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賞鑒 | 謝琰墓誌——古拙雄勁 瀟灑飄逸
發佈時間: 2018-04-12 14:22:27 | 來源: 中國江蘇網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謝琰墓誌東晉太元廿一年,高31釐米、寬24.5釐米,南京博物院藏
《謝琰墓誌》1972年10月出土于距南京市區東一百餘公里的溧陽縣上興鄉果園東晉墓中。謝琰原為豫州陳郡陽夏縣人,為南渡士族,累官至駙馬都尉、溧陽令、給事中、散騎常侍,尚司徒左長史太原王蒙仲女。《謝琰墓誌》出現于東晉晚期(東晉太元廿一年為396年),此時正處於由隸入楷的前夜,從《謝琰墓誌》中可見隸書向楷書過渡時期書體演化的一般概況以及書法審美新風格的一些具體特點。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楷書書體發生重大變化的歷史時期,名家輩出,鐘繇、皇象、衛瓘、索靖、陸機、王羲之、王獻之、王僧虔、蕭子云等都是著名的書法家。這一時期,亦是從隸書向楷書書體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書體繼續向楷書轉變,尤其是在上層社會,楷書、行草書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書體。這一時期雖然仍出現行書、隸書、楷書雜糅的跡象,有尚帶隸書意味的隸楷體、楷隸體書法出現,但是楷書書寫方式已逐漸成為主流,楷法基本完備。東晉中葉太元以後至劉宋初年,隸書尚存,而楷書已經基本成熟;劉宋中葉以後,楷書已經佔據主流地位。到了六朝末期的梁代,幾乎基本是以楷書為流行書體了。此一時期墓誌銘文尤以江蘇南京等地區出土的最為典型,在一些六朝大中型墓葬中前後出土了東晉、南朝時期的墓誌達數十方之多,代表了此時期墓誌銘文的最高藝術水準,也為六朝書法的演變提供了豐富而翔實的實物資料。《謝琰墓誌》即是這一時期墓誌銘文的重要代表。
《謝琰墓誌》基本上是楷書書體,雖然尚有隸書翻挑筆法的運用,橫畫尾部還常常出現上挑的意圖,保持了較濃厚的隸書特點,但隸書形體結構基本渙散,楷書書體漸趨形成。此墓誌章法的佈局在豎行的空間安排中仍保留了隸書書寫的佈局,字形大小錯落,字勢一氣暢通,結體方整樸拙,給人古拙雄渾之感,不失隸書的筆意及其書法空間佈局原則。但在行距上則出現新的變化,兩行之間有意拉開了距離,同時由於筆畫的穿插避讓,兩行之間造成了靈動流便的動勢,疏朗秀美的氣息撲面而來,六朝特有的審美氣韻便自然地在行文和空間中凸顯出來。《謝琰墓誌》在保持隸書方整樸拙的基礎上,引入楷書的間架佈局,無論整幅的空間佈局還是單字的結構安排,都呈現出較大的空間變化,字勢出現或迎或送、或蹲或站、或跑或停、或飛或臥、或動或靜的形態,字形的多變、章法佈局的豐富變化,為此墓誌帶來優美秀麗的審美感觸,這是此墓誌最主要的書法特色之一。《謝琰墓誌》在行筆上自然流暢,率意靈動,線條既有隸書的方整翻挑、樸厚古拙的筆勢特點,也有楷書的運筆特色,尤其是楷書筆法的出現,為整個書法審美空間帶來清雅秀美、瀟灑飄逸的視覺感觸,運筆的簡率流便、疏朗暢達中傳達出了六朝時期寄興高遠、蕭然放曠、縱意自適的精神情懷。(趙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