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南海深部計劃”將直播海底奇觀

發佈時間: 2018-04-18 13:13:32   |  來源: 科技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2013年,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圓了多年的一個夢”,成為我國首位搭乘“蛟龍”號深潛南海考察的科學家。

5年後的4月17日,57歲的他再次出發,坐標仍是南海。不同的是,這次作為航次首席科學家,他與來自國內9個高校、科研院所的21位科學家一起,搭乘“嘉庚”號,借助租用的加拿大ROPOS遙控機器人,未來一個月將在南海開展科學考察,並在國內首次嘗試深海直播。

“‘南海深部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簡稱‘南海深部計劃’)進入衝刺階段,本航次應該是計劃收官前最後一次使用無人深潛器進行科考。”周懷陽説,預計到2018年年底大計劃結束時,南海有望成為國際上研究最為深入和全面的邊緣海之一。

此次隨船出征的ROPOS遙控機器人是一種自主水下機器人,已有幾十年深海科考與工程應用方面的工作經驗,不僅在加拿大,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國家地區都工作過。

周懷陽説,針對不同區域和目標,ROPOS採用多種水深工作模式,分別配有1000米級、3000米級和5000米級裝備,除了兩個機械手,還攜帶先進的高清錄影機、高靈敏度數位相機,可24小時連續水下作業。

“通過ROPOS與船聯接的同軸纜,可以將海底資訊實時傳輸到船上,通過點對點或者網路方式,陸地上的觀眾可以觀看遙控機器人海底採樣和觀測實況。”周懷陽説。

周懷陽進一步介紹説,本航次將圍繞冷泉系統、海山和深海沉積三大主題,開展水下原位觀測和採樣。冷泉,是從海底冒出的流體,實際溫度並不低。與以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系統不同,依靠化學合成作用生産有機質的微生物是冷泉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基礎。冷泉因此成為地球科學以及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沉積物被比作南海的“肉”,一層一層的沉積物記錄了整個南海的環境變化。南海海山基本是在南海停止擴張后形成的,其物質來源與南海海殼是什麼關係,至今不清楚。

作為地球上低緯度最大的邊緣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海研究對氣候變化、板塊構造、地質災害等研究都具有重大意義。

2011年,我國海洋科學領域迄今最重大的基礎性綜合研究計劃——南海深部計劃啟動。8年來,科研人員從構造、沉積和流體生物地球化學3個方面,全面剖析南海的前世今生。參與該計劃的國內30多個單位、400多位重要科研骨幹,在南海形成歷史和方式、海底流體活動、沉積過程和古海洋環境演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創新性認識。(陳 瑜)

(科技日報北京4月17日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