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備案大限臨近,運營風險將凸顯
發佈時間: 2018-03-14 09:34:50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郭江
事實上,隨著網貸備案大限來臨,未通過網貸備案的平臺如何處置、通過網貸備案平臺的運營風險等問題也變的愈加棘手。
對於不能按時備案平臺,根據57號文,對於積極配合整改驗收工作但最終沒有通過的平臺,可據具體情況,或引導其逐步清退業務、退出市場,或整合相關部門及資源,採取市場化方式,進行並購重組;對於嚴重不配合整改驗收工作,違法違規行為嚴重甚至已有經偵介入或已失聯的平臺,應由相關部門予以取締。在專業人士看來,不能通過備案,便不具備從業資質,需要從行業中退出。這個要求應該不會放鬆,否則備案的意義會大打折扣。
專業人士指出,從目前行業整改進度上來説,6月底多數平臺完成備案確實有相當大的難度。尤其是存量違規業務問題,不是幾個月內能夠解決的。如果屆時不少有龐大投資者群體的知名平臺還無法完成備案,勢必對行業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北京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表示,有大量的平臺囿于自身的技術和實力,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合規,相信監管層將給予一定的期限,確保平臺平穩退出和保障投資者權益;未來行業在具體業務的監管將越來越嚴格,進入到真正的“持牌經營”階段,有關大額標的、債權轉讓、現金貸等業務的清理整理將逐步完成,以及資訊披露制度將進一步強化。
在專業人士看來,備案之後,真正的資訊仲介服務不是利潤那麼豐厚的,在資本熱潮退去之後,真正開始考驗平臺的經營能力。信用風險(風控)、流動性風險(資金)、技術風險(技術能力)始終存在,監管解決了行業道德風險之後,這些網貸業務本身帶來的風險就會凸顯。
在備案通過之後,分析人士表示,監管將更多的將是從平臺運營風險層面進行行為監管。行業人士指出,目前“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網貸監管體系都是針對前監管時代的行業特點制定。當備案成為定局,行業走向正規之後,行業特點會有較大的變化,監管政策應該跟著升級,尤其是建立合規後平臺的長期監管機制。屆時,互金企業將由整改對象變為正常的監管對象,合法身份得到進一步確認。而相較于過去集中整治,預計日常運營、資訊披露、數據共用、風險監測等具體事項將成為監管關注的重點,並逐漸邁向標準化、常規化。