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轉型創新 釀造幸福
——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高品質發展之路

發佈時間: 2018-04-04 16:19:01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山西戎子酒莊一角

酒是故事的源泉。在山西,有一座酒莊,用10年時間,釀造了一個不斷創新、勇於責任擔當的新時代企業故事。

“戎子酒莊極具中華民族風格的建築使我感到震驚,我認為戎子酒莊已經具備釀造世界最好葡萄酒的所有條件,戎子葡萄酒品質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戎子酒莊可以成為酒莊典範。”

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泉與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總幹事讓·馬赫·奧郎德研討葡萄酒釀造工藝

這是2016年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總幹事讓·馬赫·奧郎德給予的專業評價。

它給予農民高於全國釀酒葡萄平均價格4倍左右的收購保護價,農民兄弟收入翻了5番以上,葡萄種植農戶提前實現了小康,農村環境初步得以美化,促使青年農民返鄉安心農村,立志農業。

這是它對這塊土地最深情的回饋。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7月到寧夏視察時指出:“中國葡萄酒市場潛力很大,發展葡萄酒産業,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

這是它的創始人張文泉堅持長期投資葡萄酒莊,發展中國特色、黃土風情、民族文化葡萄酒酒莊的自信源泉。

今天,戎子酒莊釀造的葡萄酒已經出口東南亞、美國等地,為我國葡萄酒行業贏得聲譽。

它的故事,正在成為中國故事的一部分,不斷散發著醇香。

■■成果——

黃土高原走出的國際金獎

2018年2月25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織在戎子酒莊召開了由江南大學和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黃土高原(戎子)赤霞珠葡萄酒香氣物質及其感官特徵的研究與應用”科技項目成果鑒定會。

這是一個嚴格、專業的會議。以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為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葡萄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為副主任的七位國內葡萄與葡萄酒領域知名專家組成了鑒定委員會。

這是一個讓各方期待的會議。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綜合業務部處長劉晶晶主持會議,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岩教授、副教授唐柯博士,戎子酒莊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及項目主要完成人參加了會議。

這是一個讓人對結果感到振奮的會議。鑒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彙報,審查了鑒定材料,經過討論和質詢,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方法先進,技術路線正確,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對於這個結果,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泉並不感到意外。

兩年半以前,戎子酒莊就已經帶給國內葡萄酒行業以震撼。

2015年9月17日,國際葡萄酒組織OIV監管下的第一大國際葡萄酒比賽——柏林葡萄酒大獎賽,全世界有4300多廠家、6900個品種的葡萄酒參加比賽。

比賽的結果是,戎子酒奪得三金、一銀的優異成績:小戎子藍標幹紅葡萄酒2012、小戎子黑標幹紅葡萄酒2013、小戎子藍標幹紅葡萄酒2013榮獲金獎,戎子鮮酒輕柔桃紅2014榮獲銀獎。2016年5月30日,從法國再回佳音。戎子酒莊葡萄酒榮獲世界著名的法國《葡萄酒雜誌》2016年國際葡萄酒大賽“三金一銀”大獎,戎子酒莊幹白葡萄酒2015、小戎子藍標幹紅葡萄酒2013、深啡幹紅葡萄酒2013榮獲金獎,戎子鮮酒輕柔桃紅葡萄酒2014榮獲銀獎。

國際專業聲譽日隆,戎子酒莊在國內也不斷獲得官方認可。

今年1月26日,山西省臨汾市中小企業局表彰了一批民營經濟發展優秀企業和個人,戎子酒莊榮獲“民營經濟轉型示範十佳企業”,小戎子系列産品榮獲“民營企業十大好産品”,張文泉則榮獲了“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十大功勳人物”。

■■初心——

“黑經濟”變“綠産業”背後的情懷

山西戎子酒莊葡萄園

翻閱戎子酒莊創造的歷史,如果再來到戎子酒莊基地實地看看,一定讓人終生難忘。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昌寧鎮和附近共萬畝的葡萄園,已經成為當地一景。盛夏至初秋,綠波盪漾,清香四溢。

如果了解了張文泉的艱辛探索過程,一定更讓人難以忘懷———民營企業家的奮鬥、開創精神,在他身上充分展現無疑。

10年前,張文泉有很多身份,其中,“煤老闆”是他的一個標簽。如今他依然擔任山西永昌源焦化集團董事長。

從黑色的煤産業轉型做綠色的酒莊生意,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故事,就這樣真切地在張文泉身上發生了。

1998年,張文泉投資建設了茂源紅旗3號爐項目,創建了鄉寧茂源煤化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張文泉收回原鄉寧縣臥龍溝煤礦,成立了鄉寧縣惠源焦煤有限公司,投入鉅資,實現了綜合機械化開採。

2003年,他本著“延伸煤”的發展思路,投資建設了60萬噸/年焦化氣源項目,並陸續實現了焦油、粗苯、硫銨等化産品的回收。2004年9月,成立了山西永昌源集團。時代在發展,企業發展的形勢也在不斷變化。2012年之前,煤炭、焦化企業是山西GDP貢獻大戶,但是高GDP貢獻率的背後是環境污染難題。

作為一位負責任的企業家,張文泉在創業之初就知道一個道理,做企業必須與時俱進,盯住兩頭。一頭是老百姓。百姓越需要的東西,越有價值。一頭是國家政策。任何違背國家發展政策的項目,都沒有前途。

因此,他並沒有把目光僅僅放在煤焦工業上,根據國家提出的新能源建設目標,一直在積極地尋找惠及農民的綠色産業。

2006年,永昌源集團調整了發展戰略,提出“鞏固煤化、進軍輕工業、培植區域新型産業”,並創建了山西戎子酒莊有限公司。

産業選擇並不是一道簡單的經濟算術題,而是一道綜合社會考題。

當時,已經有一定資本積累的張文泉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第一,礦區和非礦區的農民經濟收入水準相差比較大;第二,煤炭這種不可再生的能源總有枯竭的時候,子孫們吃什麼?

怎樣能把兩個問題放到一起解決?只有轉型。

轉什麼?什麼樣的産業既能讓農民受益又能讓工業化發展,還要環保、綠色?

其實,那幾年,山西省大部分思考可持續發展的民營企業家就已經考慮企業轉型的問題,但轉什麼、怎麼轉卻困擾著很多人,很多煤老闆沒有挺過轉型這一關。攜款外遷或移居境外的也不乏其人。

張文泉是幸運的,他找到了方向,並且堅持了下來。張文泉是土生土長的鄉寧人,對黃土高原有天然的親切感。如何能讓世世代代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而不只是“你家有大學生了,我幫著拿學費”這樣簡單的輸血式的幫扶,轉型所選擇的行業就一定要與提升農民的造血功能,與農業結合在一起。

有了這個初心後,張文泉説服了家人,開始帶領團隊一起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走訪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查閱當地歷史文化與農業資料,在各種動物養殖、多種作物種植模式之間經過大量調研,反覆推演、篩選,最終決定以酒莊為核心,帶動農民種植葡萄,打造葡萄種植、釀酒、葡萄酒文化旅遊、農業休閒觀光,以及山西特有的大院文化相融合的産業鏈條,實現對農民的精準扶貧。

■■學習———

與專業人才共同開創歷史

有了藍圖,如何實現?張文泉認為,學習能力是企業家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決策者也不可能什麼事都自己幹,必須讓專業人員幹專業的事。

早在2002年5月,張文泉一行就曾赴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考察國外的農業發展模式和現狀,回國後,結合集團現狀和區位實況詳細論證分析,經過幾年謀劃,才有了戎子酒莊。

如今的張文泉,已經成為一名業內資深人士。“我在做這個項目以前,花了一年時間,幾乎把葡萄種植産區跑了個遍。從澳洲到歐洲,從中國的東部到西部産區。”張文泉説,他當時的感覺是所有酒莊都一樣,缺少特色。每個地方氣候、土壤條件不同,産出來的東西也各有特色,就像有的地方玉米好吃,有的地方紅薯好吃,最重要的是把它做到極致。”

當時,他就有了一個心願,一定要建一個中國人的酒莊,中國式的酒莊。

極致是一種境界。對企業家來説,也是一個至高的追求。

為此,張文泉把人才引進放在了酒莊建設的首要位置來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副院長沈忠勳,成為張文泉延攬的第一位高級人才。

這個過程也充滿故事性。“當年文泉慕名到學院拜訪我,卻被我潑了三盆冷水。‘你了解葡萄酒嗎?你能夠投入大量的資金嗎?做葡萄酒你能夠耐得住寂寞嗎?’”年過60歲的沈忠勳回憶説,我還記得當年文泉是這麼回答我的:“我不了解葡萄酒,我還有一定的資金,我做酒用10年做準備行嗎?”

願意用10年時間去摸索做一件事!這讓沈忠勳很是感動。

經過考察,沈忠勳終於走進了新生的戎子酒莊。他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好葡萄在哪兒?

行業的説法,七分種三分釀。可見産區的重要性。

行業背景是,我國目前約有500家酒莊,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很少。葡萄黃金種植帶幾乎被一些大型國企收入囊中。

在市場的疑問中,張文泉在山西找到了這塊寶地。“我們通過和各方面的專家合作,查閱了當地30年的氣象資料,山西省果樹研究所的多位專家分析各個地塊的土層酸鹼度及各種有機質,認為無論是氣候還是土壤,從我們所在的鄉寧縣到鄰近的吉縣是一個很好的小産區,平均年降雨量在500毫米~570毫米。”張文泉回憶説。

有了專家的幫忙,張文泉的底氣更足了,説服高級人才的理由也更充分了。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的葡萄專家孔慶山研究員成為公司技術顧問,聘請了法國葡萄園藝師傑夫先生負責種植、法國柏圖斯酒莊前首席釀酒師讓·克勞德·柏圖任首席釀酒師,從而組成中西合璧的葡萄種植釀造技術專家團隊。

有了氣候、土壤的保證,有了專業團隊,張文泉依然謹慎,決定先用500畝土地進行試種。結果令人驚喜。“通過2006年一年觀察,晝夜溫差在12℃~20℃,非常有利於糖分的積累。”張文泉説。

2007年,註定要載入戎子酒莊的歷史。當年,戎子酒莊開始大規模在吉縣、鄉寧兩縣種植葡萄。

戎子酒莊開始開創中國葡萄酒業新的歷史。

■■品牌——

歷史底蘊+工匠精神+技術創新三輪驅動

歷史,往往蘊藏著通向未來的密碼。

這座三晉大地上的小城,曾孕育了一位偉大的母親——晉文公重耳的母親戎子。重耳在逃亡時曾經長期隱居於此。據當地傳説,重耳的母親戎子,在不經意間發現了葡萄酒的釀造工藝。此後,當地人廣泛馴化種植葡萄,大量釀造葡萄酒,進獻晉國,成了晉文公宴請百官、招待四方諸侯的佳釀。

在歷史曲折向前的草蛇灰線中,“戎子”在新時代獲得重生,再一次成為這片土地上的名片。

張文泉深知,有其名,需有其實。故,工匠精神成為他再次錘鍊“戎子”品牌的熔爐。

10年來,戎子酒莊堅持“優質原料、合理工藝、先進設備、誠信服務”的品質理念,倡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推進“揚黃土高原風情、創世界頂級酒莊”的企業願景,通過“立足自我,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不斷推動企業品質管理上臺階,依靠先進的科研手段和強大的産品創新能力,自主研發中華民族品牌的葡萄酒,將“中國製造”與“國際水準”完美結合,為世界人民做一瓶中國的好酒。

為保證提供高品質的葡萄酒釀造原料,在以全國著名葡萄種植專家孔慶山教授為葡萄種植技術總監的團隊帶領下,酒莊採用因地施肥、限産限量、實時監控、專業指導、手工採摘、逐粒精選以及訂單式合同管理的方式等方法,統一、科學、高效的對基地進行管理。

同時,針對中國農村的現實,酒莊組建了葡萄種植專業農業合作社、農民田間學校、培訓就業基地等方式進行管理和培訓,併為基地農戶免費提供架材、苗木、地膜、挖溝、技術、灌溉等支援,充分利用這塊被專家譽為“釀酒葡萄生長的黃金地帶”的自然條件,釀造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優質葡萄酒,確保每一滴戎子葡萄酒都來源於戎子酒莊釀酒葡萄種植基地。

目前,戎子酒莊釀酒葡萄種植基地被授予“國家農業科技實驗師範基地”。

2009年,酒莊成立了技術中心,為酒莊提供新産品、新工藝、新技術,以及提供品質檢測、技術管理、科技創新。中心聘請3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酒莊技術顧問,先後引入美國安捷倫公司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大型分析檢測設備,成功申請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江南大學等9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係,擁有一整套生産過程式控制制的化檢、物檢、計量、檢驗監控系統和方法,採用國際標準生産。

山西戎子酒莊生産車間

目前,戎子酒莊擁有14000平方米生産車間,生産能力5000噸,儲酒能力10000噸,擁有全套義大利、法國等地進口設備,包括除梗破碎機、氣囊壓榨機、速凍機、硅藻土過濾機、錯流過濾機、膜過濾機、全自動灌裝線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粒選機———全自動光學分選儀等世界先進的釀造設備。其中,高檔葡萄酒生産線及葡萄酒文化旅遊觀光項目,已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全省農業産業化5·13重點工程項目。

更讓張文泉感到欣慰的是,戎子酒莊自主創新碩果纍纍:主持制定2項山西省地方標準,參與制定1項國家貿易行業標準,獲取國家質檢總局《戎子酒莊葡萄酒》實施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共研發戎子、小戎子、戎子鮮酒3大系列17款産品,産品獲得各種國際品評賽獎項30余次,酒莊獲得各種榮譽獎項50余次,完成了《葡萄酒在橡木桶陳釀過程中的生命曲線的研究》《微氧技術在葡萄酒釀造中的應用》《不同海拔微氣候對葡萄及葡萄酒品質的影響》《黃土高原葡萄與葡萄酒特徵性物質庫的建立》等16項課題和成果,獲得了21項專利。

■■共富——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戎子酒莊把根深深地扎入三晉大地,在汲取營養的同時,也用綠蔭回報著大地。

張文泉曾對商業模式仔細進行推演。他發現,我國特色農業要大發展,有很多現實的問題。比如,土地流轉、政策環境以及農民兄弟的意願,都是關鍵因素。

為此,他設計了一條工業帶動農業、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真正為農民著想,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張文泉説。

戎子酒莊的做法是:酒莊承擔標準化葡萄園建園的一切費用,免費送給種植戶葡萄苗、架材,在前3年未挂果期間,每年每畝還給農戶400元補助。

這樣算下來,酒莊每畝地投資超過6500元,相當於為每戶(戶均6畝多葡萄種植面積)投資近4萬元。如果按現在戎子酒莊擁有的上萬畝葡萄園算賬,酒莊只種葡萄一項即投入6000多萬元,這還不算修建水庫的1700多萬元,以及村與村之間的路面硬化工程1500余萬元,打旱井400余萬元。合計下來,初期投入近億元!

這些投入,算的不都是經濟賬。比如,修水庫。種葡萄用旱井也能臨時解決問題,但旱井解決不了當地飲水問題。“水庫不僅解決了葡萄基地的灌溉問題,而且徹底解決了6個村近15000村民的飲水問題。”張文泉説。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寧縣昌寧鎮東厫村是酒莊所在地。據村黨支部書記王和平介紹,村裏一共有4000多畝地,除了蘋果地和不適宜種葡萄的地,其餘的2200畝地都和酒莊合作種葡萄。“過去是老百姓出去打工,現在是外村的人來給我們打季節工!”

王和平當了25年村支書,參與了政府為農民在世界銀行貸款的“坡改梯”,政府投入、地方配套的農村學校、衛生所等基礎建設。

讓他感受最深的是,沒有産業扶貧是拔不了窮根的!

“現在好了,村裏人早就脫貧達小康了。”王和平算了一筆大賬:一畝地毛收入8000元左右,去除成本,平均每畝地收入6700元左右,一個家庭一般按6畝地算,年純收入4萬元。

據戎子酒莊基地部經理王抓柱介紹,葡萄因每年産量不均,市場價格波動很大,為徹底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酒莊一開始就以“酒莊+合作社+農民”的方式和農民簽訂了保護價收購合同,既保護了農民利益,也保證了農民按酒莊要求種植葡萄。

致富的同時,一批農業技術人員也成長起來。

目前,酒莊有9個片區,11個技術人員,日常工作是指導片區內的農民修剪、施肥、打藥等,片區內的農民若是發現葡萄染上病了或者有什麼問題,技術員就成了救火隊員。

其實,這些技術員大多數原來也是農民,酒莊提供的各種培訓機會,成就了他們新的人生。

一企一業富一方。

據初步統計,戎子酒莊年可形成農業增加值2000萬元,畝均增加農民收入3600元,直接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116人,整體為社會增加1300個就業崗位,3700余戶農民從中受益,成為城北垣六個村委5萬餘農戶的“搖錢樹”。目前,已近10萬餘人直接或間接從永昌源集團受益。

“酒莊的發展推動了當地商業、飲食、服務、旅遊等相關産業發展,加快了當地産業結構調整,實現了一、二、三産業的新飛躍。”張文泉最後説,做企業最大的願望是能看到父老鄉親們因自己的努力,日子逐漸好起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這個願望正在變成現實!”(劉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