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什麼樣的國——數字中國
發佈時間: 2018-03-22 11:03:12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郭江
中國網:隨著資訊技術、網際網路和人類生産生活的交匯融合,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這也對經濟發展、國家管理、社會治理、人民生活産生了重大影響。2018年,“數字中國”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那麼,數字中國建設涵蓋哪幾個方面呢?
火車站售票廳窗口上的移動支付標誌,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攝影鄭亮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我們認為,應該是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數字經濟;第二個方面數字民生,我認為是著力點。第三個方面數字政務,我們認為應該是創新點。第四個方面數字安全,是關鍵點。希望能夠通過這四個方面的打造,能夠把我們中國的數字中國的建設推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我認為數字中國建設應該包括三個內容:一個內容是數字經濟,第二個內容是數字政府,第三個內容是數字社會。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三位一體”,構成了數字中國的基本框架。
中國網:隨著“數字中國”建設進入加速期,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用經濟等數字經濟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數字經濟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廣東省揭陽市長葉牛平:數字經濟應該説它的全部基礎是資訊技術,那麼我們用數字技術來改造提升我們的傳統製造業,讓我們的傳統製造業能夠直接面向消費末端,了解消費者的具體需求。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我們講數字經濟,首先得有數據,匯聚成大數據平臺,政府要匯聚政府的大數據平臺,企業要匯聚企業的大數據平臺,在兩者之間要形成互通,這樣的話我認為數字經濟就會得到有序高速的發展。
中國網: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發展智慧産業,拓展智慧生活。如今,越來越多的智慧大腦、大數據、雲計算、AI技術,數字化應用已融入到生産、生活等各個領域,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旅遊、智慧電網、智慧醫療等應用正在支撐起人們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16年,我國總計超過500座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
廣東省揭陽市長葉牛平:智慧城市就是運用現代資訊技術來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來方便群眾。所以,這幾年我們在交通、城市管廊管理和城市線網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讓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更便捷。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我們把智慧城市的建設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功能服務。第二階段叫公共設施的服務,提供更多智慧化的服務。第三是産城融合。
廣東省肇慶市長范中傑:智慧城市的範圍非常廣,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等。核心是從基礎建設來説,要形成一個萬物互聯的基礎,要打通各種資訊之間的孤島,讓資訊資源能夠的的確確的共用共用,發揮它應有的效應。
中國網: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構成是智慧政務。截至2017年12月,有超過六成網民在使用線上政務服務和線下移動支付。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加快政府資訊系統互聯互通,打通資訊孤島。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要讓“數據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一個核心要建立政府大數據中心,所以我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政府要建立大數據中心。只有把政府大數據中心建好了,“放管服”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推進。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圍繞數字政府建設,重點應該抓住三個關鍵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加快政府數據資源的開放共用。第二個問題,要充分應用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來推動大數據在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民生保障、公共服務以及市場監管的應用場景,第三個,打造數字政府非常重要的就是,利用大數據,利用數據激勵來倒逼政府的改革。
中國網:從“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數字中國”列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到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提速降費“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數字中國成為我國未來發展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網際網路+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數字中國和網路強國才是我們的目的。
廣東省肇慶市長范中傑:接下來我們把數字政務網的建設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也是今年我們力推的重點工作。通過數字政務網的建設,使群眾和企業真正在辦事方面能夠實現一次辦成,使他們能夠切實感覺到數字政府建設的好處。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數字中國為我們國家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構建相關基礎,同時,最重要的是,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整個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也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國網: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今天,數字中國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任重道遠。數字改變中國,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裴希婷;記者:佟靜;攝像:王一辰;後期:林凡凡;技術支援:董超;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