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從理論體系入手,向人工智慧借力,王琦——
傳承中醫做“潮人”

發佈時間: 2018-04-13 10:49:44   |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王琦,今年七十過五,國醫大師裏的“年輕人”。

他力主行醫不能只看人的病,更要看病的人,把辨體、辨病、辨證結合起來。

他説,中醫要被認可,要靠療效,要靠原創的理論體系。他開創中醫體質學,用體質辨識助醫生治病,幫普通人讀懂自己的身體,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他主張中醫走出去,要以充分的解釋力為前提。為此,他積極接觸現代醫學,與基因學專家合作,尋找基因與體質之間的互通橋梁。

一個中年漢子坐在了王琦的對面。

臉色青黑,但已泛著微微的血色。年前他從江蘇趕來找到王琦時,虛弱得幾乎不能走路。現在,已經能穩穩端起一盆水。

今天,他來復診。

跟診的學生掏出自己的智慧手機放到了王琦面前,初診的病歷、藥方,還有服藥之後的效果,在螢幕上一頁頁劃過。一邊看,一邊想,王琦開始寫方。

75歲的王琦,瞧病已經離不開手機。

來找他的患者多,外地又佔大頭,初診開了方子,復診來回折騰,路上很受罪。

老爺子想到了手機,不光自己存了很多病人的資訊,也讓學生跟患者加微信,一對一追蹤病情,方子如果吃著好,就在當地抓藥繼續吃;非要來復診的,也讓學生提前把病情、藥方、藥效理清,提高看病的效率。

王琦,第二屆國醫大師,江蘇高郵人,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終身教授。他常常對患有疑難雜症的病人講,不要著急,我們會幫你想辦法。“這不僅僅是一種安慰,更是中醫的責任。”

“是看病的人,還是看人的病?”

中醫如何被認可?王琦一直在想路子。

首先得講療效。“如果病都治不好,那人家肯定會説中醫不行。”王琦説,“療效就是硬道理、療效就是話語權、療效就是貢獻度。”而要實現愈人之病,在王琦看來,不能只看病,更要看人。

“我們行醫,是看病的人,還是看人的病?現在可能更多的是看人的病,丟掉了病背後的人,這是不行的。”王琦説。從人體的綜合視角入手,他致力於改變中醫的思維方式,採用辨體、辨病、辨證相結合的診療模式進行治療,並倡導“主病主方論”,以此論述62種疑難病的診療。

能治好病就夠了麼?王琦覺得未必,中醫要被國內外認可,首先當然基於臨床療效,但這只是“術”的範疇,還要上升到“道”的層面,必須形成自己原創的理論體系。

王琦仍把目光聚焦在人的身上。

在40多年的時間裏,他逐步開創中醫體質學,以2萬多例的流行病調查數據為依據,把人的體質分為9種類型,根據不同體質的差異,進行個體化的診療和醫學干預,並將其確立為中醫理論體系中一門獨立的學説,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重點學科、教育部批准高校自主設置的目錄外二級學科。

比如,治療過敏,若從過敏源入手,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難以完全切斷。王琦從人的體質入手,提出“過敏體質”的概念,以此用藥物來改善偏頗體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體質辨識不僅能幫助醫生治病,更能幫助普通人防病,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王琦帶領自己的團隊,編制了評價中醫體質類型的測試工具——中醫體品質表,通過這個量表列出的個人健康量化標準,幫助人們更加準確地了解自己的體質,以及這種體質可能導致的疾病,從而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實現自主自助式的健康管理。

“告訴老百姓,我是什麼體質、我應該怎麼管理身體,才能達到少生病的目的,這也是對中醫治未病的一個重要貢獻。”王琦説。

目前,中醫體質辨識法已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這是中醫藥首次進入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中醫的理論怎樣才能被國外接受?“中醫要走出去,得有充分的解釋力。”王琦説。為了完善學説的理論體系,王琦積極接觸現代醫學,與基因學專家合作,尋找基因與體質之間的互通橋梁。

“體質之間有什麼差異?咱就得從基因説差異,這樣西醫就能接受。我們治病跟他們不同在哪?他們從病的基因入手,我們從人的基因入手。”王琦説。

王琦認為,變,是最大的不變。一次演講,他為台下的一群基因學專家播放了兩分鐘的曲子《茉莉花》。“《茉莉花》原本是民間傳唱的一首小調。而現在,全世界有各種版本的《茉莉花》。當《茉莉花》變成小提琴曲、鋼琴曲的時候,《茉莉花》沒變,但它的表達形式變了,傳播得就廣了。”王琦説,中醫也是一樣,“光講傳統沉澱、歷史輝煌是不行的,中醫回歸經典只是第一步,經典還需要重生、延伸。我們不應該只回顧歷史,我們的責任更在於改寫歷史,寫下新的歷史。”

“如果治不好病人,我會很慚愧”

行醫50年,如今年過古稀,王琦仍堅持出診。每週3次,每次5個小時以上,最多要瞧30個病人。背不彎、腰不塌,為了少上廁所,喝水只是抿一下。

“給每個病人多爭取點時間。”王琦説,“尤其一些疑難雜症,更要問得細一些。”

王琦經常遇到棘手病例。有個病人拖著個大箱子來看病,箱子裏是幾床被子。他怕冷,一冷就要捂上被子。

對待這樣的病人,王琦總是很謹慎:“我沒法當場拿出好的辦法,我會跟他説,你得讓我回去想一想,我想好了再告訴你。”他常常跟著病人一起著急,週末也待在辦公室,查病理、找資料。

“看病這事,不是因為你是大師就什麼病都能治得好。很多時候我都得反思,得查文獻,得看看是不是還有人比我開的方子更好。”王琦説,“如果治不好病人,我會很慚愧。”

除了盡心治病,醫患間的關係更要清清白白,王琦一樣都不想馬虎。

“老老實實當醫生,不難,難的是治好病人。病人那麼痛苦,我再去多收人家錢,我良心上過得去嗎?”王琦説。

有一次,一個病人偷偷在脈枕下塞了一疊錢,被他發現了,他讓對方把錢拿回去。過了幾天,病人送來一盒當地的醬菜,説是土産,不值錢,就當個心意。王琦沒多想,留下了。可回家打開一看,先前的那疊錢被包好躺在盒子裏。

再想退,人早走了。咋辦?對,病歷!他跟學生一起找,翻出病歷,找到電話號碼和地址,把錢寄了回去。

“不抱善念,肯定看不好病”

王琦在帶學生上,沒少動腦子。

每年春節後王琦都會與弟子們聚會,今年老爺子定的主題是“真善美”。“人心向善、人心向學是王老師經常教導我們的。善是放在第一位的。”學生孫鵬程説。

王琦總是説,他首先是一名醫生,其次才是一個學者。“如果你只搞科研,那就一意求真、一心向學就足夠了。但你作為一個醫生,不抱善念、沒有憐憫之心,就不可能真正了解病人的訴求,那你肯定看不好病。”

王琦自1980年開始帶學生,先後培養出學術繼承人9人,博士後14人,博士、碩士104人。

傳承不光在“言傳”,更在“身教”。一天五六個小時的坐診下來,王琦感到特別疲勞。這時候有的學生猶豫再三,最後還是上前告訴老師有幾個病人的方子沒開。他説:“你做得對,你這是醫生的心腸。”

如果説醫者仁心更多源自傳統,那麼在傳承形式的探索上,王琦一直是個“潮人”。“中醫不能光啃經典,如果不在當代與時俱進,保持勤進的狀態,是不行的。”王琦説。

他的徒弟和學生們被戲稱為“王家軍”。每天早上“王家軍”都會進行晨讀,朗讀背誦《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著作。而他的研究團隊和學生中都有外國人的身影。

為什麼不利用一下呢?王琦盤算:在中文晨讀之後,讓一名美國留學生帶領大家進行英語晨讀。那陣子,中國學生們知道了不少中醫用語的英文表述,跟外國學生的交流也多了。

最近,王琦對人工智慧很有興趣。能不能在中醫傳承上借上一把力?中醫的傳承往往是一對一、手把手地教。讓老中醫的經驗能夠被複製,能夠讓更大範圍的人學到,這就難了。人工智慧是不是解開難題的一種嘗試呢?王琦跟學術繼承人倪誠提出了這個想法。

倪誠接下了這個任務,成立了網際網路傳承工作室,把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傳播給基層中醫人員。“現在我們在努力依託老師的臨床經驗,研發和完善中醫人工智慧診療系統,希望能夠惠及更多基層的病人。”(記者 王君平 商旸 原韜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