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惠民 >

七大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發佈
三部將開展“清江”“清河”“清湖”執法行動

發佈時間: 2018-04-12 13:25:24   |  來源: 法制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以保護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七大重點流域在內的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今天發佈。由生態環境部與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共同制定的這一方案提出,將加強對水利水電等涉水工程的規範化管理;組織開展“清江”“清河”“清湖”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查處破壞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違法違規行為。

三部發佈的《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由於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資源過度利用、水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等原因,部分流域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珍稀水生野生動植物瀕危程度加劇,水生物種資源嚴重衰退,已成為影響中國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

《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水生生物多樣性觀測評估體系、就地保護體系、水域用途管控體系和執法體系得到完善,努力使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下降速度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律體系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其間,將開展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建成一批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産種質資源遷地保護設施;重要河湖被擠佔的生態用水逐步得到退減。

三部指出,加大長江江豚、中華鱘、達氏鱘等珍稀瀕危、特有物種産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遊通道等關鍵棲息地保護力度。定期對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進行遙感監測和實地核查。嚴格執行禁漁期、禁漁區等制度,逐步擴大制度落實範圍,堅決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方案》明確,將加強對水利水電、挖砂採石等涉水工程的規範化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水生生物資源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相應的保護和補償措施。嚴格管控破壞珍稀、瀕危、特有物種棲息地,超標排放污染物,開(圍)墾、填埋、排乾濕地等對水環境和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影響的活動。

三部要求,有關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捕撈、養殖、廢污水排放、涉水工程建設、挖砂採石、航道疏浚等涉水行為的監管力度,組織開展“清江”“清河”“清湖”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查處破壞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執法機制創新,強化執法監督和責任追究,構建和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立流域定期會商制度和協作應急處置機制,加強資訊共用。強化執法機構和人員建設,提升執法水準。(記者郄建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