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科學家摸清中國生態系統固碳家底——中國碳排放14.1%被“吸收”

發佈時間: 2018-04-23 10:49:19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2001~2010年期間平均年固碳2.01億噸,相當於抵消了同期中國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這其中,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是固碳主體,貢獻了約80%的固碳量。

這一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之“生態系統固碳”項目群。項目群的研究成果已于4月18日淩晨以專輯形式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生態系統固碳”項目群首席科學家之一、中科院植物所前所長方精雲院士説,這項成果為今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提高了話語權,也體現了中國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從跟蹤、並行到領跑的飛躍。

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而減緩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主要途徑有兩個:從“來源”做起——節能減排;從“去向”考慮——增加生態系統固碳。

這其中,前者公眾熟悉度較高,後者則更為科學界關注——如何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碳儲量和固碳能力,成了近年來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領域。

2011年,中科院“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專項(簡稱“碳專項”)啟動,設立了“生態系統固碳”項目群。來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屬35個研究院所的350多名科研人員,按照統一的實驗設計和調查方法,系統調查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森林、草地、灌叢、農田)碳儲量及其分佈,調查樣方1.7萬多個、累計採集各類植物和土壤樣品超過60萬份。

這是繼國際生物圈計劃之後,當今世界調查範圍最大的野外調查項目。《美國科學院院刊》審稿人這樣評價:“我驚訝于樣方數量如此之多,取樣方法如此規範。”

方精雲説,項目所獲原創性科研成果主要包括——

一是闡明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碳匯角色。除了中國森林生態系統貢獻了約80%的固碳量外,中國的農田和灌叢生態系統也分別貢獻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態系統的碳收支基本處於平衡狀態。

二是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通過直接證據,證明人類有效干預能提高陸地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例如,我國重大生態工程和秸稈還田管理措施的實施,分別貢獻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總量的36.8%和9.9%。

三是首次在國家尺度上開展了群落層次的植物化學計量學研究,驗證了生態系統生産力與植物養分儲量間的正相關關係,揭示了植物氮磷元素的生産效率。

四是首次揭示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生産力和土壤碳儲量之間的相關關係,證實了增加生物多樣性不僅能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産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儲量。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科學院院刊》此次以專輯形式,全面、系統地發表項目群的7篇研究成果,這不僅是中國首次,也是亞洲首次,國際上十分少見。

美國科學院院士Inder M. Verma認為,“該專輯主題不僅在科學上,而且在社會領域上,都非常重要,應該會在世界上引起廣泛的興趣和産生重大的影響。”

論文的兩位國際評審專家也認為,“該研究非常重要,通過實例證明了生態恢復工程在減緩全球氣候變暖過程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為項目最初的設計者,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表示,碳專項是中科院前瞻部署、頂層設計、凝聚全院相關力量推進的重大科技項目,其目的是服務於國家在氣候變化應對和談判方面的重大需求。碳專項的順利實施和系列重要成果的取得,得益於國家對科技支撐的重視,得益於中科院“大兵團作戰”的優勢,得益於參與專項的廣大科技人員的無私奉獻。

他同時表示,下一步要更加充分發掘碳專項成果的意義,與我國新時期的國家需求相結合,更好地體現綠色發展理念。(邱晨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