進行各種展示,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的投入是沒有效率的。我們大量的政府投入做智慧城市,如果是沒有效率的話,讓資金浪費、沉澱。可是我們恰恰還有很多企業就願意做這種城市項目,因為拿到這個城市項目,政府給了錢,企業就可以生存。我認為,應該把目標對準市場,對準社會,對準老百姓的真實需求,才能真正地推動智慧城市的革命。
中國網:您怎麼看待未來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還將帶來怎樣的變革?
李鐵:因為我們現在智慧城市碎片化,各種不同的技術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某一個城市用了一項技術,就説我是智慧城市。我們知道,無數種應用可以在智慧城市中體現,這是一個問題。
智慧城市的定義就是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技術、資訊技術等在一個空間裏的系統化的應用。你用碎片化的,就説明我們還有很多可用的技術沒有用上來;要解決系統化的問題,我們要有智慧的中心、智慧的大腦來綜合地解決這個城市公共服務問題和市場服務問題。其實這個大腦,我們在某些領域有,比如交通我們是有大腦的,但它用的是有線的攝像頭,能不能把無線的東西納入進來;天網工程,也是城市的大腦,可以通過天網來判斷任何時間所發生的治安案件,能不能也把無線的東西納進來。
現在我們看到的城市智慧應用裏,怎麼來開展社會化服務,因為有些空間的治理不一定完全是政府的。物業管理,它是社區的,樓宇建築是物業來管理的,這裡可不可以通過智慧中心大腦來進行智慧的管理呢?甚至包括智慧家庭,這裡有無限的可能。
未來的所謂智慧城市,重點是要解決整個不同的系統如何進行跨界合作問題,這種跨界合作由誰來協調呢?由誰把他們整合在一起,在一個空間裏發揮系統化的功能,這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所以,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和我們過去單領域的推進是有區別的。進入到智慧領域,進入共用經濟時代,有個概念“羊毛出在狗身上”或者“羊毛出在豬身上”。
中國網:這個概念怎麼解釋?
李鐵:就是説你在這裡創新,在另一個地方得到應用。第二個概念,它一定要有跨界,這是跨界的應用,不是在某一個領域上應用。研發的成果在另一個領域應用,這就需要跨界合作。跨界合作我們現在基本還很難做得到,由誰來協調,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網:十八大以來,我們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對於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您有怎樣的理解和體會呢?
李鐵:我們説網路強國,中國市場有7.5億網路人口,相當於兩個美國還多,一個歐盟,加上兩個日本還多,我們可以説這麼大的網際網路人口,這麼大的智慧技術應用,有這麼大的人群當然應該是網際網路強國。這也是中國實現彎道超車最明顯的體現,這一點我們説什麼都不為過。
但網路強國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怎麼樣解決技術上的短板,這是需要我們認真面對的。因為我們還有一些核心技術並沒有掌握在國內,所以,要通過研發,整合國力,發揮企業主導作用來積極地進行推進,來提升我們競爭力。
第三,網路強國還需要分類推進、分級推進。分級推進就是,雖然是網路強國,但我們在不同的空間內差距特別大,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能不能把更多的資源整合在更多的城市、更廣的範圍內鋪開。
我記得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講智慧社會,還有廣大農村,還有廣大貧困地區。把短板都給補齊了,才可以説我們是真正的網路強國,這裡包括推進城鎮化,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甚至推進鄉村振興。如果這些都做到了,我想,我們的網路強國也就真正實現了。
中國網:謝謝李主任,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
(本期人員:主持/責編:佟靜攝像:王一辰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