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藏新石器時代陶瓷欣賞(三)
發佈時間: 2018-04-24 15:04:13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紅陶鬹,高39cm,口徑11.9cm。
鬹胎為泥質紅陶,沖天長流,細長頸,三個大袋足分襠而立,頸與後袋之間附一個麻花狀鋬手,便於提拿。器物造型遒勁有力,似挺立之雄雞。
鬹是龍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種類之一。此鬹為龍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紅陶盂,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高15.3cm,口徑15.3cm,底徑11.3cm。
盂(yú音于),撇口,圓筒形腹,平底。夾砂紅陶,胎壁較厚,表面粗糙。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發現于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據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西元前6000—前5600年,屬於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盂是一種盛湯漿或飯食的器皿,紅陶夾砂能夠提高陶器的耐熱程度,因此這件紅陶盂可能是一件炊器。
紅陶盉,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高15cm,口徑9cm,底徑5.7cm。
盉(hé音禾),闊頸,溜肩,鼓腹,腹以下內收,平底。一側置短流,另一側置寬柄。泥質紅陶。器表打磨光滑。據科學測試,齊家文化的年代約為西元前2200~前1900年。
齊家文化係繼承馬家窯文化發展而來,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一種文化。主要遺址在青海、甘肅等地。齊家文化陶器獨具特色,代表器形主要有雙耳大罐等。
盉是一種盛水器,既可以裝水來調和酒,也可以用作盥沐的水具。
白陶雙係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高19cm,口徑8.8cm,底徑6cm。
壺口微撇,圓肩,腹以下內收,平底。胎較薄。此件器物造型特別,主要是肩、腹部一側壓成扁平狀,在腹部中間一側置兩個圓係,兩個圓係中間又有一個小乳釘裝飾。據科學測試,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約為西元前4000~前2200年。
白陶出現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000年。所用原料係純度較高的陶土,成型後,入窯經約1000℃窯溫焙燒而成。
紅陶三足缽,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高8.1cm,口徑21.3cm,足距15cm。
缽敞口,圜(huán音環)底,下承以三足。泥質紅陶。此缽製作方法比較原始,係採用泥條盤築和捏塑法成型,器形欠規整,器壁凹凸不平。此種三足缽是磁山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
泥條盤築法是最古老的陶器製作法之一。將製作陶器的粘土搓成細條狀,然後從器底起依次將泥條盤築成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漿把縫隙抹平粘合的過程。為了使器壁均勻結實,人們會進一步一手在器內持陶墊或卵石頂住器壁,一手在器外持陶拍拍打,然後再入窯燒制。儘管如此,器形不規整,器壁不均勻仍是泥條盤築法制陶的最大特點。
灰陶深腹雙耳罐,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高15.2cm,口徑13.8cm,底徑6cm。
罐直口,深腹,下腹內收,平底。腹中部有對稱的圓形飾物,器身有麻布紋。
磁山文化陶器以紅陶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質與夾砂兩種。灰陶多出現于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成為陶器中的主流産品,夏商周時期更是大量燒造。灰陶的形成是因為陶器在弱還原氣氛中燒造,陶土中的氧化鐵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現出氧化亞鐵的顏色。
彩陶漩渦紋雙耳罐,高37cm,口徑10cm。
罐小口,圓腹,腹側安雙環耳,平底。胎呈暗紅色。肩及上腹部以寬肥的黑彩條帶和細窄的鋸齒狀條帶構成漩渦紋,利用弧線的起伏旋轉表現河水奔騰向前的韻律感。這種將柔和的弧線和醒目的圓點相結合構成二方連續的裝飾帶,是馬家窯文化的典型構圖方式。
彩陶蛙紋壺,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高42cm,口徑13.1cm。
壺泥質紅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兩側對稱置雙係。于橙紅色陶衣上以黑彩描繪變形蛙紋。圖案線條流暢,富於變化,與造型協調一致。據科學測試,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的年代約為西元前2200~前2000年。
變形蛙紋作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上常見的裝飾紋樣之一,體現了遠古人們對於繁衍生殖的渴望。青蛙産下許多卵,孵出許多蝌蚪,正是繁衍旺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